为期五天的“司晋司”警衔晋升培训就这样结束了,带着点滴追忆、千般不舍和万分复杂情绪离开了市警校,和各单位的战友们依依惜别。
相比于半年时间的初警培训以及十五天的“三司”晋“二司”培训,这次五天的培训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一些,大家都没有过够在市警校培训的“瘾”,也没有好好相处够,更没有享受够在市警校的“清福”,只能恋恋不舍的返回各自单位上班。在很多不明情况的人看来,像这种警校培训,既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又要练习警务实战技能和实弹射击,还要出早操、跑体能、整理内务、上晚自习,简直是不能再枯燥、不能再累了,而且某些实战课程搞不好还要受伤,像这种培训哪个会愿意来?哪个又会想多培训几天?但我们恰恰都愿意来并且都想多培训几天。为何?因为和基层繁重冗杂的公安工作相比,警校的培训生活简直就像“天堂”一般。在这里,你可以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得再多,别人或许也无法理解。这种感受,我想只有公安机关的战友们才能真正体会到。
言归正传,谈谈我对此次培训的一些切身感受。首先是感叹自己确实是“老了”,准确的说,是不再年轻了。30岁的年纪,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而立当打之年,但或许只有自己知道,这个尴尬的年龄真的是“比上不足、比下不敢”,论事业碌碌无为,谈年龄毫无优势。想想周围30岁出头的科级处级领导干部、青年才俊们,怎么都有一种苍白无力的愧疚感和紧迫感;看看身后的95后、准00后师弟师妹们逐渐步入工作岗位,生龙活虎的干工作、创事业,瞬间有了后生可畏的压力。我们这个年龄阶段,常年的工作劳累、加班熬夜,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导致身体素质直线下降,各种疾病也不断侵袭,身体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耐折磨”“抗打击”。就拿这次培训来说,当我置身于这些“一杠一”年轻新警当中,无论是在体能、射击,还是其他警务实战课程上都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一些容易受伤的对抗课我也不敢再尽全力去拼、去练了。尽管最后考核时,射击和体能我仍然可以拿到满分,警务实战也可以高分通过,完全是因为我不服输的劲头和意志在支撑,自己已经明显感到没有了往日的淡定从容和敏捷身手。记忆最深的是2015年那次初警培训,那一年我24岁,可以说是人生中最青春热血、朝气蓬勃、争强好胜的年纪,那个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那时,我最喜欢上射击课和警务实战对抗课,射击课时总要和同事们比比谁的枪法好、谁更快,刚开始我和特警支队的同事差距比较大,课上就不停向教官请教射击技术和技巧,课下自己拿砖头当枪训练,以提高持枪稳定性,反复总结经验、刻苦加练,到培训末期,我的射击速度、准度同特警比起来都毫不逊色,我也因此多次代表县局参加全市巡特警大比武。那时,我速度、耐力和爆发力都较好,上警务实战课时多数以“配手”(擒拿控制的目标)的身份参训,训练时往往几个同事都无法对我进行有效控制,最后,是警校的三个教官及老师合力才将我控制住,可见当时身体素质出众,这件事至今都令我记忆犹新。而最让大家头疼的是体能课,被大家称为魔鬼“一千米”。体能课及格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满分就更不容易了。每次跑体能我都是一马当先、一骑绝尘,大家戏称我跑起来像是“涡轮增压”一样,体能上我也经常和特警一样拿到满分成绩。因此,大家给我起了个绰号“SWAT”(特警)。那个时候,真的感觉年轻就是资本,每天进行高强度对抗训练、跑完体能,还有充足的精力晚上跑步加练,而且累了只要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满血复活”,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力不从心的现象。当年初警培训结业考试,我还被市局评为优秀学员,每门功课都能拿到将近满分的成绩,而且游刃有余。如今的培训,尽管自己也知道“老胳膊老腿”不经折腾,总是报着“能过就可以、尽量不受伤”的心态去考试,但是真正上场“动真格”时,我还是不服那些年轻的“小伙子”,想和他们比一比、较较劲,虽然自己不再年轻,但我还是那个不服输的少年!
另一个感受就是心态变了,看淡了很多,不再执着于某些东西放不下。以前干工作拼命努力、倾尽所有,想得到别人认可、领导赏识;以前遇到别人不敢做、做不了的难事,自己总要顶着压力、冒着风险把它做好,想证明自己能行;以前遇到不良现象和不公平的事情,总是嫉恶如仇,爱说公道话、打抱不平。可是不知为什么,这种做人做事风格,貌似并不受某些人的“欢迎”和“待见”,不但事与愿违,自己还落得“满身伤痕”。刚开始,我不明白、更想不通,自己一直坚持和执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难道不对吗?而越被现实折磨,自己越是较劲,越想证明那些人是错误的。慢慢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有些事情渐渐看透了,也慢慢想通了。理想只能是理想,现实才是现实。我们只不过是社会大洪流中的一颗小草,这个洪流不是我们某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改变得了的,我们选择不被洪流吞噬也就足够了。以前总认为凭一腔热血和一身抱负,认为年轻敢闯、敢拼、敢干,就一定能打拼出一番事业。但经历了无数挫折和磨难后才明白,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努力就可以的,付出与回报往往都不一定成正比的,年轻是一种优势、一种资本,但肯定也要为“年轻”付出惨痛代价的。看着身边会“做人做事”的同学或朋友得到提拔重用,已经成为各个单位中流砥柱时,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无比羡慕他们能遇到伯乐、一展才华,握紧拳头、苦笑着“抱怨”一下:自己无论是才华和能力貌似都不比他们差!可为何“落魄”到这种地步?也因为这个“梗”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确实在“做人做事”上没有做到像人家一样钻营的地步,所以,难免忽略了人性和现实。但我却并不后悔,虽然被现实无情的磨平了棱角,甚至撞得头破血流,至少我活得很真实、很坦荡!这次培训中,见到了各个部门的许多老朋友,互相交流分享着彼此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过往。看得出,大家的转变也都很大。六年的时间,他们也都没了当初的那份青涩稚嫩、热血锐气,多了些成熟稳重、淡然豁达。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比我更优秀,也曾为了理想而拼命奋斗过、努力过、执着过,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也没有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他们也和我一样做人“干净”、活得坦荡,至今都非官非富非贵,他们都是上班途中电动车、出租车“大军”中的一员,是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人父人母,走入人群中他们立刻就会被淹没,但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在某些时刻显得真实而平静。他们不会为了追逐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不会为了富贵荣华而沦为世俗,他们只是坚守着从警初心和良知底线,为了家庭和自己挚爱的事业而默默奋斗着。其实,社会上像这类人还有很多,所以,我们并不感觉孤单。“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世间万事已洞穿,赤子之心永不丢。”我想,这才应该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吧!
成长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它让你不得不失去或放弃许多不舍的东西;成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它让你变得成熟,渐懂人生。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让它刻在心上。当年华老去、青春不再,我们依然要坚守初心,不懈奋斗。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