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悟语(之六)
作者/张鲁丹

读杜荀鹤《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履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温总理在2006年3月会见记者,谈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成绩的时候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兢慎”一语,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笔下。其诗意思浅近,却发人深省。一条溪水,上布石块,嶙峋怪状,突兀刺眼,所以过溪者格外小心谨慎,一年到头没听说谁把鞋掉到水里。倒是水流平缓没有石头的地方,却常常有人落水。诗人从日常小事中,引出了一个道理,又被总理引用,成为对国事的告诫。
人在平常生活中,也该有“兢慎”的思想,特别是在顺利的时候、取得成绩的时候和自以为得意的时候。尤其年轻人,少经风雨,鲜见世面,已经沧桑的父母又不在身边帮助观风驶舵,就更应该牢记“兢慎”一说了。得志时休要轻狂,兴奋时休要过度;该留意则留意,该提醒则提醒,该自察则自察,一贯如此,则一生平安。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 张鲁丹,1943年生于山东省海阳县。196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三十五年。喜欢诗文写作,编著诗集《争绽的蓓蕾》,习作:诗三千余首;文,六十余万字。
有一千五百余首诗歌和八十余篇文章见于金土地文化传媒,其中《百年放歌给党听》一诗,获金土地文化传媒2021年百年党庆征文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