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2155期

森严的“故事”之三十一
——我眼中的一代名臣左宗棠

今天,当我们昂首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时,我们不能不深切缅怀哪些曾经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为捍卫民族利益做出千古奇功的民族英雄们。
一直以来,我都对左宗棠崇拜不已。一个非科班出身的草根文人,能在清王朝即将没落、国力极度衰弱之际,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一步步问鼎清廷权力中心,成为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同朝共事的“四大名臣”,并一度影响晚清政局的走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一道来领略左宗棠人生的华彩。
左宗棠,1812年10月生于湖南湘阴,汉族,字季高,号湘上农人,自喻“今亮”(意为当今的诸葛亮),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由于能力超群,战功显赫,人颂“左公”。他一生建立了许多功勋,也创造了很多传奇。
今天我就为大家说说晚清重臣左宗棠的传奇人生。
提到中国近代史,就无法绕开晚清重臣左宗棠。现在很多的人都认为左宗棠的贡献主要是在收复新疆上。其实,收复新疆只是左宗棠一生所做“大事”中的一件,大器晚成的他还做了很多很多足以名垂青史的“大事”。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以读书和耕种为主的清贫之家,从小受正宗的儒家教育,走的也是科举之路。1832年,左宗棠考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然而命运不济,三次会试均落榜,从此他告别科考,隐居乡林,潜心研究地理、军事、历史、农事、人文等,著书立说,成绩斐然,一时在当地颇具影响,这也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建立不朽功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他结识高官贵人奠定了必备条件。
1830年,长沙著名学者贺长龄见到左宗棠后,“以国士见待”五字颂之。当时的左宗棠还名不见经传,可见左宗棠的过人之处。1831年,左宗棠在长沙读书期间,又深得老师贺熙龄的认可,还和他做了儿女亲家。1833年,左宗棠在北京应试期间结识胡林翼,深受胡的赞赏。1836年,左宗棠又结识了两江总督陶澍,作为封疆大吏的陶澍见到左宗棠后,被“左公”的学识深深打动,主动提议让他的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订婚。一介布衣能得到封疆大吏的认可,足见其确实不同凡响。1850年,左宗棠又遇见林则徐,林则徐和左宗棠交谈后,称左宗棠为“绝世奇才”。
说真的,当时重要的人物几乎都对左宗棠认可,这也注定了左宗棠的后半生绝不会在平凡中度过。当然,“收复新疆”对“左公”来说,可谓千古奇功,让他名扬天下。但除了收复新疆外,实际上在此前后左宗棠还做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便是镇压“太平天国“。可以说晚清很多名臣都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起家的,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概莫能外。不过左宗棠在平息太平天国之乱时却和他们不一样,一则他的身份是幕僚,不同于大权在握的朝廷命官、封疆大吏,靠的是自己超出常人的才学和能力;二则制定的作战方略“接地气”,直击太平军的要害,为各个战场打赢太平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在辅佐湖南巡抚张亮保卫长沙之战中,积极布防,使太平军在长沙三个月的进攻严重受挫,最后只得弃长沙离去。后来左宗棠又应湖南巡抚骆秉章的邀请再次成为幕僚。当时太平军横扫大半个湖南。左宗棠“到任”后,其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募兵、训练到指挥作战,运筹帷幄,稳扎稳打,步步为赢,逐渐收复被太平军占领的地方。左宗棠在骆秉章六年的幕僚生涯,可以说战胜不可一世的太平军让他的才能和战绩享誉清廷朝野上下。当时人颂“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
第二件“大事”便是平定“陕甘回乱”。“陕甘回乱”又称“同治回乱”,它对清政府的影响在当时不亚于太平天国之乱,不同的是它的祸乱范围主要在西北地区,加之当时还有“捻军之乱”,一度使西北地区遭受空前的人间灾难。左宗棠剿灭太平军残部李世贤部于福建后,奉朝廷之命赴任陕甘总督,从1866年至1873年的六年多时间,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剿灭长达十年之久的“陕甘回乱”。左宗棠因为这件“大事”被朝廷补授“协办大学士”,赏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左宗棠做的第三件“大事”是兴办洋务。他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为闭关锁国的大清国进入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时,左宗棠便派人成立了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局主要是从事海军人才的培养,而且自己也能生产近代军舰。清朝后来建立的福建水师,里面很多海军人才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大多数军舰也都是在这里建造的。
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两江总督期间,不但把地方治理地井井有条,还大力兴办“洋务”,筹资建设工业企业。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左公”在兰州兴办洋务的情况说道说道。
“兰州制造局”是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时于1872年创办的,它是甘肃近代工业史上第一家军工和机器制造企业,一度为收复新疆和后来的国内抗战做出过巨大贡献。建国后“兰州制造局“受到国家重视,最终升级改造成了兰州有名的国营军工与石化装备配套生产企业----兰州通用机器厂(简称“兰通厂”),企业集冶炼、铸造、锻压、车、刨、铣、钻、镗等一系列生产工艺于一体,为上个世纪中叶国家的建设,生产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培养了无数的技术人才,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遗憾的是,曾与“江南造船厂”齐名的“兰通厂”,改革开放以来,受地方经济政策的制约,加之继任者的无能,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最终破产贱卖,消失在了改开和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现仅存并镶嵌在原“兰通厂”办公楼墙体内的由原国民政府甘肃省主席刘郁芬题写的“机器制造局”石匾在“诉说”着企业曾经的历史与辉煌。
