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中有热发之为光的人
作者:张改过
心有温度的人,可以暖己暖人暖世界。
这样的人,把内心的温度传播出去,便发散出一束束带热的光,这些光里有他对事业的热衷,对生活的热情,对朋友的热诚,对家人的热爱,对未来的热望。
灵台县什字广袤平坦的高原,那一方厚重仁慈的土地,是他生命的温床和成长的乐园。艰难的岁月里,童稚的他在故土上剜过野菜,拾过羊粪豆,割过蒿子,放过牛羊,唱过童谣。故乡的云悠悠荡荡,他在蓝天白云下痴迷过远方,故乡的风深情温婉,他在自家简陋破旧的房子里憧憬过未来。正因为经历过艰难困苦,所以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个人就是崇信县融媒体中心工会主席、资深记者、崇信县电视台播音员之一于金玉。
上学读书,读书考学,是那个时代农村娃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也是他的不二选择。
学校毕业以后,他只身来到崇信,从踏上崇信这片土地的那一天起,于金玉便把他乡当故乡。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了他青春的热情,留下了奔跑的身影,发扬了奉献的精神;他在这片土地上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三十多年,至今依然热情不减地忙碌在工作岗位上。

于金玉是崇信县电视台第一个男播音员,了解他的人,回忆起青年时期的于金玉,说他那时年轻、帅气、潇洒,而且声音浑厚、有磁性。他的声音每天都在崇信县的广播电视里传出来,及时宣传党的政策,报道国内外新闻,解说崇信大事。
随着社会发展和传播媒体改变,崇信广播电台升格为崇信县广播电视台,至今单位更名为崇信县融媒体中心,他成为一名无愧于人民的记者。记者的工作不仅是报道会议,采访人物,更要走进基层,贴近生产生活边缘,深入各行各业。从2003年当记者开始,他几十年如一日,跑遍了崇信县的各个乡镇;走遍了各个县直机关单位、崇信县大多数学校、工矿企业、产业基地、旅游景点等。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雪雷雨天气,他都肩扛摄像机,满腔热情地第一时间奔赴新闻现场。聚焦新闻事件,捕捉新闻动态,摄取新闻素材。为了发挥新闻的时效性,他晚上还要撰写新闻稿件,一直熬到深夜才休息。
崇信县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他和领导、同事一起戮力合作,共同推进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于金玉和他并肩战斗几十年的同事是崇信县社会发展、城乡面貌变化的记录者和见证人。
大多数人都有职业倦怠,但在于金玉身上表现不出来。至今他已近退休之年,但他依然充满热情地坚守在新闻工作第一线,扛着摄像机风尘仆仆地下基层,跑机关,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工作时他走路大步流星,他脸上总带着笑容,他说话声音洪亮,他精力充沛,于金玉是一个热衷于自身工作的人。
多年的交往,我觉得于金玉还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每次和他出游,看到山川之美,奇异景色,他总是喜自心中涌,笑从脸上生,他会不住地赞叹:“啊,你看这好么,咋这么美的景,呀!”言简而情浓,语朴而意深,发自肺腑,流于言表。他一边赞叹,一边连连拍照留念。
他的穿着总是那么得体而整洁,收拾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从不显得邋遢和不堪。细节上的讲究映射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他会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不幸与挫折,而且还会充满关切地劝说身边的人勇敢面对困难。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说话时会渲染出热闹的氛围。尤其在酒酣之时,更是豪情满怀、意气风发、率性洒脱。在亲友聚会娱乐时,他有时热情洋溢地朗诵诗词,伴之以挥手舞臂,俯仰身姿,来回踱步;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古典诗词,常是他喜欢吟诵的名作。
他有时引吭高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表情会随着歌曲旋律变化和歌词悲喜交替,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笑逐颜开,时而低迂回沉,时而舒眉凝目,时而如回忆往事,时而似深情倾诉。《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壶老酒》《送战友》《绿色军营》《母亲》《军中绿花》《牡丹之歌》《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都是他的拿手之作。
他还是一个对朋友充满热诚的人。 曾记得在一个夏日的黄昏,我们俩漫步在汭河畔,坐在文化三馆前的台阶上,倾心交谈,直到夜深人静,明月当头。说起各自的人生经历,我们所受的苦,所走过的路是那样的相似。我们俩在未成家立业前父亲都离世了,生活把我们逼到了狭窄的胡同,那时面对未来我们迷惘,目睹现实我们无奈,但向前艰难地迈步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生活刁难我们,我们却拥抱生活,早年我们稚嫩的肩上扛起了家庭重担。仅凭自己微薄之力,找到了工作,盖房种田,娶妻生子,改变家庭状况。几十年来我们把生活的船终于驶向了幸福的彼岸。我们的交流是坦诚的,彼此鼓励是热切的,友情是真挚的,交往是相互信赖的。
不仅对于我,对于其他的朋友他也是热心的,急人之所急,帮人之所需。不管那个朋友有事,他都会尽心尽力,善始善终。这样也为他增加了人脉,赢得了人气,开阔了人生境界。
他为人之道中最让我欣赏的是,他不说别人坏话,不搬弄是非,不揭疮疤。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他对朋友常是褒誉之词,抬高他人地位,树立朋友良好的形象。对朋友的失误、缺点,他会私下诚恳委婉地说与对方。面对他人的戏谑调侃,他常以笑相对。甚至有人对他说了过激之言,他也既往不咎。
他也热爱自己的家人。他是一个好丈夫,在家里勤快,体贴妻子,夫妻俩互相包容,互相扶持,他们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十年。他也是一位好父亲,教子有方,大事沉稳,不拘小节。对儿子倍加关心,但也放手让儿子学会独立处事,自我成长。如今儿子大学毕业,事业有成。他也是一个孝子,家中老母亲和弟弟一起生活,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他都会回老家看望母亲。为了让年迈的母亲有个舒适的家,前几年他协助弟弟把老家房子、院落修缮一新。他还是一个好女婿,他时常照顾年迈的岳父岳母,两位老人在他和妻子的照料下,身体健康,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
热爱家人,用心生活,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几十年来,于国他尽了忠,于家他尽了责,于老人他尽了孝。
人生路漫漫,余生尚可期。在临近退休的这几年里,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有职责份内的工作可干,而且乐此不疲。像他这样内心有光的人,未来定会充满绚丽的色彩。从今往后,于金玉还有很多挚友相交,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愿望待以实现。
我相信他对未来的热切期望会开花结果,梦圆今生。

作者简介:张改过,甘肃省平凉市崇信第二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平凉周刊》《平凉日报》《晚晴》《崇信文艺》《文粹读书》等报刊发表作品一百多篇。散文作品被《中国当代散文名作选》等书刊收集并获奖。2017年出版散文集《指尖的阳光》,并获得崇信县龙泉文艺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