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中药名入诗三首
一、御敌
心存远志常山赴,马勃弯弓木贼防。
赤箭追风穿破石,将军雄起大飞扬。
注:诗嵌远志、常山、马勃、木贼、赤箭、追风、穿破石、将军、大飞扬等九味中药名。
二、思乡
岂敢忘忧尝苦酒,俏颜贝齿忆丁香。
重楼神曲当归急,夜合茯神梦锁阳。
注:诗嵌忘忧、苦酒、贝齿、丁香、重楼、神曲、当归、夜合、茯神、锁阳十味中药名。
三、团圆
防风携雨山茶润,石燕穿庭喜树迎。
玉竹临窗伴苏子,龙涎月桂沁幽情。
注:诗嵌防风、山茶、石燕、喜树、玉竹、苏子、龙涎、月桂八位中药名。

远志,中药名,为远志科植物新疆远志的带根全草,别名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等,是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远志的药性微温,药味辛、苦,归心经、肾经、脾经和肺经。具有消肿、祛痰、镇静催眠、调节情绪的功效。

常山,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具有涌吐痰涎,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

马勃,中药名。为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大马勃或紫色马勃的干燥子实体。夏、秋二季子实体成熟时及时采收,除去泥沙,干燥。其性味辛平,有清肺利咽,止血之功效。用于风热郁肺咽痛,音哑,咳嗽。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木贼,中药名。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药性甘苦、平,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临床多用于:
1、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翳障。本品功能疏散风热,明目退翳,较少用于一般风热感冒,而主要用于风热上攻于目,目赤肿痛,多泪,目生翳障,常与蝉蜕,菊花等同用。
2、出血症,本品兼有止血作用,但药力较弱,较少单独使用,宜与其它止血药物配合治疗出血症,治疗肠风下血可与槐角等配伍。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有较明显的扩张血管降压作用,并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心率减慢,此外,还有抑制中枢神经,抗炎收敛及利尿等作用。

赤箭,中药名,又名天麻、定风草。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现代研究表明,天麻可以降低冠状血管和脑血管的阻力,能够降低血压。

追风草,中药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皆可入药,性微温、味微辛、甘苦。其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病毒及润肺止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急性鼻炎或风寒等症。1、清热解毒:性质寒凉,其主要功效便是清热解毒,可预防各种热病,并能清理体内热毒。有效防止因热毒过重导致的上火,改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及目赤耳痛等症。2、抗病毒:追风草含有多种天然抗病毒和抗菌成分,能有效消灭体内敏感菌和病原菌,防止病毒在体内滋生,使病毒尽快失去活性,消除体内炎症。3、润肺止咳:追风草可入肺经,有助提高肺部功能,缓解肺热肺燥,消除肺部气管中的炎症。常用于治疗各种肺热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有效保护呼吸系统健康。

穿破石,中药名,别名葨芝、金蝉退壳、黄龙退壳、牵牛入石等,为桑科植物构棘或柘树的干燥根。外皮黄色或橙红色,具纵皱纹及少数须根痕。性凉,味淡、微苦,归心经、肝经。具有祛风利湿、活血通经等功效。
1、祛风利湿:穿破石性凉,味淡、微苦,具有祛风利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黄疸、淋浊等病症。
2、活血通经:穿破石归心经、肝经,临床常用于治疗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等。

将军是常用中药,又名大黄、川军,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心包、肝经,具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传统上多用于实热便秘、积滞绞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闭经、跌打损伤等症:外治水火烫伤。上治消化道出血。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黄还具有收敛、止血、解痉、利胆、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降低血压等作用。

大飞扬,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的枝叶或根。性味苦涩,平。
功用主治清热润肺,敛阴安神,除湿,杀虫。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盗汗遗精,瘰窃,湿疹,疥癣。

