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北京传来来喜报,张宝春创作的诗词《沁园春·中国红》获得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
喜报说:本次邀请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加拿大、马来西亚、葡萄牙、芬兰、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13637位作家的作品,显示出大赛的全国性及国际性。
本次邀请赛设一、二、三等及优秀作品奖。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为邀请赛题词。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原文艺部主任石英;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石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原副主任卢永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曾凡华;《中国文化报》副刊部主编、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世界诗人大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秘书长北塔;国家财政部《财政文学》主编、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宁新路;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中诗网总编辑周占林;中国散文网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邵建国等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认真评选了进入终评的作品。
邀请赛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宾馆隆重举行。

时隔二年,《沁园春·中国红》 又获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作品全集》特等奖。

《沁园春·中国红》是张宝春作词、作曲的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第一乐章的歌词,交响大合唱《中国颂》共九个乐章,由:
序曲《华夏·中国魂》(交响乐与朗诵)
第一乐章《沁园春·中国红》(混声四部合唱)
第二乐章《中华情·中国美》(女声二重唱及合唱)
第三乐章《史诗·中国梦》(混声二部合唱)
第四乐章《从北京出发》(男女声领唱及合唱)
第五乐章《东风第一枝·中国美》(花腔女高音独唱)
第六乐章《水调歌头·苏轼还》(花旦花脸斗美声)
第七乐章《中华圆舞曲》(男女声二重唱)
第八乐章《新时代进行曲》(混声二部合唱)
第九乐章《黄钟大吕·中国颂》(混声四部合唱)等组成。
交响大合唱《中国颂》作品介绍中这样写道:
翻开中国的音乐史不难发现,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部歌颂祖国题材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我们知道,《黄河大合唱》是描写抗日战争的,《长征组歌》是描写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其它歌颂祖国的经典作品虽然很多,但,都是单一的一首歌曲,所以说,这是一片音乐创作空白。
中国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到今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到今天,应该有一部涵盖中国的历史、今天、未来,充满时代感和艺术性,赞美、颂扬伟大祖国的多乐章大型合唱声乐作品,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的诞生,应该说是填补了这片音乐创作的空白。
祖国,那厚重、饱经沧桑的历史,那广袤无垠的土地和辽阔无边的海疆;那勤劳、朴实而又善良的人民;那如诗如画的壮美山河;那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那改革开放、飞跃发展、繁荣富强、傲立世界的雄姿,祖国,真的是太伟大了!所以,一切的一切,告诉作者,要用大题材、大体裁、大跨度、大内涵、大构架、大气势、大篇章、大工程、大制作来歌颂她——中国。
作者于2009年3月(为国庆六十周年而创作)动笔至今,先后历经十一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几易其稿,几经艰辛,最终告成。
交响大合唱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而交响大合唱《中国颂》这颗明珠的歌词又连续获得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的一等奖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作品全集》特等奖,可谓是珠联璧合,为交响大合唱《中国颂》增添了奇异的光彩、是锦上添花。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交响大合唱《中国颂》这部鸿篇巨作引起了“国际中国公益事业大典”的注意。

张宝春和他的作品交响大合唱《中国颂》被2020国际中国公益事业大典“我和我的祖国”授予“2019年度最佳艺术家公益践行奖”。

2020年国际中国公益事业大典“我和我的祖国”颁奖礼于2020年1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影视园星光大道演播厅隆重开幕。

国际中国公益大典颁奖礼报到处

全国各地授奖者在签名墙上签名留念





央视主持人杨晨曦、袁大宁

颁奖礼



与颁奖领导合影


发表获奖感言

交流创作体会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