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至诚』的心是真心。『合天』,天包容万物,地承载万物,所以至诚的心,胸怀就像天地一样的宽广,包容一切的人、事、物,仁民爱物。而我们人之所以称为天、地、人三才之一,就是要用至诚的心来爱护万物,不然我们称为三才,就白称我们是三才,天、地、人。可是人不明理,自私自利之后,现在变成万物的杀手。大自然被人类破坏了,野生动物,整个地球上的生命濒临绝种的愈来愈多,都是被人给害的。万物之灵变成万物的杀手,这个是愈活愈后退了,有没有后退?我不是说你们,我是说现在的人。
可是大家注意,为什么我们从小读教科书的时候说,我们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文明的文化?有没有读过?我记得我以前读教科书的时候,好像,「以前的人都过时了,我最文明。」最后读经典才知道,我最不文明。文明不是你那个厕所很干净叫文明,文明是你的心有道德才叫文明。所以我们现在变成什么?外面很好看,里面都跟人的「仁、义、礼、智」都违背了。所以我们不要外在的表象,然后人个个痛苦得不得了。要凭良心生活,爱人、爱物就对了。所以用这种与天地一样的胸怀,这样的善心叫「福之将至」,为什么?观其这颗善心,还有他的善行,就必先能了解到。
《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有一句,叫「救蚁中状元之选」。一个人在进京赶考的过程救了一窝蚂蚁,最后考上状元。请问大家,一窝蚂蚁有多少生命?数不清楚。他那种慈悲心,所以「观其善必先知之」。下一句,「埋蛇享宰相之荣」。就是楚国的孙叔敖,他们当地有一个说法,就是见到双头蛇的人,就没命了。结果他看到双头蛇,他赶紧把双头蛇埋了,他怕后面的人又看到又没命了。然后自己回家之后,就哭哭啼啼的很难过,他妈妈说:「你怎么那么难过?」他说:「母亲,我看到双头蛇了,我怕别人再看到赶紧把它埋了,而我就快死了,就再也不能孝养你老人家了。」他当下这种存心是孝心、是善心。他母亲笑著说,孩子,你有这一念心,你以后会很有福了,不会有灾难,放心。你看我们以前的妈妈也会算命,算他儿子以后会有大福,最后真的做了楚国的宰相。《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家好好读一读,我们这个课本里面有,当然不是现在读。大家下一次早点来,读一遍三分钟就可以读完,不会太长。「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看到他的心不善、行为不善就可以推断得了他的灾祸不远。有一句俗话讲,「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离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所以祸福真的都在一念之间的召感。接著讲:
【今欲获福而远祸。】
我们今天想要获得福报、吉祥,远离灾祸。
【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还没有谈到如何积德行善以前,首先要先明白如何改过,如何改掉自己的坏习性、坏习惯。这一点就是改过要在行善之前。首先,假如行善都掺杂著这些过失,这个善就不纯,行善的功就不能彰显,这个功德就显不出来,这个是第一个意义;第二个意义,就是我们之前也讲到的,就像一个水桶,不改过,这个过就像破洞一样,水都流掉了,你再怎么灌,它也留不住;第三,善就好像醍醐一样,恶就好像毒药一样,你把这个恶、这个毒掺在醍醐里面,醍醐也有毒了。所以大家想一想,一个人都不改过,一直行善,其实他那个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内心里还是有很多不好的念头,不然他就去改它了,怎么还是都不改?所以,我们还是要往纯善无恶去努力。我们了解到,要获福而远祸,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改过的原因,要获福而远祸。那具体要改过需要什么基础?经文讲到:
【但改过者。】
这个改过的基础,要先发三种心。
【第一要发耻心。】
羞耻心。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
我们思考到,留名青史的这些圣贤人,跟我同样是人,同样是大丈夫。
【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他可以百世留芳,留名青史,影响到百年、千年之后的后代子孙,甚至是整个人类、整个民族,这一生太有价值了。而我却是『一身瓦裂』,这个瓦裂掉了,它就没有用了,意思就是说这一生没有什么贡献,甚至於还成了家庭、还成了国家社会的负担,那就很悲哀了。所以『我何以一身瓦裂』,同样是人,怎么可以活成这样?
