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2901—2950)
张 鹏

2901. 我希望眼下的每一天,兼具工作的忙碌,战斗的紧张,退休后的闲散从容。最享受上下班途中的散步,以及上着班感受讲课的快乐和写作的专注。用审美的眼光观察每一个场景,职场的戏剧性,变幻和动感,办公场所的植物,每一杯茶的汤色和茶叶在续水时的升沉。
2902.用散步的从容舒适去对待任何一种步行,用仰望云天的开阔去对待尘世的所有纠结,用品茶的口感去喝下所有的液体,用采风的态度光临任何人间现场。
2903.毫无疑问,文字缺席的日子,我一定挣扎于俗世的泥泞中,笨拙地应付着书斋之外的尘嚣。我真希望,永远与清茶和书香相伴。文字之外的生活,除了花木和云天,除了星星和月亮,除了散步和远游,我是主动拒绝的,只是,有时无力彻底拒绝殆尽。
2904.钱本身最值钱,这是我多年固执的己见。任何事物,在转化成现金之前,一钱不值。
2905.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类人,是对有了钱立即存银行产生利息的人的极端轻蔑。我万分好奇,仿佛他们都可以用一毛钱去轻松赚一万似的。事实上呢?
2906.当每个小区的闲置房屋超过三分之一时,人们仍在梦想房子升值,无异于白日梦。只有人们挤破头去租房时,房子才值钱。大量房子闲置,房价仍涨,这是千古奇闻。
2907.小县城,是非多。一位同事回到鲁中南的一个小县度假半月,归来,言及县城之是非,简直多如牛毛。高利贷、担保、借钱不还,拆迁引发的争夺家产,出国打工引发的婚变,巴尔扎克再世,也写不完如此浩瀚的生活题材。
2908.生死争执。人在生死疲劳的同时,终其一生,伴随着无休止的争执,从生争执到死。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孩子的出生,都是反复争执达成的妥协;不少老人的去世,又引发了子女的反复争执甚至大打出手。争执,莫非是世界永恒的风景。
2909.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问题是,太多太多的人,一生也得不到半个知己,甚至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个。尘世中,每个人披盔戴甲,相互隔绝,心灵闭锁,彼此设防,一生一世,连个说说体己话的人也找不到。遑论知己,知人更无兴趣。可悲而孤独地走完一生,是太多人的宿命,往深处说,也是自我选择。
2910.同胞兄弟姐妹之间,从生物学的角度言之,本应情同手足,这些年,耳闻目睹了太多太多的人,他们谈起自家的同胞兄弟姐妹如同谈论路人,甚至彼此冲突升级到无法同桌宴饮的地步。连鲁迅先生都很难处理好与兄弟的关系,闹到各奔东西的地步。想一想,人生的沉重可见一斑。最应亲近的关系,却闹到形同水火。父母在子女们年幼时,肯定想不到,未来的他们,竟然要发动一个个“玄武门之变”。
2911.少年时代,最辉煌的梦想是未来一定要成为明星一样闪烁的作家或学者,洋洋万言倚马可待,每日纵横捭阖于笔墨之间,每日面对千万的听众侃侃而谈,在掌声、鲜花和红地毯上风流潇洒。年近半百,扪心自问,理想仍遥不可及,不禁惶愧交加,无地自容。
2912.人到中年,回忆和谈论青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乃是令人羞涩的。现实的平庸与理想的光泽,竟然相隔万水千山。这样的距离,即使乘坐飞机,也要飞大半天时间才能抵达。
2913.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国家,究竟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的能力早已匹配了自己眼下的处境?也就是说,月入一千的人,发自内心认为自己理应月入一千;当小学教师的人,心悦诚服地认为自己理应如此;开出租车的人,认为自己就应该老老实实开到老;当县长的人,已经庆幸自己的好运;当讲师的人,压根儿自得于讲师。这样安分守己的人,究竟有多少?
2914.每天,欣赏植物,感受安静的光阴,在饮茶和静坐中,一任岁月潺潺。疯狂喜欢植物,是厌倦了人世纠葛之后的精神寄托吗?
