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罗田
李端
我在罗田度过了我的人生的一段重要的时光(25-27岁),毕业后的两年,也是工作最开始的两年,直到有了更好的机会,才离开罗田来到新的城市工作,现在想起来,非常的怀念那里,我最后一次从罗田走,距离现在也有好长时间了......

县城一一凤山城
城关镇,位于一河两岸之间。河叫义水河,凤山城傍着义水河,城区就分为了北岸的老城和桥南的新区,而义水河也傍着凤山城,从上游蜿蜒而下,入巴河,终入长江。同时紧沿着河岸有两条重要的马路,分别为义水北路、义水南路。这两条路可以说也是罗田的两条“龙脉”,见证着罗田县城一路以来的发展历程。在县城,有着很多具有人文气息的地名。白龙井、文庙街、东门、道贯冲、北城岗、沁水岩、党家山,在我看来,这些都说明了历史上的罗田是一个有着故事的地方。在四方宾馆的路口,附近有一个大型医院。在一个靠山的地方,从义水外滩往西边后面的一个小山方向走一点点。有着古色古香的门楼,青砖绿瓦,像一座宫殿式建筑。当时入职体检就在那:万密斋医院。我记得当时是19年八月底的一天进行体检,而头天晚上我来罗田的时候,19年黄石事业单位笔试出来了,我笔试第一。虽然我有很大的优势也可以放弃罗田的机会,可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所以第二天去的特别早,坐在万密斋雕像附近花坛的边沿上,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还是进行体检。现在想想要是当时黄石的考试早一点、要是当时我的决心坚定一些、要是当时我的身心、经济压力轻一点,也许我的人生就不会有罗田的这两年!

学校
我工作的地方是罗田县实验中学,原来也叫作罗田二中。记忆中的刚来的是时候,学校就像个大工地、食堂也拆除了、学校还没有完全封闭、也没有标准化的操场。学校的报告厅也出了点事.....19年9月份刚来时,作为外地人面对着衣食住行、思乡的心情和陌生的环境,确实有着很多很多的困难和无助。那时的心情,现在想想都还能回味出当时的心酸。好在学校的领导还有同事们,古道热肠地关照、帮助我,使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能够迅速的适应下来。来到鄂州之后又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可我却完全没有当时在罗田的感觉了、也没遇到像在罗田时如亲人般的“同事”了。这也许是环境变了,也许是我已经成为了“新老油条”了(磊哥说的)。也许是......
那时候,学校大门还是朝河边的那个。那时候,靠东边的居民楼和学校没有任何的阻隔,还听其他老师说,那时候学校里面还曾经有两座天桥(我来的时候,已经不在了)。那时候,学校的后门北边有一片菜地,我来的时候,还是处于闲置状态,杂草丛生;我走的时候,已经开始建楼房了,不知现在建好了没有。(至今我还是认为那一片土地理应划归教育用地,太可惜了......)学校后门还有一段土路,从土路往西走,有一个上坡,过了上坡就可以到实验小学。这段土路与学校环境极不协调,也不适当,很多年中都为众多学生、家长所诟病。不知道有关职能部门现在给这条路修好了吗。学校附近的路不修好,这不好啊。 罗田话叫做“不中”。
向阳校长来了之后,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实现了真正的封闭,食堂也以最快的速度竣工和投入使用(这一点校长是抵住了很大的压力的),新的报告厅也做好了,“因为开会而开会”的会议减少了、实质性的教研增多了,校内增添了路灯、景观灯、花坛等等。元旦弄了迎新春演出、中考前百日誓师(那天是个星期五,我留下来也为自己誓了个师)。那年元旦出游我们去的是党家山,最后到了一个凉亭,在那里可以看到罗田的全貌,好像是到了黑石垴吧。两年间前后三次和学校的同事爬塔山,但都没有登上山顶。(包括和田平那次晚上爬塔山,我至今还记得,自己还指着城区璀璨的夜景说:罗田虽然不大,但水不浅;不要小瞧了它,它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说实话,晚上从塔山看罗田,确实很美!唯一登上塔山,看到了宝塔,是和思源学校的倪哥一起,可那次他是开车上去的。也是我唯一一次登上了塔山山顶。
听说李蟒岩风景不错,还有天堂寨、薄刀峰、大河岸的什么铁索桥、三里畈的沙滩等等。可惜我都没有去啊。反正罗田是个有山有水的所在,“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此言即是!

工作
两年的工作还是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学校,至今我还为自己曾经是在实验中学的工作而荣幸。
这几年的罗田实验中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见证了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这给教学工作极大的便利。(尤其是那个投影展台)
后来来到鄂州工作,也好长时间了。可是至今也没有得空回去看看,有时偶然在网上与同事和曾经的几个学生联系。心里都会回忆原来的人、原来的事、原来的那个罗田。慢慢的时间越久,工作时间越长,可能记忆会更模糊、更淡忘。所以我想写下一篇文章,这样对于罗田记忆就会愈加清晰。还是那句话:时至今日,心中依然十分的怀念曾经的罗田,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