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难忘的九华山朝圣之旅
文‖瞿碧山(湖南)
(三)神秘的九华山
下高速后至九华山风景区约还有40多公里的距离,但我们己能清晰的感应九华山的充溢灵气及地藏王菩萨的无尚加持力。我点开了手机上《地藏王菩萨本愿经》60分钟的录音,大家恭敬至诚的跟随录音颂经,一种至信至诚的法喜充盈在每人的笑脸!座下汽车,仿佛也通灵似的,象一匹听话的白龙马,愉快的驮着我们前行,用它匀称的呼吸声,与路边的花草树木,相互传递善意。
说来也巧,我们刚跟着录音播放的节奏,颂读完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车子也刚好到达九华山森林公园售票入囗处。
入口处的左侧是大愿文化广埸,广埸约有数百余亩的荷花福田,一片碧绿的荷叶随风涌潮,一朵朵粉红的荷花迎着艳阳怡然绽放,宛如一片翡翠的祥云,溢彩流光。
广场中间是地藏菩萨露天佛像,隔远看起来就像地藏菩萨踏着绿色祥云,闪着金光,面带慈祥而来。佛像高99米,是目前国内最高的露天佛像,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
地藏王菩萨因“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而得名。佛教典集记载:地藏王菩萨在过去世中,曾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因此,地藏菩萨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大力地藏菩萨。
孝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基石,是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纽带。我们朝拜地藏菩萨,敬仰地藏王菩萨,修学地藏王菩萨,其实主要应学习三点:其一、崇孝、尊师、重教,与人为善。其二、利它自利;要没有分别的、不厚此薄彼的、不优亲厚友的、不计报酬的、不怕困难的全心全意为全体人民服务,尤其是为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民服务;只有人民都好了,自己才会从根本上好,若自私自利,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其三、学习菩萨的恒心、毅力、定力、愿力,坚持“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用现在较流行的话来讲就是:永远牢记党的方针和宗旨,永远不要忘记入党誓言,永远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地藏菩萨右手持金锡,可以振开地狱之门;左手持摩尼宝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佛像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以昭示众生,凝心聚力在北斗七星的方向,看向延安的方向,聚焦北京的方向!昭示我们人人要且行且珍惜,若大家都信仰且践行地藏菩萨的弘大誓愿,则一定会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地藏铜像周围碧莲一片,背靠九华山,气势恢宏,其强大气场自然会让四方来宾(不论是否信仰佛教,不论是世界巨贾或一介平民,)一股崇敬之感,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由于不熟悉景区内路况与主要景点,我们临时请了一位当地导游。导游是一位年约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穿一身白净的衣服,头顶蓝白相间的鸭舌小帽,高挑个儿,说话斯斯文文。他原本是景区之内的农民,也是一位佛教信徒,因而收费很公道,半天只收100元,但介绍却很仔细和尽心。他主要是带我们朝拜了位于前山的十多座庙宇,并介绍了一下后山的主要概况。
从导游认真、谦逊、有礼的介绍,以及陪同我们一起共进纯素食午餐来看,他应是一个诚实善良之人。再从他能自觉的把原来自己经营的小摊位腾出来,给政府搞景区建设的举动来看,他还是一个有远见和大局观念的人。相反,全国其它地方很多著名景点,尤其是非佛教圣地景点,经常网曝导游和景点商家宰客、欺客之事,甚至网曝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两相比较,让我尤其感到九华山圣地的清净和可贵,这儿的人们或许是受地藏菩萨的感化,方能自觉的从游客或朝圣者角度来考虑问题,方能自觉与我们朝圣者心灵同频,让我不由得更加深爱这片神秘的土地与善良的人民!
