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上缘
文 如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默诵着王安石的《元日》诗中,感觉着春节一步步地迫近。
啊,时光如水啊,转眼又到一年尽头。也许,只有那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孩子才觉得新年来得太慢!
2022—1—27(星期四),已经是辛丑牛年的腊月廿五了。上午10点半,接到刘之龙兄长的微信电话,年前要举行一次“远东文友会”年会,邀我参加,我激动不已。
之龙兄是干大事业的人,从清明组织远东文友老家聚会、完善文友群,到组织文友定期往北京远东文学刊物《绿洲》投稿、刊登后发刊到每位作者手中,再到组织文友南下济南学习采风,北上京华远东集团总部参加文友年会,此外还组织“农民丰收日”南堤村千亩稻田文学大采风活动……真的令人佩服仁兄的织织力、文学才能及个人魅力。

三十多年前,家乡新开路村一个以电路板生产为主打品牌的民营企业——远东集团,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卓识,实现了奇迹般的长足发展。虽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集团现在已实现成功转型,但留在员工们心中的那些拼搏奋斗的日日夜夜却终生难忘。远东精神已深度融入集团文学社刊——《绿洲》中,成为新老远东人永远的精神滋养。

年会我是一定要参加的,虽然我不是远东的正式职工,却愿意为远东文学社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只是担心交通问题,因为是晚上聚会,我的电动车怕在这隆冬寒夜往返60里路回不来。我在考虑着各种办法。
下午三点半,忽然文友会的王杰打来电话,问我怎么参会,愿意开车来接送我。我觉得非常过意不去,执意不肯: 一是我与人家在文友会萍水相逢,并不是太熟悉; 再者让人家大冬夜的连接带送,真的太麻烦; 三者人家还是一位女士,太辛苦。
王女士听出了我的顾虑,开导我说:“郭老师别客气,我是您的学生,我的孩子也是您的学生; 且您为远东文学社做出了成绩,我敬佩您,用车接您是应该的!”
噢?孩子的名字我记得,可孩子家长的名字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问过才知,是我26岁师范毕业时教过的薛官屯乡二中8班的早期学生,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乡二中,我的教学生涯中一段短暂而又美丽的昙花梦,虽然艰苦,却散发着记忆的芬芳,久久萦怀,没齿难忘!

那时我是骑着自行车每天往返60里路去学校的,校园在乡东头李龙屯与杨官屯中间,校园西有两个大水坑,被戏称为“日月潭”,挨着校园有一片杏花林。虽然我只在那里教过一年多,但那里的学生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多年后我在写过的一本回忆录《又是麦稍泛黄时》里深情吟出“上任杏花开,辞别麦稍黄”的诗句,这是我至今30多年初中教学生涯的处女作。

王杰女士又劝我说:“郭老师,您放心,我已经有五、六年的驾驶车龄了……”
人,最怕触及心灵最软处。二中那段流金岁月,已成为我难舍的珍藏; 如今远东文学社又让我觉得别样感动!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了她。
相遇是缘,重逢更是缘上缘。庆幸的是,这次“远东文友会”,使我收获了文学、友情上两份弥足珍贵的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