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风采之声★强音朗诵团】审稿||海梦||中国七台河
审核‖于歌‖中国沈阳
作者‖张丽霞‖中国北京
音频‖革革吉祥‖中国北京
诵读‖革革吉祥‖中国北京
制作‖于歌‖中国沈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韵通州
文/张丽霞
一座高高的燃灯塔,静静地伫立在大运河北端,向世人昭示着这里的云光水色,也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与繁华。
这里是通州——一座流光溢彩的城市,一座流淌着古韵古香的城市。2000多年的过往,铸就了她深厚的历史底蕴;曾经的通州八景,演绎着这片土地的岁月变迁;还有那享誉天下的漕运码头,散发着浓浓的久远气息。
走在古老的通州街头,徜徉在美丽的运河两岸,看“城倚红云下,门临绿水滨”;触摸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那曾经悠扬的弦歌,曾经舳舻蔽水旌旗蔽空的壮观景象,曾经幡旗飘舞的喧闹街市,都迎着和煦的风、和着运河的水,扑面而来。
古塔凌云,千尺巍峨,层霄矗立,半空铃语云间碧,无夕灯火顶上红。
长桥映月,皓月当空,光映其下,晓拂长阑望天阙,岧峣麟阁与云齐。
二水汇流,沙头浪起双流合,云际帆来万国同。
万舟骈集,驿亭南去四十里,供赋北来千万舟。
这些诗句里,蕴藏着通州美丽的景致,也蕴含着通州千古流传的历史故事。
漕运码头,验粮高楼,通惠(潞河)书院,詹府私塾壁画,静安寺、天圣斋、天成楼……,潞水、烟光、紫云、红楼……每触摸一次,眼前都浮现出一幅锦绣画卷;每吟诵一次,心里都会荡起层层涟漪,涌出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这里曾经是漕运、仓储重地,这里曾经是万国梯航、天下朝宗之地,是四方贡赋、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之地,这里享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
这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城市,明砖汉瓦,元河清庙;千樯万艘,辐辏云集;绿畴弥望,棉稻连阡……
这是一个浸润着文化气息的城市:著名诗人周之翰、王维珍、王宣……还有康熙,乾隆,都曾在这里留下笔墨;著名作家刘绍棠、刘白羽、浩然……他们都从这里走出;著名思想家李卓吾、李德全……都曾在这里大放异彩。
这也是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城市:第一代面塑大师汤子博,第一代青铜修复大师“古铜张”……还有那30多个非遗项目创始人,他们都为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绿水为弦,弹奏着通州悠久的历史;运河为声,吟唱着通州美好的未来。
拂去厚厚的历史尘埃,通州已然洗净了铅华,更加宠辱不惊从容淡定。新一代通州儿女,也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饱蘸运河之水,继续书写千年文明,努力建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新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