兰州是中国近代毛纺织业的发端,1877年“左公”为供应军需在兰创办了“甘肃织呢局”亦称“兰州织呢局”,1880年9月正式投入生产。在当时有纺绽1080枚,织机20台,生产军需用料。虽然该“局”因“左公”的离任只存在了短短四年时间,但它为后来的兰州毛纺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放后,兰州的毛纺织业得到空前发展,政府先后兴建五家国有毛纺企业,排序简称“一毛”至“五毛”。据说,“兰州一毛厂”的前身就是“左公”当年创办的“甘肃织呢局”。只可惜,曾经响誉中华大地的高品质兰州精纺毛料和毛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淡出市场,消失在了茫茫烟海中,成了今天人们久久怀念的记忆,实在令人惋惜、令人痛惜!
左宗棠做的第四件“大事”就是建议清廷在新疆、台湾设省,得到朝中采纳。很多人觉得在新疆、台湾设省只不过是改变地方行政管辖制度而已,不是什么大事,事实上在当时设省的意义非同寻常,可以说两地设省改变了整个新疆和台湾。
先看一下新疆。左宗棠在收复新疆之后就建议朝廷在新疆设省。因为之前一直实行的是“伯克制”和“军府制”。所谓“伯克制”就是地方贵族管理地方,他们只要臣服于中央就行。“军府制”就是将军管辖区,说白了和现在的军区差不多。这两种制度都做不到中央集权,不利于对地方的管理。左宗棠就新疆、台湾设省先后四次上书朝廷,最终赢得清廷同意。1884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新疆省,对日后能彻底掌控整个新疆,以至于抵御沙俄在新疆的扩张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看一下台湾。台湾本来是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府的级别和现在的市差不多,比省低一级。因为这一点,台湾不受重视。近代之后,日本、法国等都曾攻占过台湾,他们都以台湾为跳板进攻东南沿海。左宗棠深知台湾的重要性,所以在中法战争之后建议朝廷设立台湾巡抚。1885年,朝廷采纳其主张,正式设立台湾省,之后加强台湾的防务,对抵御外敌入侵亦有重要意义。
说到最后,我们还是有必要对“左公”一生中所做最大也最关键的一件事“收复新疆”回顾总结一番。
清同治年间,沙俄入侵西北边塞新疆,而日本又入侵东南的台湾。当时,朝中出现两派主张,一派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张海防;另一派则是以湖南巡抚王文韶为主的主张塞防,而左宗棠却坚持海防与塞防并重。他认为,如果不平定、不收复新疆的话,清军就会被牵制,这样亦无益于海防。最后左宗棠力排众议,说服清廷,被委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他自筹粮饷,抬棺西征,最终收复新疆。左宗棠不仅收复新疆,他还治理新疆,整个西北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为了巩固新疆的稳定,加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他亲自筹建了一条东起潼关西至新疆的陕甘新大道,并下令沿途种下了数百棵树木,这就是清代诗人所描述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直到今天,新疆和陕西、甘肃的很多地方都还有当年“左公”所部种下的杨树和柳树,为了纪念人们亲切地称这些树为“左公柳”。今天的兰州,只要信步五泉山公园或一些古建筑的院内都能看到受到保护的“左公柳”。
1865年(同治四年),土耳其人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后建立“哲德沙尔汗国”,盘踞新疆大部。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复侵新疆伊犁。经过海防塞防之争后,1875年(光绪元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提出“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作战方略,先后进行了充分的准备。1876年(光绪二年)4月,清军在肃州(今酒泉)誓师,湘军将领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率军进疆,不久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1877年(光绪三年)4月,清军兵分三路进军南疆,半月之内连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南疆门户洞开。5月,阿古柏暴卒。10月起,清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后趁敌内乱,挥兵急进西四城,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残部逃入俄境。1878年1月2日(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清军收复和田,取得了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
清军的胜利,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以清军兵威为后盾,曾国藩长子曾纪泽于1881年(光绪七年)成功与沙俄议定《伊犁条约》,次年清廷收回伊犁。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设省,刘锦棠成为首任甘肃新疆巡抚。
这段历史若没有一代盖世奇才“左公”左宗棠,今天的中国何谈960万平方公里泱泱国土。试想,占国土地面积1/6的新疆若被外夷侵占,也许不仅是新疆,可能甘肃等西北很多地方都将不保。因此说,“左公”为民族英雄一点不为其过。
镇压太平天国、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兴办洋务、新疆台湾设省,每一件都至关重要。“左公”一生都在做事,做的事比晚清任何大臣都多得多,任何一件都足以名垂青史,难怪在当时有这么多人看重他、器重他。
左宗棠为即将没落的大清国作出了重大贡献,朝廷深知。因此,“左公”去世后,追赠其为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足见,大清国及朝廷对左宗棠的功劳是非常认可的。
左宗棠是一个话时代的人物,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举足轻重。他的好学、他的勤勉、他对国家利益的执着,作为后人的我们,应好好学习、好好歌颂之。
2021.12.7.写于兰州

作者简介:森严,男,甘肃白银平川区人,国家机关公务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从业四十余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开始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很多作品被自媒体文学刊物登载,个别散文亦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东方武鸣、晨曦、吥咻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怕瓦落地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
主席助理兼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何兰青
东部文学社社长:司汉朝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审编: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