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合咏中国春节习俗贺瑞
正月十七,人气日、落花灯
姚永安
灿辉三五夜,人月渐亏圆。
晓气占青壮,晴光主盛绵。
嫁妮猫鼠睦,净火蝎蚰蔫。
一碗收灯面,方休卜贺年。
联曰
猫鼠和婚灯落盏
蝎蚰送疫气占年
新春一拜花灯落
民俗长吟古习传
话说习俗
正月十七, 人气日、落灯日,还有"送蛐蜒蝎子"节、“老鼠嫁妮日”、 “针刺日”、白虎启齿日等之称。
正月里,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气日,天气好坏兆一年人的兴衰。初七是兆孩童,十七是兆中年人,二十七是兆老年人,若这一天天气晴朗,则主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饮食是吃面条,也有地方吃饺子。元宵灯会闹了几天,是日结束,落彩收灯,以待来年再用。
正月十七、十八也是“送蛐蜒蝎子”节。习俗是晚上在院子里打一堆篝火,不舞不跳,只是盯着,看其燃烧成灰烬了,以铁锹将尚未熄灭的灰烬铲倒在坡洼下或大路旁,谓之将蛐蜒、蝎子等毒虫送走了,这一年不再会受到毒虫的伤害啮咬,全家人将太平。”神话传说,在玉皇大帝十二生肖排位时,是老鼠取巧占了猫的位置,以结成冤仇。故此日老鼠请黄鼠狼做媒,将女儿嫁给猫以求睦和。俗语说“正月十七儿,老鼠嫁妮儿。正月十六或十七日也是白虎启齿日,传统是祭白虎,后发展为打小人。针刺日,是此日要停止女红,避开针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