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大变局(126)
—— 东方古国即将飞龙在天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道德经》对宇宙空间的变化程序描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从这里看出由“道”生出“万物”之中间桥梁是“一、二、三”共三层环节。而《易经》坤卦大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从这里同样看出,在“万物”之前有个“厚德”,所以“道”生“德”,“德”生“物”,乃是东方文化中的关于宇宙万物形成的顺序,所以“德”是“道”与“物”之间的桥梁。以上以自然为基础的为道家之德!而儒家之德更多强调人伦之德,其以“三纲五常”作为基础,以“孝悌”作为核心。

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一脉相承从无中断,其根本原因是东方文化的灵魂是道德!综观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少儿读本《弟子规》对儒家的道德要求是:“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其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儒家道德属于人伦道德,以孝悌为首,孝悌就是对辈长者孝,对兄长者悌,这是人伦秩序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入世的基本顺序。是故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而何为孝之本义?仁人见仁,各有其衷

从“孝”字本身看。孝!一老者在上,一子者在下,上下一体,下承上义,代表血缘之延续,代表生命之恒久不息,代表着人伦之广袤无边。孝是什么?《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认为“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中可以明达,事亲仅为孝之开始,小孝事亲,中孝事君,大孝治国,而一切行为皆自修身养性始起,让孝道扎根于血缘之中代代承传成为民族文化的灵魂方乃大孝之道也。

深谙儒家其理的人,依道行事的人,以德配天的人,仁义为先的人,先有修身齐家的孝悌内德,然后方有治国平天下的对外功业。先立德,后立业,先学文化养心,后学知识治世。先以出世之心修道修德,后以入世之心治国平天下。所以古人从小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人品,先以“四书五经”等圣贤教育入门,待成人后,根据个人爱好再学习各类技能,小志者安身立命,大志者则报国安民,无不以修身为本。

而今由于文化道德教育缺位,人们从小就在知识海洋中由技能教育、应试教育里试图学习生存之道,而放弃处世为人之道。令今之高分低德之人,低分低德之人,无能无德之人,比比皆是,从而使文化道德渐渐变为人间稀物,犹如凤毛麟角。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世根本。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气质,民族风格,民族精神,是千万余年之沉淀!一个放弃道德底线的民族,一个放弃诚信的民族,一个放弃民族文化的民族,一个放弃自我灵魂的民族,绝对得不到世界其他民族的真心尊重。当然外来文化的在中国的攻城略地,未必是件坏事,有挑战就会有机遇!有碰撞才会有融合!从唐朝历史上看中国文化早已具备融合世界文化的同化基础。

《诗经》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即:不缅怀自已祖先了,放弃祖宗教诲了,修德还有何用?孝者,人之高行,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孝道便行于古今。古之明王圣君,皆以孝治天下,故称之人民公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一家之短而望天下之长,天下方能大行正道。 “ 孝”非人类专有,动物世界里养老爱幼亦乃天经地义之事。孔子曰“犬马皆有所养,不孝何有别乎?”
“ 孝”乃天经地义之事,三德同体,五行僭序,人伦之常。《大学》曰:“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故孝德一名,天下贯通;孝道一盛,天下尽仿。“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舜之所以王道天下,大孝之治也。
古之圣王必出自大孝之人,后其孝道乃天道在人间之显。故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道德是自然之道与自然之德的结合。道是宇宙万象的本然之道,德是依道而行而有所之收获。所以儒家讲的道德是人伦道德,道家讲的道德则是自然道德。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东方文化都强调智慧与道德。智慧乃人之谋略工务成就事业的能力,道德乃奉献社会服务他人而不求回报的胸怀。司马迁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在这里司马迁将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位,很明显才智仅仅是实现道德的助手。东方教育自古就是道德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世间教育,道德为先。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延续的文明,也必有其延续之原因!只要中国的教育不回归到道德教育与技能教育“并肩同进”上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全面崛起,就是一场空梦。大观西方世界仅仅依靠硬实力而称霸的帝国类亡中已经为我们昭示些微教训。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于2022年元旦正式拉开序幕!!!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为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