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雪日体味生命》
作者:赵新洪 <原创首发>
人的记忆常常会出现许多空白,比如忙的把什么忘了,人世的奔波、劳碌;如衣食、名利、荣辱;看似在周围一切打着交道,其实到后来连自己也忘了。周围的一切不是过眼云烟,就是飘逝无留。这大抵是因为眼前的目标太迫切。比如说不挣钱就得挨饿。人为身外之物所牵制!有时就难免失去自已的记忆.和身外之物的敏锐感受。

人的庸庸碌碌,人世的纷纷攘攘大半是出于此。这是人的极平凡的悲剧,是生活极平凡的悲剧。无论衣食名利是怎样的满足?且光辉荣耀,都是未可津津乐道的。
以上可能是自己生存背景的潜台词。记忆和感觉的空白以至于忘了季节、生日!精神空虚达于极致。唯一填补这空虚的只有眼前这真切而实在的自然景象,下雪了,窗外宁静洁白!于是我虔诚地安坐如钟,随着落雪拨动的时针,静静地领悟着雪的飘落……眼前,召唤起一幅参禅悟道超凡脱俗的景象。(真的能超凡脱俗吗?自已问自已?)

禅,不过是通过静坐去悟,使心灵得到解脱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罢了。只要不将其神秘化,完全可以获得世俗的内容和形式。“灵性所至,无处不佛”!时钟似乎被静止了,对落雪和雪的飘落自然景观的静观默察,澄思净虑,使心灵从纷纷人世地奔波劳碌中解脱出来,以求得对感性生命和感性的自然体味和感知。这显然不是消极的出世之念,而是期望在心灵对物的世俗超越中,求得真正属于我的愉悦和欢乐。(什么才真正属于自已的呢?)

有了这等心境,故而对身内、身外的东西,不再是感觉和记忆的无知与空白。
身内的东西被唤醒了,身外满是活泼和生机。当心灵从物的窒息中复苏,人的感性生命重新活跃,人与自然之间便灵犀相通了。所以我尽可能的与自然亲近,尽量做个脱俗的人,于是便出现了内在生命和外在自然之间的感应与和谐!(有人不理解,说我吃饱了撑得)

人啊,在你为生活而劳碌奔波中,不妨也抓住这瞬间,或融融春景,或夏日蝉鸣,或秋之衰草,或冬之雪花......去体会你那充盈着活力的感性生命,那里才有你的幸福和欢乐。(雪随晴日融化,我慢慢苏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