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文化琐谈
作者:赵新洪<原创首发>
导演张艺谋在二零一一年电影节颁奖后对包围自己的记者们说:“虱多不咬,债多不愁。红地毯、诸多奖项、都是身外物,一堆人围上你采访,于是便会出现新闻,绯闻和各种片质疑,这已成为“一种现象”,而出现种种现象的何止影视界,就连干支纪年十二生肖两肖相交时,也都会出现“牛年说牛,猴年说猴”的文章见著报刊、电台、电视台,这也成为各级媒体和作家们的程式履历,一种必现的文化现象……”

我们的祖先,自秦汉时期不知何人发明了用天干地支配以畜禽作为传统纪年和十二生肖的人生属相,这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华夏民族民风民俗的一种科学的文化现象。今年是干支壬寅年,生肖虎。本应有高手们“虎年说虎”的文章。眼见虎年将到,却未见炒起来。曾和文友探讨其原因,有人说“虎年太凶,多灾多乱”,也有人说“人们忙着挣钱顾不得说虎了”。还有人说:“说虎跟谎话有关,人们把说谎话叫“打唬”,人们不愿说假话,所以也就忘了说虎了”。不想让虎年空走一遭,查了些资料,结合多年所积,揪着牛年尾巴,学着大家们也就大胆说说虎,以补其缺。“

虎喜添虎子虎虎生气,家媛得掌珠年年吉祥”这是我为虎年出生的孙儿办百天所撰的联。今年农历正月,晚育的大女儿三十八岁喜得一子,二月初二民俗“龙抬头的日子,儿媳又添一男。二十天内先后得俩孙子。看着“虎头虎脑”的两个小家伙可爱喜人,着实地让我乐好一阵子才把嘴合上。有人说“你家那么多属羊、属兔、属牛的,遇上个属虎的硬命相克”!我不信那些,但也和人家好言以对。“我家牛羊成群,虎也成双,猛虎怕群羊嘛!尽享我的天伦之乐!

几千年来,老虎和人类共生共存,在中华大地形成了独特的民文化“虎文化”。有说虎的成语,有打虎的故事,有传说和笑话,也出现了许多打虎的英雄。其中对虎的含义褒贬不一。有人颂爱崇拜;有人憎恶恐惧;更有人打杀。“谈虎色变”形容人遇事胆怯;“虎头蛇尾”形容办事没底气、后劲:“狐假虎威”讽刺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为虎作伥”讽刺小人傍势助纣为虐。“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养虎遗患”、“虎落平阳被犬欺”、“老虎不发威,猴子称霸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用于警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其心志。“虎跃龙腾”、“虎踞龙盘”、“虎啸生风”、“虎头虎脑虎羔子”、“龙虎精神”……无不体现着国人对虎的认知与态度。人类与虎共同生存于华夏大地的二十五个世纪的历程证实,虎的故乡在中国。古中华虎、华南虎是老虎的祖先,它们与人类共同生活在雨露阳光的地球上。

大约五千年前,当中华民族有了文化的时候,也就有了中国的“虎文化”。人们深爱虎的勇猛和力量,称其为“百兽之王”。慕其八面威风。在古代,把军中调兵的信物称作“虎符”。皇帝出行卫队称作“虎贲军”;三国时刘备将关、张、赵、马、黄称为“五虎上将”,乃至将门虎子……中国人取名带虎字的很多,称生子为“虎羔子”,戴虎帽,穿虎靴,睡虎枕。望其茁壮成长。文人笔下形容天神也有黑虎星、白虎星、伏虎罗汉等等。艺人们把瓷器烧成虎形枕,就连尿壶也称“虎子”。喜爱丹青的画师们爱虎之美丽凶猛,写虎、画虎,描绘出许多艺术精品。上到皇家军政、下到百姓生活都涉及老虎,可见人类与虎息息相关。

