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用来做教师
作者/闻永习
耄耋之年的我,摸着一头白发想一想,能把热爱和终身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我真的很幸运,这让我感到幸福,没有遗憾。如果谁要是说起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我的感触可以说是非常深切的!
共和国的早晨——我的学生时代
1936年3月,我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堡镇。那时父母以种菜为生,养活我们三男四女七个孩子,我5岁那年随父母投奔本家来到了黑龙江省龙江县碾子山镇。9岁那年我上学了,当时日本在东北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要学习日语。新中国建立时,我已长成少年。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初显了我对音乐的天赋。后来农民协会也来邀请我教他们唱歌,我就教他们唱《翻身五更》等东北民歌。我心里暗自欢喜,这不就是当老师了吗?此时,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立志长大了要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1950年1月我六年级毕业了,继续求学,家里已没有能力供养了。听说扎兰屯有师范学校不收学费,条件是完成学业后必须从教。当时社会流传“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我义无反顾而且是带着由衷的向往,考入了扎兰屯师范学校。学校每人每月有10元钱助学金,这样不仅伙食费、书费有了保障,还有结余可以洗澡、剪头、看电影,我感觉简直就是进了天堂。开设的课程很多,有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法、语文教学法、美术、音乐等二十几门课程。记忆最深的是老师反复教诲我们的一句话,“要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或一缸水”!音乐、美术是我擅长,当时学校举行文艺比赛,我扮演“张老三”,担任《黄河大合唱》领唱。个人独唱的《志愿军汽车司机员》在全校节目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我的绘画作品《领袖风采》也荣获全校美术比赛第一名!

扎赉诺尔车站小学——我站在了神圣的讲台上
1955年,满怀着报效祖国,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我来到了祖国边疆满洲里,被分配到最远、最穷的学校——车站小学。
学校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六个年级六个班,共计302名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我带学生排练些小节目去满洲里边防站演出,建立“军校共建”好人好事登记簿。部队也定期组织战士来我们中队举办联谊活动,从而带动同学们思想上积极向上,学习刻苦勤奋,形成了很好的班风!课余同学们排练节目有时到天都黑了,刘凤华和张会兰的家也比较远,我就一手拉着一个,把她们送回家。晚饭后,有的学生带煤油灯或蜡烛藏在书桌下学习,我发现后,就说服他们不要伤害眼睛把他们劝回家。 我真的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王振发不小心扎了脚,我立马给他包扎伤口,一口气背着他送到头道街西头的家里,家长看我满头大汗很是感动。就这样,我和同学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期末,学校评选优秀辅导员,大家都投票选我,我没觉得自己比别人多做了什么,这一切都是本心啊!奖品是教育局颁发的一寸厚湘绣封皮的笔记本,我就把它用于记录自己的重要事件,如今,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这份珍贵的纪念一直就在我的书桌抽屉里,每一次翻看,都会触碰到我蓬勃律动的青春。
1956年,校长让我担任大队铺导员,并教孩子美术、音乐课。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因材施教,经我推荐到满洲里中学特长班的刘文棣因美术成绩优异,被保送乌兰浩特师专,后又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录取,毕业后留校任教。退休后,还多次回扎赉诺尔看望我,感谢我的知遇之恩,至今我还留着刘文棣的来信——
您好。一晃五十年了,已过花甲之年的我,始终没有忘记恩师的培养,特用水粉仿中国画的章法拙笔作画,并赋诗一首,敬请雅教:半百光阴转瞬间,鬓纷白发泪眼帘。乡情难改常相忆,启蒙之师尽相宜。

