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幸福”
文/曹林洲
幸福一词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说为:幸者,吉而不凶也。福者,佑也,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也就是说,古时候人们认为,既能够升官发财又能长寿,就是幸福。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对幸福的解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五花八门,相对一致的观点便是:人们的渴求在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看来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幸福观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明显是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了。
记得我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工作的时候,有一位贵妇人在我这儿治疗颈椎病,她的治疗需要一个周期。有一天,她来的特别晚,眼看我们马上就要下班了,她也觉得有些尴尬,急忙解说:“司机把我送到半路上,我突然看见一个捡破难的老头,躺在一辆破难不堪的架子车下,那辆车子轮子上连个皮带都没有,他就铺了一张报纸,在车子下面睡大觉,呼噜声那叫个大呀!”贵妇人略微停顿了一下,看看我,我向她微笑了一下,她接着说:“要是能把他的瞌睡给我分一点,该多好呀!”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我就开玩笑的说:“你也太贪了吧!人家老人可怜的恐怕就剩下了这点瞌睡,再给你,谁还敢相信老天爷的公平性呢?”旁边几个患者也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就这件事情,不妨谈谈我的幸福观,这位贵妇人,爱人是西安举足轻重的人物,三个孩子工作都非常好,物质方面应有尽有,看病的整个过程中,来回有人陪护,有高级轿车接送,就每天接送他来看病的车子都是西安市当时屈指可数她顶级豪车。她最大的问题就是神经衰弱,彻夜彻夜睡不着觉,确实非常痛苦。此时的她,能够有踏实的睡眠,哪怕就踏踏实实先睡一觉,或者,就像老头那样席地而睡,就是幸福。捡破难的老头,可怜到架子车的轮子上连个皮带都没有,他虽然能够席地而睡,呼噜振天。然而,他肯定没有觉得这也会被人羡慕,也能够被叫做幸福,他的幸福观应该是贵妇人们的那种物质上的应有尽有。贵妇人羡慕捡破难老头的瞌睡,老头何尝不羡慕他们这些人的锦衣玉食,要啥有啥的日常生活。人生就是这样,幸福往往会有其时段性和局限性。在优越的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段,或局部存在短板和不足,就像太阳,在光芒四射的时候,同样存在着阴影一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有阳就有阴,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有维持着这种对立统一,才能存在,才能长久。
在战争不断地年代,人们追求到和平,就是幸福;瘟疫大流行时,人们追求到消灭瘟疫,重获平静的生活,就是幸福;在物质缺乏的那些年代,物质上的满足就使得我们能够获得满满地幸福感。可如今社会好了,人人基本上都是衣食无虑,人们的追求自然就精神大于物质了。好多人不幸福的原因,往往来自于认识的局限性,他们喜欢用自己内心的苦衷跟别人呈现在面前的光鲜相比较,岂不知,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苦衷,别人的苦衷只是不被你所知道,或者,压根人家就不愿意让你知道而已。如此以来,幸福就成了你眼里的别人和别人眼里的你。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带的阳光和温度,这不正是幸福的源泉嘛!只是被你忽略罢了。我们只要充分享受自己的阳光和温度,正确认识自己短板,或缺陷,就自然而然地会获得满足,获得幸福。
作者简介:

曹林洲,医务工作者,宝鸡市国学会理事,宝鸡市作协会员,热爱国学,喜欢诗文,爱好字画、集邮、象棋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