万年后的东亚经济较为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叫“亚洲五小虎”。中国继“两弹一星”后又载人飞船上天,被说成“如虎添翼”。先人们敬畏大自然,以龙、凤、虎、麒麟、为图腾,其中龙、凤、麟都是虚构的偶像。人们在历史的生活进程中去尊崇敬畏,于是就有了“真龙天子”、“百鸟朝凤”、“麒麟献瑞”、“麒麟送子”、“丹凤朝阳”、“龙行生雨”、“龙的传人”……尽管去意愿,去崇拜,反正它们不会出来伤人。而唯独老虎才是真实存在的。老虎生性不仅吃野兽,而且食家禽家畜,并且伤人。乃至有“谈虎色变”之说。而引申至“伴君如伴虎”。孔子过泰山侧,见一妇人哭于墓者而哀,使子路问之……原为避重赋税而居山中,公公、丈夫、儿子均被虎吃了,伤痛而不肯下山。孔子告知弟子们:“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既然连圣人都说“苛政猛于虎”,于是便出现了许多打虎的勇士和英雄。春秋时的庄子旁观虎斗,待到小虎亡,大虎伤,再杀大虎,一举而获二虎。被孙子写进兵法“坐山观虎斗”。楚国为南方大国,强国。北方各国怕楚将昭奚恤。一日楚宣王召大臣问“昭真有那么大威名”?一大臣名江乙与昭奚恤不和,对宣王说:“今王地千里,甲兵百万,北方之畏昭,实是畏王之甲兵也,尤“百兽之畏虎也”。江乙一方面贬低昭奚恤,借王之兵抬高自己;一方面刺激宣王被昭利用了还不知。后被后人概括为“狐假虎威”的成语。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花言巧语,同秦结为“兄弟之国”;永无相攻伐,秦昭王向楚王发出欺骗邀请去秦国谈结盟通婚等友好大事。身居左徒的爱国诗人屈原竭力反对,指出这是诡计,对楚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形”。楚王不听,终被扣于秦,死在秦国。“虎狼之国”在《战国策》中运用很多,成为贪暴、侵略者的代名词。
《水浒传》中武松三拳两脚打死吊睛白额猛虎是正当防卫,英勇可嘉。阳谷县为其披红挂彩,游街夸勇士,设酒庆功,称其为“打虎英雄”。毕竟景阳冈上曾有虎伤人。母虎吃了李逵的娘,并将腿叼回喂虎崽。为给娘报仇,李逵用刀杀六虎,也算是好汉。

女真人进关建立大清朝,自顺治帝始朝廷便订立了狩猎制度,一年四季为“春蒐(音:搜。这个字现在已经不用了,用:搜)”、“夏苗”“秋狝(音:显)”、“冬狩”。从皇帝到旗爵先后都到坝上围场狩猎。弓、矢、兑、马以杀戮野兽禽多少论勇士英雄。已成为祖例。在乾隆十七岁,岁在壬申秋九月,弘历带人马围猎,破祖例用“虎神枪”(一种能发射珠弹铅沙的火药枪)将一虎围在隔谷洞中,相去三百步。就弘历先生自作的《虎神枪记》碑文记载:“围中有虎未尝不亲往射之,弓矢所不及。则未尝不用枪。用之未尝不中……朕约略向山洞施枪,意以惊使出耳,乃正中虎,虎咆哮而出,负隅跳跃者久之,复人复施一枪,则复中之,遂以毙马……而习武示度,必资神器以效奇而愉快,则是枪也,与兑戈和弓同为宗社法守,不亦乐乎……”一枪不死,再补一枪,置虎于死而后快。并撰(音:转)写文曰:“虎神枪记”立碑于坝上围场。并定下“木兰秋狝,永世承循”的家法,历届皇族延徒祖训,三百年不断,不知杀死多少野兽。不过用枪射虎该不算是英雄吧!野兽都杀光了,您先生的后辈子孙还能愉快吗?韩孝子千里寻父,途中遇虎,躺倒装死(传说虎不吃死物),虎低头闻其鼻孔是否出气,虎须扎进韩孝子鼻孔,正在憋气的韩孝子突然打了个大喷嚏,把虎吓得撒腿就跑,还以为人要吃它呢?这则笑话引出了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地球上的生物究竟谁要吃谁?