2915.考上再好的大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学校不会为你提供一个现成的女友或男友,恋爱还是要亲自去谈。对于沉醉于学业而无暇考虑婚恋的孩子,父母有奉劝和催促的义务。人生不满百,荒废一年是一年。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而不去婚恋,父母的内心是隐隐疼痛的。再辉煌的学业,也不能成为荒废婚恋的理由。
2916.用诈骗和虚伪的方式去做很多严肃正经之事久了,让人产生这种直觉,太多领域的所谓精英和成功人士,仅仅是暂未被揭穿的幸运的骗子。原因无他,他们的成功,具有伪诈的动机和运作。其中最幸运的,则是一直伪诈,一直未被揭穿,一直到寿终正寝。
2917.电风扇转了大半夜,八月一日的黎明,在电风扇制造的清凉中醒来。天微明,鸟啭楼外,远山仍在沉睡,天地辽阔。寂寥的晨曦,忽然感觉,世界如此简单。只是,所有的人一旦起床出户,则争执开始,交易开始,复杂开始。在这一切开始之前,我且默坐阳台,静享这份简简单单。
2918.有的时候我经常想,这些买到手的房子有可能从买到手,到最后被拆掉,中间一天也没住过人,可能完全存在这种情况,我听说过不少小区有那种买了以后从来没装修,从来没亮灯的房子。可以想像,它闲了十几年,那极有可能再闲十几年,老是闲着,因为质量问题啊,或者因为又要盖房而拆迁,房子又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便变成了一堆碎砖。这是一个笑话儿,我觉得正常的思路,按说一所房子应该里边儿有人居住,有人在里边儿生活,吃喝拉撒繁育后代才对呀,所以想一想我觉得非常荒诞。
2919.房子,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讲,是信仰,与居住无关。一位友人讲起,让我茅塞顿开。由水泥砖头建成的房屋,成为精神寄托。
2920.八月一日,夜雨滂沱。坐在泰山南麓的书斋中,心满意足,听雨品茗。这样的雨夜,做什么皆为冗余,唯愿听天由命,让雨水洗去人间的尘埃,一切清新,一切不俗,一切妩媚动人。
2921.我对于每天的现状,既庆幸已到手的苹果,更羡慕枝头更好的苹果。在庆幸与求索之间,一天天生活着,劳逸结合,动静结合,苦乐结合,读写结合,古今结合,中西结合,昼夜结合。自卑于自己笨拙的同时,也欣赏自己的锲而不舍。
2922.对于眼前的现状,每个人,都要从个人的笨拙和天命的使然两个方面去认清。看不到自己的笨拙,看不清天命的强大,都容易对现状暴怒。
2923.人们似乎总是想当然的认为,发明了电脑,发明了微信,发明了手机,我们的生活就更加的便捷轻松,事实上不是的,据我的观察,电脑手机微信产生以来的日子,人类似乎更加的忙碌,也更加的焦虑,没有微信的日子,不会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也能把通知发给你。那些表格也不会无论你在天涯海角都需要去填完把电子版发回来,那么某种意义上讲,我个人认为电子产品恰恰是加速了人类的忙碌和焦虑。
2924.没有哪个少年,会预料到自己未来是个平庸的中年;没有哪个中年,会预料到自己未来凄凉的晚年。人总是无端自信,一次又一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命运。
2925.从星星的角度看,从狗尾草的角度看,从石头的角度看,用上手机和微信的人类,与石器时代的人,并无差别。人类总是对自己生存其间的历史阶段无比自恋,其实,大可不必。
2926.每当看到车站码头机场一个个的成年人每人一部手机,在疯狂玩弄的时候,我总是感觉他们并不比打扑克的时代的人们更高明,也并不比手上拿着铁锨,拿着锄头,拿着镰刀的人们更高明,甚至不比那些追赶野兔子的人更高明,他们总是某种工具支配下的奴隶而已。
2927.与多数人对眼下生存状态的赞美和肯定迥然不同,我常常在发呆时洞察到眼前的荒唐。手机,汽车,电脑,银行卡,这些须臾不可离的物品,我也会恍惚间觉得荒诞。
2928.一种剧烈的迷惘,一种无端的刺痛,常常袭击我,让我陷入无尽的忧郁之中。说不清原因,但我能大概感觉到,这是对平庸无泽的中年时光的一种不适和反抗。
2929.蝉鸣和犬吠,清晰可闻,午夜,淋浴毕,人未眠。我相信,无穷的远方,无数的失眠的人们,与我一样,失眠并未导致深邃的思想。明天,依旧重复今天的平庸,一天天,反反复复。
