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 夕
作者: 王乐音
今日除夕阳光很不错,我坐在窗前看书,感到日头一点点斜下去。
四下很安静,这对于一向不喜鞭炮聒噪的我是一个好消息。有人说没有那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感觉,没有过年的氛围了。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确是如此——因为从古至今,正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时刻提醒,过年了,置办年货做扫除,该干啥的抓紧了;也正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告诉人们,哪里有了动静,就是哪里在团圆着过年呢。

但是所谓的感觉和氛围终究是一种习惯,形成了新的习惯之后,对于安静的春节,也就不以为怪了,我认为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要比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更加让人留恋和幸福吧!
有这样一种可能,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逐渐成为了历史,变成了几代人的“回忆”;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来日环境治理大见功效,于是鞭炮声有条件地重返春节。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只要地球还在转动,时光还在流转,春节就依然是日历上最为浓墨重彩的那一笔,依然维续其喜庆团圆之意义。

除夕等的是过年,人们等的是明天,明天正月初一拜年了,大小红包表得是一种心意和喜气儿,明天之后的明天还是年……
听到楼下有孩子的嬉戏之声,偶有稚嫩的童声互道“虎年快乐”,于是想起,这明天,以及那明天之后的明天,正是这些比阳光更加明媚的孩子们呢。
转念一想,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明天,又都是所爱之人的明天吧。
除夕之夜进入倒计时……
(王乐音写于2022年1月31日除夕下午)
作者简介:

王乐音 出生于西安 ,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他从小热爱文学,五岁开始写日记,2014年获北京大学励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铜奖” 。2014年北京大学手拉手励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总决赛交流经验荣获“作文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全国中小学主题征文活动暨北京大学手拉手励志成才全国作文,以一篇《成人》作品获得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2015年5月陕西省“我和高健群一起写故事”的活动中作文《回家》获得二等奖。
2016年5月13日作品《时光祭》发表于陕西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