【耽染尘情。】
这个『染』就是染著、贪著。就是甘愿随波逐流,染上很多世间的恶习,『耽染尘情』。哪一些尘情?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都非常贪著。贪财、贪色、贪名、贪吃。你看病从口入,现在人这么多病,其实都还是欲望控制不住。还有睡,现在人有时候睡半天都睡掉了,古人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很多都睡掉了。
【私行不义。】
『私』就是指暗中,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
【谓人不知。】
以为人家不知道。
【傲然无愧。】
自己还觉得做坏事都没有人发现,就很傲慢,自己还觉得自鸣得意,都没有被发现,很厉害,就『傲然无愧』了。其实一个人在做不义的事情,那是自己在作贱自己的良知。这样的情况假如再不扭转:
【将日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
就将要沉沦、沉溺,成为衣冠禽兽自己都不知道了。我们看到衣冠禽兽,好像觉得很严重,这个词。其实冷静看看,我们假如不受伦理道德教育,人不当衣冠禽兽都难。在现在的社会欲望太强,我们不要说别的,现在人类一年堕胎有五千万的记录,没有记录的那可能就再翻一倍了。禽兽都不会做出来伤害自己的亲生骨肉,可是却是万物之灵每天都在严重的发生。而且这个五千万当中有非常多都是未婚的少女,十几岁的占很大的比例。所以看到现在的社会现象,想到两千多年前,孟子的一段话提醒我们:「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逸居而无教」,每天游手好闲,没有人生目标,「逸居而无教」,就是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则近於禽兽」。你说现在学历都很高,那他是学知识,不是学道德。
所以「圣人有懮之」,我们的祖先尧舜这些圣王,在几千年前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赶紧叫契当教育部长,教什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们看到这一段,今天假如不教他道义、教他做人,他怎么可能不「耽染尘情」?他怎么可能不「私行不义」?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不能怪这些犯错的人,你得教他才行。谁教?父母要教,学校的老师要教,所有为人长者都要教,你当官的人更要教,当领导的人也要教。「天地君亲师」,「君」是领导者,「亲」是父母,「师」是当老师的人。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人这一生在世最大的羞耻是什么?自甘堕落,自己糟蹋自己,这是最可悲的事,没有比这个更可悲的事情。所以人一定要自重、自爱、自立、自强。读书志在圣贤,这一生读圣贤书就是要当一个好爸爸,当个好领导,当个好儿子。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这个妻子就是太太跟孩子,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家。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不负自己这一生所学的东西,「君子所以用事也」,这一生才活得有价值,对这个世界有用。
接著引了:
【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
这个羞耻的心对一个人的一生重大重大,最重要的一个态度。
【以其得之则圣贤。】
一个人他时时能提起自己的羞耻心,他就可以成圣成贤。
【失之则禽兽耳。】
没有羞耻心,什么都敢做,那就沦为衣冠禽兽了。
【此改过之要机也。】
这个是改过最关键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发羞耻心。那我们接著要想了,羞耻心的根源在哪里?羞耻心从哪里发出来的?从孝道。百善孝为先,耻心也是善。所以《弟子规》说「德有伤,贻亲羞」,那个就是羞耻心的源头活水。所以孝不可以不教。我们现在人为什么没有羞耻心?因为没找到羞耻心的源头。以前的人从小就立志光宗耀祖,不可以给祖先、给父母丢脸,这个就是羞耻心。人家一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家教?」我们马上就很羞愧,赶紧改过了,这个就是羞耻心。接著我们看要发第二个心:
【第二要发畏心。】
这个『畏』就是畏惧,戒慎恐惧的心,不是放纵,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都不怕,很狂妄,不可以这样,『畏心』。为什么要发畏心?接著说:
【天地在上。】
这些天地鬼神在上,所以《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这个「司过之神」就是天地之间都有专门在考察、鉴察人善恶的这些官员,这些天神、地神。人间有警察,天地之间也有维护秩序的警察。所以老子才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现在人很狂妄,看不到的就是没有。人能看到的是宇宙间多微小的部分。而我们在历史当中看到太多的事例,都是证明有天地鬼神,包含《礼记》,这是我们十三经当中的经典,里面有一段叫「祭义」,祭祀的意义,里面都讲到,一个国家都有专门守卫国家的国神,重要的道路都有神在镇守,包含门都有门神,厨房有什么?灶神,他每一个月月晦之日,他要上去禀报,这一家人干了什么好事、干了什么坏事。怎么会没有天地鬼神?