导游告诉我们,九华山的寺庙有99个,半天时间,他不可能带我们跑全,我们自己没有一周时间,也不可能跑全。但是来一次挺不容易的,有六个寺庙,希望我们自己花时间,尽量都去一下。
第一个是旃檀林,它位于九华街,是九华山最大、最雄伟的寺庙。右边是大愿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左边是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中间是华严殿,供奉华严三胜。华严三胜,又称“释迦三尊”,是指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释迦牟尼佛;其左边胁侍菩萨是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右边胁侍是指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三者合称释迦三尊。
第二个是肉身宝殿,又名月身宝殿,一千多年以来,地藏王菩萨的肉身一直完好保存在该殿地宫之中,据说,地宫每60年才开启一次。当我们去朝拜时,发现那儿己是人山人海,信众云集,但是防疫工作做得很细、很严,必须带口罩,扫防疫码后方能入内。想到江苏禄口机场之事,不由得不对九华山的管理者们点赞,我们是2021年6月23日去的九华山,那时候疫情并不严重。尽管此时,距九华山每年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古历7月30日的地藏菩萨生日法会还很久远,但是这儿己是热闹非凡,盛况空前。在我们所住的旁边,发现有两个小贩在卖泥鳅和牛蛙,我遂花三百多元全买了,也顺道把这些物命,用桶提到了地蔵王菩萨肉身殿,让它们聆听一下佛法,再去放生,再让它们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
在这儿,我怀着恭敬至诚之心,跪在坚硬的麻石地板砖上,颂读了一部地藏经。颂完后,稍许调息,即能起立,膝盖骨也不怎么疼,还遇到了不可言说的殊胜因缘。肉身殿朝西北方向,正前方挂有“月身宝殿”和“东南第一山”的牌匾。僧地藏出家前为新罗国(现今韩国)王子,自从青年云游至九华山颂经、讲经、修行、传道几十年,再未回过家乡。他还是一个大孝子,日夜思念年迈父母。韩国在九华山的西北方向,为了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所以地藏的肉身宝殿面向西北方。肉身殿的后方,有一眼天然清泉,四季长流,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竭,泉水东暖夏凉。我们到达时正好遇到,大殿内一位师父来井口取水,我也请求装了一瓶泉水直饮;清凉的泉水,沁入心脾,仿佛唤醒了一份历经千年的清幽记忆。
第三个是百岁宫,是现今能见的最早的肉身菩萨,在世时活了126岁,也是崇祯皇帝上封的应身菩萨所在地。朝拜完百岁宫后,因为同行的师父、师兄们都乘索道下山去了,我一人独自来到了山后高大浓荫的大树下,情不自禁的开始颂持《地藏菩萨本愿经》。不可思议的是:我竞然站在那儿,以一个姿势,脚掌一动也未动的,极流利的,连续颂读完了三部巜地藏菩萨本愿经》、九部《心经》与诸多咒语。在我颂经之时,间或有我此前从来听闻过,从未见过的鸟儿,欢快的吟唱不停,似乎要与我颂经之声比高低。待我颂完经后,鸟儿也不叫了!其它殊胜际遇,在此不便详述。
第四个是大悲宝殿,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在此要特别说明的,在我赤足上山的过程中,还见到过立于半山中,身披黄色袈裟的石观音,在这儿,我同样心无旁骛的跪在坚硬的麻石板上颂完了一部《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同时,在百岁宫的附近,我还有幸见到,并触摸了“过观音石”。相传久远以前,观世音菩萨曾从此山石穿过,在此石山上大显灵通。
第五个是化城寺,是地藏王菩萨亲自修建的开山祖寺,是九华山寺院的总丛林。
第六个是天台寺,小天台是信众心中特别灵验的地方。
在九华山的第一个晚上,我们住在九雅宾馆,这个宾馆位于前山主峰脚下,背靠大山,两侧有小山合围,前方开阔,距九华主街也只有约百余米距离,是一个风景与风水均上佳之所在。宾馆老板不是本地人,原本是塑佛像的手艺人,宾馆占地约两亩,是他们十多年前租来专塑佛像的。后来见景区旅游业日趋兴旺,宾馆生意火爆,每年7月30日地藏菩萨生日之时,更是一房难求,他们遂将此地改为宾馆,将塑佛像工厂,另移它处了。