忘忧草,中药名,学名萱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称黄花菜、金针菜、柠檬萱草、安神菜、宜男花。据中医文献嵇康《养生论》有“萱草忘忧,乐为食之”的记载,《本草注》说:“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而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黄花菜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其药用价值也很可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也有专门论述,说它有利尿、健胃的功能。
黄花菜性味、甘凉,归肝、脾、肾经,有除烦安神、清热平肝解毒、利湿消肿、消食通乳、止血明目等功效,可以治疗眩晕耳鸣、心悸烦闷、吐血衄血、大便带血、痔疮、尿频、尿急、泌尿道结石、小便不通、水肿、失眠、乳汁不下等,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现代研究发现,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等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抗衰老的功能。对预防老人智力衰退有很好的疗效。还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
鲜黄花菜里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它自身虽然无毒,进入人体内由秋水仙碱转化为二氧秋水仙碱而容易使人中毒。黄花菜在食用前经60℃的温水煮过后再用冷水浸泡2小时,就不会引起中毒。并且每次食用不超过50克为好。干制的黄花菜也可破坏秋水仙碱。
黄花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不过以下人群需要注意啦:患有皮肤瘙痒症者忌食;有肠胃病的患者慎食,同理肠胃不和的人也尽量少吃;痰多、哮喘病人和孕妇最好不要吃。

苦酒是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又名“米醋”。苦酒在仲景书中,《伤寒论》入2方次,《金匮要略》入1方次。
【药性特点】苦酒酸甘,微苦。入肝、脾、胃、大肠经。功能清热利咽,泻湿退黄。主治少阴病,厥阴病,水气病等。

贝齿,中药材名。本品为药材习分紫贝齿与白贝齿两类,入药以紫贝齿为多。 紫贝齿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 以贝壳入药。5~7月间,自海中捞取,除去肉,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清心安神,平肝明目。用于惊悸心烦不眠,小儿斑疹,目赤云翳。

丁香,中药名。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的功效,可以治疗胃寒、呕吐、打嗝。本品辛温芳香,归脾经、胃经、肾经,能够通过暖脾胃而行气,尤其善于降逆止呕,为治疗胃寒呕吐的重要药物。
丁香治疗胃虚寒、呕吐、打嗝,可以配合柿蒂、党参、生姜同用,同时也可以半夏、生姜配合,对于嗜食冷饮导致的胃部受凉引起的疼痛也可以治疗。如果胃痛明显,可以配伍元胡、陈皮。此外,它还有一定的温肾助阳的作用,对于肾阳虚导致的男科阳痿、女性宫寒不孕也有一定的效果。丁香外用还可以治疗皮癣,可以用丁香酒精浸泡液擦涂患处。

重楼,中药名,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江西、福建、陕西,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抗菌消炎的功效,可用于肝火旺盛、咽喉肿痛、惊风抽搐、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瘀血疼痛、肠炎等症。

神曲,中药名,是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过发酵而成的加工品。以面粉或者是麸皮与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鲜青蒿、鲜苍耳、鲜辣寥的自然汁混合拌均匀以后,使干燥做成小块,放入筐内,复以麻叶或者是楮叶保温发酵一周长出黄菌丝的时候取出,切成小块,晒干即成。神曲味道甘、辛,性温,主要是归于脾、胃二经。具有消食健脾、产后回乳、解表散寒等功效。

当归,中药名,是一种补血药,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
当归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主要含藁本
内酯、当归酮、香荆芥酚、正丁烯呋内酯、马鞭草
烯酮,黄樟醚等挥发油,阿魏酸、香草酸、烟酸
、琥珀酸等有机酸成分,并含有当归多糖、氨基酸、维生素A
等成分。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同时酒当归可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夜合,中药名,是双子叶植物药木兰科植物夜合花的花朵。夜合花常绿秃净灌木,高2~3米。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圆形,长7~18厘米,宽3~6.5厘米,全缘,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长楔形,背卷,网脉两面均极明显凸起,革质;叶柄长5~10毫米。花单一,顶生,白色,极香,直径3~4厘米;花梗粗壮,无毛,常下弯,长1.5~2.5厘米;萼片3,淡绿色,倒卵形,无毛,花瓣6,2列,倒卵形,外轮的较大,长2~2.5厘米,基部收缩,易落;雄蕊多数,白色,花丝扁平,花药内向开裂;心皮少数,聚生于花托上,密生小乳突体。聚合果长约3厘米;蓇葖近木质。花期5~6月。
夜合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治肝气郁滞、胸胁胀痛、症瘕。《广东中药》Ⅱ:"治肝郁气痛。" ,《广西药植名录》:"驳骨,安五脏。治跌打,症瘕,妇女白带。"

