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已上岸,虎正跃到!在刘家健在的几位长辈中,母亲年岁最高,属虎,2022年是她的本命年。

八十三岁的母亲素来整洁、讲究,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经历过那些艰难的岁月,母亲对过年添新衣有浓浓的情结……按习俗应该她的长辈或哥姐给她买一身红内衣,避邪转运!但已不现实。作为长子的我决定给妈买一套红内衣,女儿代我在网上为婆婆买了一套老名牌的红色加厚保暖内衣……

在重庆北碚农村,我们儿时遇上好年景,每到年关都有父母为儿女添新衣的习俗。当年城乡差别极大,我们农村孩子的衣裤,多是“疤”上重“疤”,补了又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城里有亲戚的,有穿不得(小了)的衣裤鞋袜,挑些还算不错的,还能接济一下乡下亲戚。至于毛衣简直没想过。我们周边工厂很多,母亲四处去寻找些棉纱,积少成多,抽出纱线,角成若干股粗细不等的棉线,再织成“线子衣服”或“线子裤”。当时,在我们当地农村,过冬有线子衣裤穿已经很缓和,很高级了。

记得我穿的第一件毛衣,是1980年大一临近期末的时候。川西北比重庆冷些,爸爸在缙云山认的伯父(结拜兄弟)点拔教授下,已经开始经营花草卖钱,用种花卖的钱买了一斤多粗毛线,草绿色的,然后叫祥容表姐手工织好后,寄到了学校。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到学校收发室取家信或邮件是最开心快乐的事情,何况是我翘盼已久的第一件毛衣啊!毛衣穿在身上,心里更暖!一生中唯一戴过的一块手表也是爸卖花买的。是纯阳兄父亲赵伯伯找的票,凭票购买的“山城”牌手表。“左手一老(抬),金手表!”那年月那样的感觉,真拽!真美!真好!

新年的脚步近了,父母为我们三兄妹添新衣印象最深、最盛大的一次,应该是打倒“四人帮”后的1978年。往年收成好的时候,偶尔也会添新衣,都是请的队上一位姓陈的男裁缝。这次不一样,父亲是受过世界柑桔分类学家、中国柑桔泰斗级人物——曾勉教导过的,乡里数一数二的柑桔技术员。生产队的柑桔园,在父亲的精心打理管护下,创造了历史上最高的产量,获得了最好的收成。仅二三十亩山地果园,柑桔产量居然上万斤,当年人平工分值也破天荒地达到五毛多(标准劳动力每人劳动一天8小时值0.5元多)。记得后来我上大学时,父亲唯一一次去大学探望我,带的礼物就是一大背篓柑桔,好多同学都品尝过我家乡柑桔的味道……

听说第二天父母要为我们三兄妹添制新衣,三兄妹疯闹到很晚才睡。队里有一位刚从合川县新嫁过来的裁缝姓叶,手艺特别好。当我们还在温暖香甜的梦中,父亲已早早地把叶师傅的缝纫机扛到了家里。当时已杀过年猪,妈妈忙着做最香最好的肉菜。叶裁缝也早早地到了,她摆好案板,背篓里装满了熨斗、裁剪刀、木质米尺,软皮尺,线滚,画粉,利索地为我们兄妹量好尺码,便开始剪裁……在我们心里,那清脆悦耳的剪裁声、节奏轻快、跳跃的缝纫声,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和韵律,碳火熨斗的热韵的氤氲,更是最美最甜的梦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已经富起来;进入新时代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正健步行进在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上。多数老百姓已经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过年添新衣的习俗已成一去不复返的老黄历。如今,家家户户,随时添新衣,天天赛过年。但在母亲的本命年,虎年的新年伊始,我们三兄妹还是决定慎重地非常有仪式感的为母亲添买新衣服。

第一天,我们兄妹三人陪母亲在北碚天生、地下商场、重庆百货商场逛了半天,小有收获;过了两天,兄妹三人又陪母亲去重庆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大融汇商场逛了一天,为母亲买到了她心仪的衣裳!母亲有养老金,她说自己买,但拗不过我们三兄妹,看得出来,妈妈的心里是甜甜的!她老人家很开心……

愿天下母亲,在颐养天年的日子里,都能健康、开心、幸福……

2022年1月27日于金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