宾馆造型为四合院,只修了一层,是以木架结构为主的临时建筑。因为他们的土地是租来的,且景区内一般也不允许私人再建永久性建筑。宾馆老板娘叫李梅,生得高大、富态、端庄,显得很热情。她们自己住在107房,我们的房间在106。在我们两间房屋相邻的墙上挂了一幅特别珍贵的“九华山历代御赐地藏菩萨玉印”的印章影印件,框架之内共有十二个宝印,代表十二代皇室对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倚重,否则也不可能都御赐宝玉印了。现在这些玉印都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之内。能有幸见到这些宝印,知晓了这段罕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拍摄并珍藏下了这些照片,我自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方水土,滋生一方天华物宝,厚养一方人。九华山因山高多雾,森林葱郁的地理特性,生长有一种特产,即九华山野生黄精。据《九华山志》记载:唐开元七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卓锡九华山纂经颂佛,终日以九华山产黄精为食,九十九岁座化成佛,盛名“金地藏王菩萨”。《本草纲目》、《神仙芝草径》有载: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具有补肾、补血、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促进胰岛素活性功效。吃过晚餐,到九华街转了一圈,花400元买了两袋九华山野生黄精。回达州时,就到中药铺打成药粉,一位老药师确认这是地道黄精。如此说来,九华山景区商家还是比较诚实守信的,没有用假药糊弄我们,因为一般人是不可能认识许多中药材的。一个地方要维持长久良性发展,要商业兴旺,需要靠所有人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笑迎八方客,善结四海缘。这既要靠商家的自律与强烈服务意识,自觉珍惜每一次与游人和外地客商相处的机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更要靠地方政府的正面宣教、铁腕监督和强力整治。
翌日清晨,我们相约去九华山后山朝拜。因为山顶有一千三百余米高,徒步上山要走约三小时,师父、君艺、宋洁三人选择乘景区揽车上山;我觉得难得来一次,步行上山可以观赏更多风景,再说步行上山也更自由,对自己的毅力是一种磨练,文玲平常也喜欢运动,选择与我一道步行上山。
上山石阶约二米宽,全部是坚硬的麻石切割成长方体条石,精心砌成,两边护栏也是由长方体麻石自然搭建,全都靠石匠的过硬手艺衔接,没有釆用现代不绣钢(铁)艺辅助的一点痕迹,更好的与大山环境,浑圆融为一体。
这些麻石台阶,穿过千年风雨洗礼,仍然次第有序,悠然依山安座,从不会有兴趣来捡拾路人扔下的闲言碎语,只有那些偶尔路过的,真正修行人虔诚的心,才会自然渗入到它的骨子里,成为它最好的慰籍。
由于现在的游人,甚至是有些朝圣者,好逸恶劳者多,坚韧耐劳者少,石阶平常少有人走。石阶两旁参天古树上的碧翠枝叶,也许担心石阶它会孤单寂寞,就不时顺着风的舞姿,伸手过来,为它补上一点青色淡妆,石阶更增添了一份苍老和庄重。我顿时感觉无比的亲切,脱下鞋,赤足轻松愉快的踏在上面,与历史对话,心中一切重负,均释然放下。仿佛这条路,千年前,我曾行走过,也曾堆砌过的,它让我跨越时空,也指引我面向未来。
麻石坚硬无比,上山脚夫手持的铁杵有时想跟它比试一下硬头,它会不以为然的溅射一阵火花。九华山的脚夫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以前九华山所有建筑用材、山上僧众食材等全依靠他们肩挑上去,既便现在修了上山索道,大多数时候,大部分建材仍然依靠他们用血肉之躯扛起,因为索道只修到了百岁宫和天台寺几处景点,而九华山范围却如此之广。脚夫们是一群勤劳、勇敢、智慧的山民,约二百斤的石子,步行约十几里山路,肩挑上山,其难度可想而知。他们人人手执铁杵,肩挑扁担,铁杆下面是尖型的硬铁,以便可以牢固的杵在麻石台阶的细小窝窝内,不会移动滑倒;铁杵顶部是V字型铁件,以便休息时可以支撑扁担一端,这样既便休息,扁担一端的石子仍然不会着地,再次起挑时可以省力不少。各行各业,正是有无数类似九华山脚夫的这样极为普通,极为平凡的人,一条扁担,一头挑着对家庭的挚爱,一头挑起社会的责任,脚踏实地,负重前行,才换来了我们静好的岁月!