1957年,我被调到光荣街小学任大队辅导员,兼任美术、音乐课教师!新的学校,班级多了,学生多了,到几个大一点的学校学习工作经验后制定了光荣街小学少年先锋队的年度工作规划,并按计划严抓落实!从此校园里歌声此起彼伏,学英雄、学模范蔚然成风,中队都在比学赶帮超,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被各种活动激发调动起来了。响应勤工俭学号召,培养学生五爱精神,开展了“人人争做多面手,争取土豆大丰收”的活动。先是冬季积肥,全校积肥十几万斤。春天大队带领三年级以上各中队去校田种土豆,地要深翻、垄沟要直、间距要均。各中队拉起绳子量出距离,刨坑、施肥、下栽子、浇水、培土、搂平,按着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方针,种好了土豆。二年级在校园栽小榆树苗,一年级种花圃,都是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秋天我们的劳动换得了大丰收!学生们在课余亲近泥土,拥抱自然,用劳动的汗水换来丰收的喜悦!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少先队的大队部办起了小气象站、小书店、小银行、小理发所,各中队办起了小墨汁厂、刷子厂。体育比赛大队组织了男女篮球队,在扎区各校联赛中光荣街小学取得全胜好成绩,去满洲里各小学比赛,也是大获全胜。市教育局检查组观摩教学时,对于我的创新音乐课给予高度好评。最终我校被评为模范学校、少先队被评为一类大队,颁奖时,团市委的司琴部长不无感慨的说:“你们光荣街小学真是光荣啊!”
扎赉诺尔矿务局中学——教孩子画最美的画,唱最嘹亮的歌
1962年夏,我被调到扎赉诺尔矿务局中学。担任大队辅导员的同时,[流泪][流泪]我还担任全校音乐、美术、政治课教师。没有统一教材,只能自选自编。美术课先讲绘画基础知识,然后以写生为主,进行速写,素描。画人物时师生对画,同学对画。1963年端午节我先把屈原的爱国故事和精神讲给学生,然后在端午节举办纪念屈原绘画比赛,我画的屈原的肖像也和孩子们的画放在一起展出,让同学们感到很亲切。比赛检验了我的教学成果,也鼓舞了孩子们绘画的热情。音乐课先讲音节、音程基础知识,再讲节奏、节拍练习曲目。我选择冼星海先生创作的经典《黄河大合唱》组曲作为练习曲目,同时把课堂和歌咏队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演出时就只剩下排队形和分配角色了,一举两得,相得益彰!在年末学校汇演时,《黄河大合唱》集独唱、对唱、四部轮唱于一台演出,表现出哭诉、绝望、悲壮、奋起、奋发、激昂的民族情绪,在局俱乐部演唱结束时,观众爆发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我和演唱的学生们也兴奋不已,后来在社会上也有不小的反响!
1963年由于矿务局教育规模不断的扩大,中小学数量也急剧增加,所以成立了干部教育处,结束了矿务局没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历史。鉴于小学老师严重短缺,领导批准了我的在高中毕业生中招聘教师的建议。新招来的准老师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没有教师基础知识,不懂教学法,不明教学原则,更没有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只能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老教师进行传帮带!苏道生等20多名老师几年后,都成长为模范教师,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担主任、校长等职务,苏道生还担任了矿务局领导。七月份,矿务局团委和教干处在达赉湖小河口举行达赉湖少先队夏令营,有大队辅导员多年经历的我担任总辅导员,十天富有教育意义的快乐夏令营生活,缓解了同学们平时学习带来的疲劳,丰富了科学知识,也给我留下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1964年,为了加强灵泉第一小学的领导力量,调任我到灵泉学校任校长,这一去就在灵泉一小、三小、四小、二中、教育科工作了二十年。期间1964年7月,我被派到呼伦贝尔盟教育行政训练班学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被揪斗成“走资派”、“反党分子”、“内人党”,这时的教师成份有正式教师、工人教师、知青教师、代课教师,教学质量急剧下滑。当时有个真实的笑话,一个代课老师讲除法说2除以2等于0,学生提出异议说那不等于零,老师反过来举例子说两个人分两个苹果还有吗,学生说没了 。老师就强调说,这不就等于零吗!真是误人子弟啊!1968年,为解决灵泉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在灵泉五号井车站以西建立了灵泉中学,也就是扎矿二中。当时全国上下革命委员会遍地开花,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实行“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此时内蒙古自治区发起的肃反运动,通过刑讯逼供,将数十万人打成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简称“内人党”。我是1969年被错打成“内人党”的,被造反派囚禁在东方红小学临时设置的监狱四十天。那真叫非人的折磨啊,不许回家,不许坐着,不许躺着,夜间不许睡觉,不许吃细粮,日以继夜的被造反派轮流看管,有时一连三天三夜撅着被批斗,被折磨的全身浮肿,脚都穿不进鞋里去。稍微好些了就被送到五号井木材厂扛大圆木,在思想和体力双重强大压力下,我患上了肺结核!两派斗争日益扩大,听说扎区宋玉兰、陈冀两名小学校长被逼死了,我很受震动。通过逼供也没有可交代的问题,造反派就放松了对我管教 。这时我偶然发现一幅“马恩列斯毛”五个伟人组合肖像,我喜不自禁,我决定要画好这幅组合肖像来表达对领袖们的敬重,用作品表达心声!1969年秋季我完成了画作。多年以来我画过很多美术作品,最满意的还是这幅“马恩列斯毛”组合肖像。目前仍然装裱在相框中挂在家里客厅最光亮处,让我怀念、敬仰。1970年,为便于管理学校,各矿都成立教育科。我又担任灵泉矿的教育科科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在口算、笔算和珠算的教改中很有起色。灵泉矿党委书记赵德兴到校听了梁秀芬的“三算”课后,给予充分肯定,并同意我带队灵泉地区小学各校代表到全国试点教学的上海考察学习。在崇明县和闸北区参观考察,我们收集了各年级“三算”教学课本,教学探讨资料和课堂纪实等大量经验材料,满载而归。我汇报了上海教改试点经验考察学习的收获,促进了各小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1977年6月我到二中任校长,过去学校的各种基本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全部在文革中废除了,我就凭着记忆把它们都恢复建立起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好多报纸中引用了毛泽东在写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话;“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全社会掀起尊师爱教的热潮,全国都在看一个电影《园丁》,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被全社会推崇!1979年到1981年,二中的升学率和各种竞赛都是名列前茅,获奖无数。1984我再次回到局教育科任职时,我已经整整在灵泉工作了20年!

