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根深蒂固根的存在于某些人的心目中。
的确,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大多数读书写文的“书生”似乎除了喊“鼓劲、加油、坚持、挺住”以外,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其实不然,文学创作的战疫力量不可低估,不容忽视,不能抹杀。
书生的文学创作最具凝聚力。我的拙作《非常时期说劝诫》在“西安头条”《天空晴朗》发布后,6天时间阅读达到82788次,点赞130人次,评论66条。文友“糖果果”留言:“萧军老师写的相当好,的确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技巧,恰到好处发挥母语魅力的劝诫,让人很高兴接受,也容易接受,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为萧老师点个大赞”。许多网友评价这篇文章切中时弊,非常实用,非常有用。

书生的文学创作最具号召力。我的评论《门神为什么这样红?》在《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和“都市头条”《四月芳菲》继推送后,不但引发了朋友圈的广泛关注,而且得到了创作者,著名画家李志全先生的肯定。他在朋友圈里向我私信:“萧军老弟,你好!你还为我的新年新作漫画写了一篇微信报道,我刚才从省仓研会群中看到,谢谢你一如既往的关注,谢谢你给以高度的评论和分析,谢谢你!”
书生的文学创作最具亲和力。我的随笔《把钢用在刀刃上》在“西安头条”《天空晴朗》个人号发布后,4天阅读82000多次,点赞150多人,评论70多条,得了许多人的共识。文友“天香”留言:“优秀才子,把钢用在刀刃上诗人老师:欣赏美文佳作,文采斐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国家栋梁之材!欣赏美文佳作,受益匪浅,支持作者,支持平台!”在疫情当前的情况下,说三道四没有益处,争高论低没有好处,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是打胜这场攻坚战的正确选择。
书生的文学创作最具战斗力。我的随笔《白衣天使最可爱》发布5天时间,阅读81000多次,点赞122人次,评论66条,转发30多人。大家都认为本文写出了大多数人的共同心声: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中显身手;白衣天使。全力守候,非常时期写风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用忠诚担当和奉献塑造着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形象,也因此赢得了无数人的共同赞许——白衣天使最可爱!
一花独放不是春,文学的战疫力量体现在更多的文友身上。文友“梦之谷”的文章在“西安头条”《天空晴朗》发布后,文友“兔卧荒山”评价:“你的这首诗西安头条转发,说明写的好,也说明西安抗疫也需要这样有力量的文学作品。”作者回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的大西安突然被新冠所困,眼巴巴心在滴血帮不上忙,脚缚手困,只能用个人微弱的声音来给咱们的大长安一点支持和力量!西安加油,长安顺安!!”作者回读者“雪松”留言:“一首吼歌向前,吼出了三秦儿女誓战疫魔的心愿,吼的震撼,吼的气吞河山,诗中有助威呐喊,有对故乡灾情的痛心之意,对故土的眷顾之情,对回归正常生活的期盼之愿,更有对生栖之地的倾心之爱。作者不仅仅是笔尖有意,更是心中有情,诗歌才会出彩,点赞,点赞。”
分工不同,目的一样;战疫有我,文学力量;责无旁贷,书生担当。看:防控、监测、治疗、消杀,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听:写诗、填词、作文、吟赋,添砖加瓦,废寝忘食。我大秦,万民齐心战疫情;有谁信:百无一用是书生?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爱好文艺,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愿认识更多朋友。
(注:本文为作家萧军老师2022年1月9日所作,因其他原因今日迟发,在此,特向萧军老师和广大读者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