茯神,中药材名,为多孔菌科植物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多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经。具有宁心、安神、利水的功效。

锁阳是一味补虚药,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干燥肉质茎。锁阳性味甘,温。
锁阳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归肝、肾、大肠经。本品含有黄酮、有机酸、三萜皂苷、花色苷、鞣质、糖和糖苷类、淀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挥发油成分,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

防风为中药名,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等,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味辛、甘,性温,入膀胱、肺、脾经,具有解表祛风、止痛等功效。
1、解表祛风:防风味辛、性温,可解表散寒、祛风,常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等病症,可与荆芥、葛根等配伍。
2、止痛:防风具有胜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痛、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等,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

山茶叶,中药材名,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西南红山茶、窄叶西南红山茶及滇山茶等的叶。原产我国东部,现在全国各地常有栽培。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于海拔1000-2800m的山沟、水旁或疏林中。其味苦,涩,性寒,归心经。具有止血、清热利湿等功效。
1、止血:山茶叶含有的有效成分,具有止血的功效,适宜跌打损伤等人群使用,可直接把山茶叶捣碎,外敷在受伤的部位上,可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
2、清热利湿:山茶叶味苦性寒,擅长清热利湿,入肝、脾、胃经,所以可以用来治疗湿热导致的各种病症。

中药石燕,别名叫燕子石。为古生代蠕形动物石燕科石燕及弓石燕等多种动物的化石。全年可采,洗净泥土。
石燕的功效与作用
【炮制】 洗净泥土,晒干,捣碎或水飞,也有煅后敲碎或水飞用。
1.《品汇精要》:"石燕,研细,水飞过用。"
2.《医学入门》:"石燕,火煅醋淬七次,另研。"
【性味】 咸,凉。
1.《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2.《品汇精要》:"味淡,性凉。"
3.《纲目》:"甘,凉,无毒。"
4.《医林纂要》:"咸辛,寒。"
【归经】 《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功能主治】 除湿热,利小便,退目翳。治淋病,小便不通,带下,尿血,肠风痔漏,眼目障翳。
1.《唐本草》:"以水煮汁饮之,主淋。"
2.《本草拾遗》:"主消渴,取水牛鼻和煮饮之。"
3.《医学入门》:"偏治年久肠风痔漏,煮汁饮之。"
4..《纲目》:"疗眼目障翳。"
5《玉楸药解》:"利水通经,止带,催生。治淋沥热涩,尿血便秘,消渴,带下,痔漏。"
6.《医林纂要》:"功同石蟹,能祛风去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磨汁。外用:水磨点眼。

喜树
科属:珙桐科,喜树属。
学名: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别名: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旱莲木、南京梧桐、水桐子、千张树。
形态:喜树为落叶乔木,高达20m;树干通直,树皮光滑,初白色,后变灰褐色,新枝绿色,具黄灰色皮孔。叶互生,纸质,长卵形,长12~28cm,宽6~12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侧脉明显;叶面亮绿色,背部疏生短柔毛。 头状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腋生,雌花顶生;苞片3,花萼5裂,花瓣5,外部密被短柔毛,淡绿色;雄蕊10,两轮,外轮长;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 聚花果球状,小瘦果长圆柱状;先端有宿存花柱,两边具狭翅。花期8月,果期10~11月。
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有分布;我国特有。
主要成分:喜树含喜树碱、喜树次碱、白桦脂酸、长春甙内酰胺等。
喜树的毒性:全株有毒。中毒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血尿等。
喜树的功效与作用及毒性:1、植于公园作绿荫树,或于街巷、公路中用作行道树。 2、入药,有抗癌、散结、破血化淤等功效,用于治疗多种肿瘤。