矿务局教育处 ——把握机遇,努力促进全局教育事业大发展
局教育科的主要工作是对全局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学管理。1985年,全局共有10所小学、6所中学,各级中小学校建筑面积达26992平方米。中小学生总人数12247人:小学生7266人、中学生4981人。教职工总人数885人。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对普通教育进行验收。全局儿童入学率99%、普教率99%、巩固率100%、升学率93.7%,普教工作验收合格。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教育处和我个人颁发了奖金。为明确各学校学区的划分,我带领相关同志实地勘察划界,并形成文件下发贯彻落实。划定解放街小学和二小的学区分界,同时也为三小、四小、五小、七小、十小明确了入学学区。1985年9月10日是第一个教师节,矿务局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向教龄20、30年的老教师发了荣誉证书及纪念品,宣布对二十年以上的教育工作者给予每人一个“接班”指标!我也是受益者,一个子女被录用考入通化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我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先后在6个中小学校任教,1994年在教育处退休,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我见证了不同时期普教事业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是在教育生涯中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我的老伴 张秀文1938年2月26日生于山东掖县,6岁随父母来到扎赉诺尔。1952年至1956年就读扎兰屯师范学校,1956年至1957年分配到布特哈旗三道沟小学任教,1957年7月调回到光荣街小学任教,1964年调入灵泉第一小学,曾任校长多年,1988年调入灵泉矿培训科任科长,1993年退休。从1959年10月1日结婚,至今我们已经携手度过63个春秋。回眸昨天,我真的实现了一生用来作做教师的夙愿。

此时此刻,提笔追忆40余年的教育生涯,记录陈年琐事,是想告诉后来的老师们一句话,韩愈的《师说》之所以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了最前面,那是因为,老师教学生,首先是教他怎样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这就要求你如果想当一个教师,当一名好的教师,你心里就必须装满对学生无私的爱,对教育职业执着的爱,还有对家国无限的大爱!

1939年随父母到黑龙江省龙江县碾子山镇
1950.9-1955.7扎兰屯师范学校读书
1955.9-1984.7先后在扎兰诺尔六所中小学担任教师和领导职务
1984.7-1994.7矿务局教育处教育科任科长
1999年11月22日退休颐养天年
——主播简介——

神话:华夏传媒朗诵社社长,主播。当过解放军,进过大学门,喜欢唱唱歌,播音。追寻着美好和纯真!唯愿人人健康开心,家家幸福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