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是苦出身,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里有很多让人“不忍卒读”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曹德旺说自己从小学退学后,有一阵子是骑自行车贩卖水果,从镇上到市里来回大概有80公里,每天都非常累,而且十几岁的小年轻正是贪睡的时候,但凌晨三点左右就要起床。
曹德旺母亲每天都是很早起来,坐在床前看着儿子流泪,不忍心叫醒他,又不得不叫他早点起来,不然时间就不够用了。
这个画面让曹德旺一辈子都忘不掉。
在这个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都是这样,要吃很多的苦,受生活的毒打,而且无处可逃,无可奈何,只能忍着,受着,熬着。
后来曹德旺又贩木耳到江西,头几次赚了一些钱,后来他想着做最后一次就回家过年的时候,货被查了,没赚到钱不说,还把之前的钱全赔了进去。
曹德旺说,“从江西回来,我几乎把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曹德旺在成功之前,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一次又一次,他都决定不在命运面前低头,一定要重新站起来。
成功后,曹德旺回报家乡,给村子里修祠堂、盖新楼、修道路,每年重阳节还给村里的老人分钱。
但曹德旺当初离开村里,其实是被人打出去的。“后来村里很多人跟我道歉,我跟他讲,你不要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不好玩……我很感谢你,没有你那一拳,我不会跑出去,现在会跟你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胯下之辱”故事里的韩信,韩信一文不名的时候被乡人欺辱,等韩信名震天下后衣锦还乡,也是以德报怨,并没有报复过去欺负他的那个人。
曹德旺有古人之风,胸襟广阔,能容人所不能容。
本文说曹德旺,其实也是说我们每个人。要知道,人生如苦海,每个人都会有经历挫折、失败、痛苦等逆境的时候,从整个人生来说,这个过程一般都是蛮长的,动辄以十年计。
但人生就是这样,不破不立,人需要不断地打破自我,才能持续地成长,变强。
曹德旺没有一次又一次的伤心流泪,就不会动心忍性,修炼有成。从这个意义上讲,烧不死的鸟是凤凰,曹德旺后来能够把厂子做到世界级,心性和能力都是在痛苦中修炼出来的。
而对曹德旺来说,他其实对“成功”这个事看得很透彻。年轻时候他吃过钱的苦头,觉得有钱真好,能做很多事,但当他真的有很多钱之后,他却说钱就是拿来玩的,不要太当真。
大家想一想,什么叫成功?
很多人认为当官、发财、出大名,这样才是成功。如果以这些为衡量标准,那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不成功。
求而不得是常态,如果人们都是对“名利权情”这些东西孜孜以求,那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聪明的,你告诉我。
人生在世,最关键的是打破自我、认知、世俗的枷锁。
曹德旺说人要破除我执,“如果自己总是先入为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谁说都根本拉不动,这是一种执念障,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要破除的。”就是如此,不破不立,只有打破“老”的,才会迎来“新”的。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
这才是真正的成功。事实上,在人的本质面前,富有和贫穷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呢?
先贤指出,人生的成功应该是追求卓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价值,为别人做贡献。微斯人,吾谁与归。
“你的自传为何叫《心若菩提》?”
“菩提”是顿悟、开悟的意思。所谓“心若菩提”其实就是外王内贤,外表上看起来非常强大,内心充满着仁慈、仁爱。这样的人生反倒是最强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