玉竹
别名:肥玉竹、制玉竹、萎蕤、葳参、名玉竹、葳蕤、黄芝、地节、铃铛菜、地管子、尾参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体质:阴虚体质
古籍:玉竹古籍记载
除烦 润燥 生津 止渴 滋阴
玉竹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中药材紫苏子又叫苏子,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
【传统经验】
辛,温。入肺、大肠经。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要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水煎服,5~10g。
【现代研究】
含脂肪油(油中主要为亚油酸,亚麻酸)及维生素B、氨基酸类等。
主要药理作用有:降低血脂、抑菌、防腐和抗氧化等。

龙涎香,中药材名。本品为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捕获杀死后,即收集其肠中分泌物(龙涎香),经干燥后即成蜡状的硬块。其肠内分泌物,也能排出体外,飘浮于海面,故有时也可从海面上捞取。刚采集到的龙涎香有腥臭味,但干燥后转为异香,点燃有蓝色火焰,“翠烟浮空,结而不散”,香味浓郁。
功能主治为: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治咳喘气逆,气结症积,心腹疼痛,淋病。①范咸《台湾府志》:止心痛,助精气。②《纲目拾遗》: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又廖永言:利水通淋,散症结,消气结,逐劳虫。周曲大: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干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颊。③《药材学》:治咳喘气逆,神昏气闷,心腹诸痛。

月桂叶,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月桂Laurus nobilis L.的叶。原产于地中海一带。我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气味】甜甜的香料味,有点像肉桂。
【应用历史与相关神话】
埃及人用月桂用得极多,它也倍受罗马人的青睐,罗马人视之为智能、护卫与和平的象征。人们也常将月桂树与医疗之神阿波罗联想在一起。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为『赞美』,所以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的人,都会受赠一顶月桂编成的头环,而『桂冠诗人』的意象,也正是由这个典故衍生出来的。
有个故事相传,若将一片月桂叶置于枕下,你就能梦到好预兆。比较实际一点的用法,是把它加在汤或酱汁里,长久以来人们都这么做的原因,在于月桂能增加唾液分泌以帮助消化。在希腊,人们仍在教堂的楼层上遍洒月桂叶,这大概是要借重它的抗菌特质。月桂树的木材很耐用,所以人们拿它来做手杖。它的英名俗名除了叫Bav以外,有时也被称为Laurel 。
【功 效】
止痛、抗神经痛、抗菌、抗痉挛、开胃、收敛、促进胆汁分泌、利尿、通经、退烧、利肝、杀虫、助产、激励、利胃、促进发汗、补身。
【心灵疗效】有轻微的麻醉效果,使心灵温暖平静。
【身体疗效】
对消化系统有显着的助益,可以帮助你打开胃口、祛退胀气、安抚胃痛,而且养肝补肾,促进尿液流动。
不管是风湿痛、一般性疼痛或是扭伤,月桂均有减轻症状的效果,尤其是与玫瑰、杜松调和使用的时候。在感觉寒冷的情况下,特别适合以月桂为处方。同时,藉由它发汗的作用,月桂也能降低体温。用在传染性疾病上的功效卓着,可能还有助于治疗支气管炎。
能调理生殖系统,调节流量过少的月经,并可在生产时加速产程。也能帮助耳朶感染的病情好转,进而减轻晕眩的感觉,恢复平衡。
【皮肤疗效】
头发及头皮的良好补品,可刺激毛发生长并清除头皮屑。据说也能打散淤血,安抚发炎,以及缩小结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