2930.古铮《琵琶语》是我挚爱的乐曲。十多年前,初次看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琵琶语》幽远清澈的意境与女主人公的独白交互撞击我的心房,从此,我喜欢上了这部电影以及这曲音乐。电影看了几十遍,曲子几乎天天听。缠绵悱恻的欲言又止欲哭无泪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女性之爱,让我颤抖。
2931.我个人一直认为,优秀的中小学生作文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言清新,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尽量少用生僻的文字和冷僻的典故。第二,段落层次清晰,首尾照应,迅速切题,开门见山,因为这样的作文篇幅一般不长,所以尽量的要开门见山地切题,第三,我认为优秀的中小学生作文儿要有丰富的情感和仔细的观察,要有细节描写,要言之有物,不作无病呻吟。第四,书写工整,字迹大方,标点符号使用多样又要正确。
2932.每天躺在医院里病床上,乃至被拉进殡仪馆即将火化或者已经变成骨灰的人们之中,一定有数量不少的缘于无休止的填表。貌似无辜的表格,却可能演变为杀人不见血的利刃。在填表中,很多人慢慢走向一条不归路。
2933.当考场作文沦陷为忽悠和欺诈,并荻得无知之人的吹捧时,我们不得不说,真正有才情有思想的文质兼美的写作黯然伤神了。企图用生僻字和名人名言掩盖自己的文理不通,吓唬阅卷人,吓唬普通读者,欺人,亦欺天。
2934.某种意义上,表达是对知识的一种提取一种升华,一种高屋建瓴的掌握。某种意义上讲,无法被我们表达出来的东西,它无法在我们内心深处形成稳定的思想,因为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我一直认为,雄辩的口才,能言善辩的品质是以博览群书为前提的,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有没有遇到一个人,仅仅滔滔不绝地雄辩,而腹中空空呢?因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辩才无碍是以渊博和睿智为前提的。
2935.曾经我一度也有一种误解,认为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仅仅是拥有一种类似于生理性的表达能力,后来这种观念我慢慢改变了,我发现一个滔滔不绝,辩才无碍的人,他一定是大量地汲取了知识,零存整取,把现实生活当中的观察融入了自己的心灵和脑海。之后,他充满自信地把它表达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口才其实是知识能力自信心的一个外露,一个外在的表现。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演说家。
2936.科技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的语音转化设备已经能够在几秒钟之内把人的口头表达变成书面表达,所以这个时代,我觉得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那么,书面表达好的人,我相信口头表达一定也差不了。那么口头表达好的人,书面表达也不会太差,当然这个好必须是真的,文笔和口才二者均好,两者之间才可以相互转化。
2937.对于沉迷于写日记的人而言,一天的见闻经历,最终落实成一行行墨迹。甚至,白天在经历某件事时,同时也就为夜晚的动笔打好了腹稿。有人为喝酒和攒钱而活着,有人确实为了创造和收藏自己的文字而活着。
2938.多数时候,引经据典仅仅是为了巧妙掩盖个人写作时的才思匮乏。我坚信,文章高手不屑于旁征博引,他们自己的无中生有,反而成了他人竞相引用的经典。一个人没有了崇拜的偶像,自己也便令人高山仰止了。
2939.在过于坚实过于沉重过于功利的生活之外,我矢志不渝地追求空灵和曼妙,窗前远眺,林边听雨,河畔打水漂,开会时走神发呆或者借去卫生间之名逍遥室外一刻钟,踩着落蕊与残红漫步,欣赏文人字画,与友人半小时半小时地畅谈人生体悟,即兴书写瞬间的生活感触。只要心在飞,生活即可如云一起舒卷。
2940.在中国文化中,性,一直是禁忌,这导致性教育的缺失。作为一个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男孩,而今追忆,早年对性知识的了解,竟然缘于旁听街头泼妇的对骂,她们的对骂,其内容仿佛一堂生动活泼而又充满暴力的性知识普及课。
