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6——趣话雪花
荣玉奇
隆冬时节,虽然寒冷,百花凋零,但是有一种东西,却十分让人喜欢,她不是“花”,却被称作花,那就是雪花。每当冬天下雪时,我喜欢写一写有关雪花的文章,曾经在各个报刊媒体发表过十几篇类似的文章。有“趣话雪花”、“咏雪诗话”、“美丽的雪花”等。三十七年前的1985年,我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过一篇散文——《秋去冬来话雪花》,属于趣味性、知识性的散文。发表时用的笔名——“小榕”,因为当时我才三十几岁,我姓荣,单位同事都称呼我为“小荣”,因此我发表文章喜欢用“小荣”的谐音:“晓荣”、“晓蓉”、“肖荣”、“小榕”、“笑容”等等。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秋去冬来话雪花
提起雪花,人们就会想起唐代诗人岑参的优美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晶莹洁白的雪花,真像是三月的梨花,开个满树。人们将雪与花联系起来,称为“雪花”,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雪花确实象花一样美。在显微镜下,你可以看到,每一片雪都是一幅精美漂亮的图案,而且它们都是六角形,又有着迥然不同的姿态,有的似花瓣,有的如松枝,有的象玉柱,有的若银星...真是千姿百迹,纷纭多变。雪花呈六角形,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我们的古人就已认识到,当时的韩婴在他的著作《韩诗外传》中记载说:“凡草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其数属阴也。”这一发现,比欧洲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雪花是六角形要早一千七百年!
雪花的家族生长在晶体” 社会”中,属于六方晶系“阶层”。凡六方晶系的成员,都有一个主结晶轴和三个辅结晶轴,在一个平面中的三个辅轴互以六十度相交。高空水气按主辅轴组成的结构凝华结晶,就生成了雪花兄妹的母体——雪晶。雪晶所处的环境不同,就会孕育出不同的后代。在凝华过程中,倘若主轴迅速发育成大个子,而辅轴发育得很小,结果,就会形成六棱柱状雪花;如果辅轴迅速发育成大个子,而主轴发育得很小,那么就会生成六角片状的雪花。雪花形状的形成和温度也有很大关系,零下3℃~零下8°C时,一般成针状;零下8°C~零下25℃时,又会成片状、星状或扇状;当温度降至零下3℃以下时,则会形成棱柱状。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诗句,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并非不着边际。有资料记载,美国西北部曾降过直径38厘米、厚20厘米的“雪碟”,有煮饭锅那样大。这是因为,当气温接近零度时,雪花在下降过程中,往往“手拉手”集体起舞,容易粘连在一起。我们看到的鹅毛大雪就是这样形成的。
雪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瑞雪兆丰年”的农谚;雪还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真是人类的好朋友啊。
(原载1985年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星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