宋湖州地有民名朱泰,家贫靠砍柴为生养母,一日上山砍柴遇虎,将其咬伤拖走,朱泰边挣扎边大叫:“我死不要紧,老母太可怜”。这一大叫,老虎受惊,扔下朱泰逃跑了。朱泰捡条性名。乡亲们慰问,说朱命,真是“虎口余生”后作为了成语。凡是危险便用“虎口”形容。经过危险保得性命叫“脱离虎口”,难脱危险叫“难逃虎口”,冒险称为“探虎口”……然后再理直气壮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宋代张敦颐编撰的《六朝事迹编类》对金陵(南京)胜迹城阙楼台作详细记载,其中引述诸葛亮论金陵地势的两句原话“钟阜龙蟠(音:盘),石城虎踞”,把钟山石城以“虎踞龙盘”四个字,将南京的雄伟地势形象的表现出来。从而后有南北朝作家庾(音:雨)信、唐代诗人李白、当代词人毛泽东,在诗词中都曾用过“虎踞龙盘”的成语。
前些年陕西人周正龙弄了张假照片,说是拍到了华南虎,搞得沸沸扬扬,使人们费了不少口舌和笔墨。其实周老虎作假是哗众取宠?还是沽名钓誉?是贪财?还是添乱?都无关大局,起码他知道老虎是稀罕之物。前些年,江南三清山游客鲍曙光又拍到了华南虎,据安徽电台报道,在请专家鉴定照片。不管是旅游区炒作,还是真的有虎出现,都不必“谈虎色变”跟着瞎吵吵,浪费时间。

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用现代武器打虎,只能灭绝物种。一百年前,地球上还有八个老虎亚种,现存只有五个了: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印支虎都是华南虎的后代。五十年中国约有四千只华南虎,现在仅存不到一百只。其中六十只圈养在上海动物园;专家希望看到还有十到三十只野生华南虎藏匿在湘、赣、鄂、黔的深山里。用现代武器灭绝物种,算是英雄好汉,还是千古罪人呢?老虎浑身都是宝,除了虎皮弥足珍贵,虎骨和脏器皆可入药。中草药和野味饮食成了野生动植物的灾星,鹿、犀、羚、麝、蛇、熊、驼、燕窝、鱼翅、海马、飞龙、娃娃鱼、穿山甲……既有残忍的锯剜,更有粤菜“带翅的不吃飞机,有腿的不吃板凳”之豪壮。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一年能吃点一千吨蛇,广州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人类的灭杀动植物现象已到疯狂状态。据科学家统计,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由于滥捕滥伐,已造成全球动植物由每一天消失一种,加速到每小时一种。如果地球上最后最后只剩下“唯我独尊”的人类,生态环境完全破坏殆尽,我们只好到别的星球去繁衍子孙了,但前提是必须有水、有空气、有生物的星球。如果有老虎的话,新人类会不会和老虎共存共生?还是继承遗传基因重开杀戮呢?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哲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就是自然,人类和万物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虎同样也是大自然中和谐共处的生存成员。上世纪末,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只有切实保护人类来自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才有可能持续发展。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过千万次惨痛教训才达成这个共识。
中央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定位基本国策,相继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森林、江河湖海、湿地、野生动植物。禁止药用虎、犀等动物作原料。“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二零零二年,吉林蛟河地区野生东北虎吃了农家四头耕牛,因为有保护野生动物法,农民没有伤害老虎,而是政府出钱赔偿损失费。正是杨子荣“打虎上山”的故地,时隔六十年,人与虎的关系发生的变化,可喜!

中国虎文化又有了新内容---“拯救老虎”。现存的八百只东北虎,基本都是在动物园保护繁殖的,一只虎每天吃十斤牛肉、四只鸡、十个鸡蛋、花销不菲。曾做过“放虎归山”的试验,可惜山里野生动物大都被人类猎尽。已退化为宠物大猫,每到开饭时便回到“家门口”等主人喂食。呜呼哀哉!
北京女大学生金莉爱屋及乌,相继在国内外成立了“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旨在抢救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对人工繁殖的小虎进行野生训练,然后“放虎归山”。
今年是本世纪第二个虎年,被众星们称为大哥的成龙兄弟,在电视台节目中做广告,呼吁禁止一切虎制品销售,禁止杀戮野生动物,令人可敬。同时真诚希望众星们像他们的成龙大哥一样,多做些有关生态保护的公益广告,人民会感激你。最近又听说要禁止一切动物表演,不知能否实现?大自然创造一个物种需要几百万年,我们总算变的明智起来,开始注重保护大自然,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境界。

做图:赵新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