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静水深流

银行人一年一度的年终决算,作为31年金融从业的我,从未缺席过。
现在的年终决算,感觉越来越so easy了。科技的发展和运用,解脱了银行员工的劳动,提升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所有工作做好,有机器后台跑数据,大家欢畅聚会,然后回去睡一觉,第二天就快快乐乐投入到新年的工作中了。
而我留在记忆中最深刻印象的依然是二三十年前的年终决算。
那是九十年代初期,作为银行人,迎接年终决算如临大敌(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提前很久大家就做着各种各样的预备工作。尤其节假日从来不关门歇业的各个网点,在年终决算来临前三天就关门停业了。大家在营业室内不分昼夜地“备战”。
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脑,全部都是人工作业。客户的存单也是手工写的:用圆珠笔写,一式三联,客户一联、入账一联,留存根一联。三联之间用“复写纸”分层隔开,这样在最上面的入账联写一遍,下面两联就会同时复印出一摸一样的字了:比如存款金额及存款人姓名、存款日、到期日、存款期限等。写的时候一定要力透纸背,否则下面的两联不清楚就麻烦了。
就是这个“存根联”,我们通俗地称之为“底卡(qia)”。我曾经呆过的两个网点都是存款客户极多的。干储蓄员的时候,我一个人曾经管着三大抽屉的“底卡”,年终决算对大部分人来说最大的工作就是“手抄底卡”了。
那个时代的银行人入行就受“三铁”教育:“铁款”“铁帐”“铁算盘”。作为银行人,如果做不到“三铁”是要被耻笑的,尤其如果做不到“铁款”“铁帐”就违规了,会被处罚。三铁的意思大体就是:银行的款项一分一厘都不能点错,银行的账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算错,银行的算盘一星一点都不能打错。
因此脑海牢记“三铁”原则,搬出三抽屉底卡,一页一页地工工整整地“誊写”在记账本上。

银行人刚入行还有一门功课:在类似专用记账本的练习纸上写数字,从1写到0,这十个数字要练习几万遍或者上亿遍吧。老一代的记账员恐怕也写过几百亿遍也不为过。
那个年代的人没有抖音可刷,没有快手可看,没有淘宝可逛,年轻人没事就噼里啪啦打算盘,逮着张纸就认认真真练数字,或者走着坐着就用“练功纸”练习“点钞”。
一年一度的年终决算也是无形之中的“攀比”时刻:看谁抄底卡速度最快、最准、最好看。底卡是按科目分的,抄的时候也是根据不同科目抄到对应科目的账本上。如果五百页的底卡抄完了、用算盘一合计、和上年旧帐本余额一核对,分文不差,那么祝贺你,顺利过关;如果你的数字又写的很漂亮,整体账面又非常清新干净,那么大家就要为你竖大拇指了;如果十几本、甚至五十几本底卡都抄完,再把各分户帐和总分账户一一核对正确,那么全行的人都要为你鼓掌。尤其如果是一遍过关,那就是真的非常用心了。
实际上想一遍过关是很难得。且不说每张存单上的存款金额有大有小,甚至角分都有,还有各种要素,底卡号码等等,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十个数字组合起来那就是一组组密码,且每一组都不同。尤其是从早晨抄到晚上,甚至抄到凌晨两点,第一天或许还好,第二天、第三天一直重复同一个工作,加上熬夜、中午不休息,脑袋却要保持高度集中,绝对不能昏昏沉沉地,很难。大部分人都会在困倦中写错了行、或者算盘一打对不起数来,就要返回去一张张寻找错误,然后重新抄、重新来。那时候的银行人非常敬业,大家都把一年一度更换新的账本看的很神圣,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瑕疵,且要把字写的力求美观。
虽然连轴熬夜,但是大家心情激动,即使困了累了,也没有人偷懒。
年纪大一点的不用抄底卡,他们就去市场上买了鸡鱼肉来,在烧的通红的煤炭炉子上做饭。
那个年代没有集体供暖,也没有空调。营业室里按了挺大的炉子,然后连了土暖气。炉子就在营业室隔壁的库房里,有的直接就在营业室里。炉子的功能除了供暖,还用来做饭。那时候也没有厨师,大家谁有时间谁来做。
平时一般也就吃五花肉炖大白菜比较多。但是年终决算的时候就是大鸡大鱼大肉了,那些年纪大的“外勤”人员买回很多好吃的,把炉火烧的旺旺的,然后支上大大的铁锅,只听得吱吱啦啦地爆锅声、铁铲子叮叮当当地翻炒声、满屋烟气缭绕夹杂着扑鼻而来的香气和zeiza的叫好声……
那种感觉,真的就是过年啦。
等所有的工作做完,31日的夜晚,大家有的在马扎上,有的拉把办公椅子、有的坐在看库值班的床沿上……围坐在可以折叠的圆桌旁,摆了满满一大桌香喷喷的菜,这些都是大哥哥大姐姐或者阿姨辈的同事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做的。大家欢聚一堂,能喝酒的大口喝酒,能吃菜的大口吃菜,黑白电视在一边热闹地演着各种节目,多日的疲惫瞬间不见踪影,大家都有一种完成了一场漂亮战役的释放感。
这一顿“年夜饭”要吃好几个小时,有时候直到凌晨二三点。当然最清醒的还是内勤主任和主管会计两个人,她们不喝酒只吃菜,要一直等着上级部门电话,时刻准备着“调账”,或者有不合适的、错误的、遗漏的、或者各种各样问题导致对不起来的状况发生。想一想那时候全部靠手工真的很不容易。
每个网点提前三天就把账务收住、各种业务停办,然后到镇、到县、到市、到省一级一级的账务核对,最后31日之前全部账务要一分不错,不得不说:好伟大的银行人!
而我,曾经是那个时代那个链条上的一员,曾经就像是无数密码里的一位数,没有出过一点错。我的青春为之奉献过,且31年的金融岁月,依然深深印在脑海中,我骄傲!
同时也深深感谢所有曾经一起为金融事业而奋斗过的同事们及今后依然奋战在金融一线的同仁。祝福我们金融人:决算年终夜,起航新征程。
过往的金融岁月,有你有他有我,我们无悔走过;未来的金融岁月,有我有你有他,我们坚定前行。
我们永远都是最值得骄傲的金融人。
2022年1月1日凌晨2:40分完稿于岱下蜗居2。

作者简介:静水深流,诗人、作家、经济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树痕文学社副社长,山东金融文学理事,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协会员,肥城作协第一届副主席。微信公众平台【青未了之木子李小四】原创作者,美篇号【青未了·静水深流666】认证文学领域优质作者,都市头条·华夏文坛主编,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泰岳金融文学主编。目前有千余篇作品散见于各种纸媒及网媒。部分作品收录于《山东散文选》《银海帆歌》《广䋷原野的十八颗树》等书籍。原创作词获得词曲中国2021年度优秀词曲大奖赛作词组铜奖。祖籍山东平阴,现居于巍巍泰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