下午三点多钟,我赤脚徒步行至离山顶直线距离约百来处,只见一块巨石约60米高,伏贴于崖壁之上,状若大鹏,喙啄和翅膀分明,相传千年前僧金地藏在此拜诵经书,大鹏飞来聆听,感化为石。
刚到达了最高峰,还未从晴空万里,群山逶迤,白云悠悠,满山翠碧的美景中回过神来,刚才晴朗的天气,突然间乌云翻滚,山雾升腾,欲把一切唯美珍藏。我正有些懊恼,转过身却惊讶发现,山顶的另一方仍然是万里无云,天空澄碧的美景。我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感恩九华山福地对我的恩赐,让我在一瞬间,同时目睹了有着天壤之别奇妙世界。我又情不自禁的取出经书恭颂,一片片乌云携一片雨洒下来,很多游人都飞快的跑到山顶有限的山洞和房屋里去躲雨了,而我全然不顾,继续大声在山顶颂经,只见乌云渐开,山雾渐散,只是撒下一阵甘露,沐浴着我的头、脸及躯干,未湿衣服,更未湿手中经书!
颂完经,天空又一片晴好,一些云彩在反复试穿着,阳光和雨水给她新买的,各式色彩鲜艳的衣服,摆弄各种姿势;一些云彩,流动着舞步,一阵又一阵的亲吻群山和树木,对它们兜售信誓旦旦,却是十分草率,随时会轻轻挥手离去的爱情誓言;一些云彩在偎倚崖壁思考;一些云彩在山坳里静坐;一些云彩,高高在上,默默不语……一群雄鹰展翅飞来,在云海与群山之间来回盘旋,带着我的心事和秘密。
我跟随雄鹰的翅膀,赏心悦目的在山顶四周转了一圈,体会了一把站在天地伟人肩膀上的奇妙感觉。一边行走一边把随身携带的两瓶净水,温柔的洒向山川大地,洒向群山翠碧,随着我口中恭念出的“唵嘛呢叭咪吽”那神秘、柔美的旋律飘掦,飘向无限幽深,无限细微,无限遥远……
正准备心满意足的赤足下山时,见有两位年约六十余岁的当地妇女,在通向山顶的石梯旁,售卖九华山野生黄精树苗,我本来只准备购买3一5株,回家试栽 ;但奈不住她们那双坐等了一天,有些疲倦,也有些渴望的眼神,遂全买下了,约有三十多株。买下了这些黄精苗,能解开两位老者心中对一天琐事的挂念,她们也可以放下心来,早点下山,旱点回家,旱点尽为人妻、为人母之责,心里顿时升起一丝甜蜜的快感!这种幸福的感觉,变成一股股源源不断的脉脉热流,从心底升腾,汇入大脑,再回流足底,走路也仿佛更有劲了,脚步也更轻快了。双足如一对欢快的小兔子,一路上亲切絮语,把这种美妙的感觉,向默默不语的麻石阶梯,轻轻诉说!
待快到山下时,天空下起了一阵小雨,一看手机,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赤足踩着麻石阶梯,上山、拜佛、颂经,下山,赏景,轻松愉快的度过了近十个小时。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儿,顺着密密匝匝,古朴幽静的树叶,滴答、流转、跳跃,聚集大自然的能量,传递到我全身,也传递到正在静静听我轻微脚步之声的黄精苗,一种清爽透凉之感,洗净一切尘世的喧嚣与染污,也洗净那个时隐时现的影子,无力言表的烦恼和无奈,在我心灵的净土,种植、浇灌一株株清新脱俗的幼苗。
几天下来,在整个九华山景区及九华街,我没有见到过一家按摩店、洗脚店、养生馆、麻将馆与彩票站。餐馆老板端上来的一般也是实惠、大份量的家常菜,价格也较公道。似乎所有的当地人都在有序的忙碌着,愉快的生活着,大家都很注重呵护整个九华山景区的良好风气,向南来北往的客人,张显着九华人的潇洒、大气和自信,传递着一份弥足珍贵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