2941.有人写文章,动不动就引用什么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韦伯、康德、卡夫卡之类西哲的名言,殊不知,咱们本土的很多菜贩子、村支书、公交车司机、物业管理员们也照样能说出饱含哲理的话,同样值得咀嚼品味。用最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方为大智慧。反之,拗口晦涩的话,却表达了平庸乏味的内涵,却被目为经典。
2942.这些年没少与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的人打交道,深感他们的强烈焦虑,巨大压力与反复纠结。能拥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而又简单纯洁本色的人,所见者极少。他们的显在成功,很多时候,又被内在的不愉快折损掉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还真不好说,一个农民,一个青菜贩子,一个博士,一个教授乃至博导,究竟谁更幸福。
2943.不得不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小学升初中要严格考试选拔,把一部分水平太劣的小学生阻挡在初中面前,有很大道理。甚至,小学一年级考不上二年级,也要严格留级复读,很有道理。而今,大量初中生不会通分约分,不会写常用汉字,应该是缘于小学升初中的无任何障碍。知识不会随年级而自然增长,这是教育的基本常识。我估计,假如突然对全国的初中生进行数学检测,不会做八分之一加七分之一的孩子,应该是有好几火车。
2944.自言自语是常态,他人的点赞是面子和意外。对于钟情写作的人而言,即使流放到火星上,依然喃喃自语。写,是写作者心灵之释放。在写作中,天宽地广,心旷神怡。
2945.在这个立秋的节气,我们可以展望未来,看看到11月上旬立冬的时候,疫情这件事会不会成为如烟的往事会不会随风散去?从农历来讲,春天和夏天已经远去,秋天和冬天即将展开下半年的剧情。我们不知道,我们茫然,在现实生活面前,每一个人的想象力都是匮乏的,正如我们去年的这个时候万万做梦也想不到今年的上半年,甚至今年的全年,我们会被新冠肺炎疫情这个东西所控制所笼罩所左右所困扰。
2946.我个人觉得在写作的时候,那种自信、自豪、豪迈总是匮乏的。对历史的懵懂无知,对未来的茫然失措,对现状的忐忑不安,始终占据了我心灵的绝大部分,所以好多时候阅读我的文字,我感觉到徘徊、纠结、游移、不安更多的控制了我的心灵世界和感情领域。
2947.大自然的美,从来不是匮乏的,匮乏的是我们的好心情和发现美的敏感的慧眼。风云雨雾,千姿百态,山辉川媚,气象万方,人们却于熙熙攘攘之间追名求利,闭上了审美的明眸。
2948.急急忙忙、劳劳碌碌去挣钱的人,往往挣不到大钱。如炸油条的,烙大饼的,开出租车的,都很忙,但几乎也都挣不到多少钱。他们一天到晚,忙得没有心情喝杯咖啡。似乎富人都是不忙的。
2949.今天,8月8号,农历六月十九,晚上,我散步至10:40左右,从小操场慢慢地踱回家,路上抬头看见缺了约有四分之一的月亮,正从东方冉冉升起。忽然感觉,在没有人注视的时候,月亮也是那样的规规矩矩地升起,月光淡淡的,心情也十分散淡,夜风清凉,蟋蟀声声,夜晚的散步是我一天的活动收官。月亮缓升,夜色阑珊。
2950.你自己日夜为之自卑的职称、学历和收入,极有可能,你的亲朋邻居同学老乡并不清楚它们具体是什么。人,一半的烦恼,来源于高估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除了爹妈夫妻子女,没几个人关注过你,这才是人世凉薄的真相。
2951.我一位学友常说,即使他自己村里的村民谁知道他的博士专业方向给他一千元,可能连一万他也花不出去。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人应该慢慢适应冷漠与凉薄。无人认真关心你,才是你每天面对的最真实的处境。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作协会员。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