现在人不懂这些真相,什么都敢干,造出来的恶事让人听了都毛骨悚然。天不怕,地不怕,但是最后那个果报不得了。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在台湾发生一些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干的真的是伤天害理的事情,结果他的祖先的坟裂开了,都有徵兆。自己的子孙做了伤天害理的事,侮辱祖先,祖先的坟墓裂开,结果裂开以后没几天他就被抓了。被谁抓?好一段时间抓不到他,刚好有一天经过关公庙,突然走到关公庙门口,整个人就开始发抖,躺在那里不能动,最后被警察抓起来,就是凶手。隔天报纸报《关公显神威》,抓到了这个已经抓很久没抓有到的重犯,把他抓起来了。
大家有空到台湾走走,台湾的神明满灵验的。当然那个灵验重要的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你一心向善,神明就保佑你了,不一定要到台湾去。但是台湾有很多中华文化,值得大家去参观。像故宫博物院有从夏、商、周那些我们的镇国之宝,历代的镇国之宝,那个都很有文化,你看了会非常感动。古人那种用心,都为了教育好下一代。
我们台湾有一个法医,就是凶杀案他不知道去协助了多少次。在台湾提这个人,在我这个年龄的没有人不认识他的,叫杨日松法医。他破了很多很困难的案件,有很大的比例怎么破案的?是被杀害的当事人来找他。这个例子太多了,举一个就好了。有一个女的被杀害了,结果被杀害的当天晚上,那个女子到了杨日松的家里面,给他敲门,她穿的衣服他都看到了。隔天他听到了,要赶紧赶到现场验尸了,到了现场看那个穿的衣服,就跟他昨天来找他的那个女孩子一模一样。所以鬼神难欺。人这个身体坏了、不能用了,它是工具,人还有灵魂,灵魂在用这个工具。你把她的身体杀了,她的灵魂一定恨你恨透了,哪有不报仇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干嘛去伤害人?一伤害人绝对没有占便宜的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个在历史当中,汉景帝时有一个大臣,叫晁错。刚好那个时候他建议国家的政策,最后发生「七国之乱」,当时七个诸侯国都叛乱了。最后袁盎建议说把晁错杀了,他们就不会叛变了,结果晁错就被杀了,是袁盎建议的。结果这个晁错的鬼魂跟著袁盎跟了十辈子。为什么跟十辈子都没讨到债?因为袁盎十辈子都是高僧,旁边都有护法神,他近不了。结果到了十世当到什么?当到悟达国师,一个国家的国师。皇帝赐他一个檀香宝座,悟达国师坐在那个檀香宝座有一点觉得自己很厉害,傲慢心起来了,护法神就走了。结果晁错的鬼魂就跑到他的脚上长了一个人面疮,就痛得他命都快没有了,这个历史上都有记载。后来是因为悟达国师以前救过一个老人,那个老人是佛陀的弟子,迦若迦尊者,帮他化解了这个冤业,救了他的命,用慈悲三昧水把他治好了。所以佛门有一本经叫做《慈悲三昧水忏》,就是这个历史典故来的。所以灵魂是不会死的,身体是工具用坏了而已。所以要跟人结善缘,不能结恶缘,鬼神难欺。
这个我很相信,因为我从小有看一个电视叫「天眼」,台湾这些方面还不错。这个电视剧就已经告诉你什么?老天有眼,明察秋毫。你还干坏事,那个节目就是演出了很多干了坏事最后都被抓到的,还有很多真的是那个受害者显像了,然后抓到了那个凶手。台湾有一个人叫白冰冰,你们知不知道?白冰冰的女儿被杀害了,那个凶手被抓到的时候,有一次下车就口吐白沫,一直在那里抖。那个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他伤害一个女孩的命,那女孩当然要找他算帐了。所以人真的明白有灵魂,就好好断恶修善,这个灵魂这一生能够提升,到圣贤佛菩萨的境界,这一生是最有价值的,绝对不能造恶堕落下去。「实鉴临之」,都实实在在鉴察著世人的情况。
【重则降之百殃。】
严重的话,『百殃』种种灾祸会降临。其实大家冷静看,现在打开报纸全世界的灾祸多不多?老祖宗提醒我们,「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能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好像没什么感觉,你一提灾难,好像没什么感觉,最近风调雨顺的。全世界灾难非常多,所以马来西亚是宝地。为什么是宝地?心善良,尤其什么?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一方的华人非常用心。你看一千多所华校,六十所独中,谁出钱?华人拿这个钱不得了,拿钱出来支持什么?中华民族文化的承传,你看这个心量,福报就很大,所以福报都是心感召来的。当然要看得更远,既然这个文化对人心的教化这么重要,整个华教的发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要立定目标,以后你的孩子四书五经都可以给全世界讲解,还可以用English composition,是不是?要立这样的大志,你得先立,你的孩子才会立。
【轻则损其现福。】
轻微的过失就损害了现在的福报。
【吾何可以不惧。】
怎么可以不敬畏、不戒慎恐惧的来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
【不惟是也。】
不只是这样。
【闲居之地。】
一个人平常闲居独处的时候。
【指视昭然。】
这个『指视』,「指」是指头,就好像是什么?十个指头指著我们。「视」是眼睛,十个眼睛看著我们,就是其实都是看得很清楚的,『指视昭然』。这个「昭然」就是很明显的。
【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
好像我很能够掩盖自己的行为,甚至把话都讲得很好听,都「倘掩饰」了。
【而肺肝早露。】
我们看,肺跟肝是在身体里面,一般看不到,可是神目如电,天地鬼神他没有这个障碍,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都藏不了,肺肝早都露出来了。这个不好的行为,早就被天地鬼神看到了。
【终难自欺。】
自己欺骗自己都很难,怎么可能还骗得了天地鬼神?
【被人覰破。】
甚至於自己不好的行为,最后还被亲朋好友给看穿了,那这一生等於是名誉就扫地了。
【不值一文矣。】
可能就是留下臭名了。
【乌得不懔懔。】
怎么可以不心怀恐惧?这个『懔懔』就是恐惧。这个是告诉我们要怀畏心。接著又讲到: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为什么要畏惧?只要肯改过,再大的恶都能够扭转,所以要赶紧断恶修善,不能再蹉跎了。
好,今天先跟大家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成德法师(蔡礼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