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丁会仁
网上看到这么一段文字,觉得非常有道理。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经风光过,你还在上山过程中。山上的人,也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不知什么时候,说不定山下的人也会爬上山来。无论山上山下的人,一定要先做好自己,甭管东西南北中,做好你自己就是做好一切。
有一些日子,我特别想研究一下上山下乡是什么情况。也有一些人特别怀念以前的人民公社的时代,我看了一些资料,我还是觉得人应该还是朝前走,不要朝后看。前面的风景才会有更美的风景,最美的路就是脚下的路,只有你走岀来,这条路才是你走过的路。
我在图书馆偶然间看到了一些旧版的照片,是上山下乡的照片。下乡,大家都很明白,就是去乡下。上山,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叫上山。
直到有一天,我和郑老师爬香山,我看到许多人爬了上去,我也看到许多人从山上走下来。我突然明白上山是什么?下山又是什么?
中国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上山是指上矿山,而不是爬山,下乡是指去农村,而不是去乡下旅游。
我问父亲,我们那里有上山下乡知青吗?他说狮山乡有知青农场,新妙湖也有一个知青农场。
上山下乡最早来自于1968年,那年12月8日,《甘肃日报》刊登了一篇会宁县城市居民奔赴农村安家落户。后来《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吃闲饭》发往全国各地,从此“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拉开帷幕……
许多人的命运从此改变,“上山下乡”这把“铁扫帚”把知识青年扫到了乡下,后来又想方设法回到了城市。
现在有许多知青文学记录了那时候的生活,也有许多文学拍成了电视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候许多人从优沃的生活到了艰辛的生活,人生的路,有艰难更有险阻,有风云更有骤雨。
我看了很多知青文学,许多人的青春留在了农村,他们这一代知青人,有着壮美的青春,也有着多重的生活,更有特殊的命运,终有难忘的结局。
许多人是没有办法改变人生命运的,那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许多时候,人生就是爬一座山,上山下乡是那一代人的山,翻过了一座又有一座山,不知道下一座山会不会更高。
有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也有人说,“乡村振兴乡村美”。
勿忘“上山下乡”,努力“乡村振兴”!中国的乡村就是明天中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