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线谱
作者:纪小燕
难得自然醒挺早,翻看着朋友圈,再检查哪些是僵尸,该删除的就删除吧,留着不仅占内存,而且没有什么意义。一检查吓一跳,十几个微信号竟然几年都没有发过朋友圈,也没有聊过,更记不清是什么原因加微的,赶紧删除吧。
就这样一直翻看着手机,“五线谱”出现在我眼前,我发了三杯茶的表情,知道你不会回复我信息,永远都不会了。我明明知道结果,却非要发个表情,是你的亲人不忍心把你的微信号注销掉是吗?就这样你的微信号还存在着……
我认真的翻看着你的微信内容,最后一条是2017年2月14日,你幸福的晒着爱你的人给你发的520红包,你希望时光停下,你非常享受这份爱和你的美好生活。我懂啊,你的同学也懂,看到点赞的头像都是咱艺校同学。就这样一条一条的翻看着你的朋友圈,直至泪眼模糊了我的双眼,似乎我又回到了榆林镇北台脚下,看见了“陕西省艺术学校榆林分校”那个校牌牌子,那个简易的铁大门,那个破旧的土院子和那一排烂窑洞,还有开水房和食堂,从侧面的大门走上去就是镇北台,直直走不远处就是我们的练功房,亲爱的,回来,我们回去重新开始,重新活一回,为自己……
我听见你练习杨琴的声音了,《北京的金山上》、《红河的春天》、《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你练习了很多曲子,你傻乎乎的笑着,露出了一口乌青的牙齿,脸色暗黄,一张娃娃脸很是可爱,一口浓浓的府谷口音,显得憨憨厚厚的。
虽然艺校食堂伙食不是很好,但是一日三餐我们总还是按时吃饭,女孩子发育的年龄就是那么自然,伙食不怎样,照样不影响前凸后翘的青春特显,你个子比我高,身材挺均匀,头发非常好,黑黑亮亮的,一看就是陕北女孩的形象,我们七个人一个窑洞,是七块木板拼成的大通铺,我们“七仙女”就在这里开始了学艺之路,我们有子洲的,府谷的、榆林城的、靖边的、定边的、吴堡的……个个都有自己的专长,一个窑洞里,弹琴的、唱歌的、拉二胡的,热热闹闹,每天嘻嘻哈哈的过着,青春活力真好!
每天早晨,镇北台脚下“鬼哭狼嚎”的,有大声朗诵歌词的、有念戏曲道白的、有练声的、有吹笛子的,甚至有的人站在镇北台上面喊嗓,艺术氛围浓浓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为了一份热爱,远大的理想。我们都在树林林里和鸟儿一起歌唱。
后来,我们毕业了,三年的艺术时光转眼即逝,我们一起聚会吃饭送别,一个个拥抱,泪流满面,发誓我们都要好好的,我们有时间一定再聚。望着同学们坐上车一辆辆的远去,都在抹眼泪……
五线谱,说好的再见好难好难,工作、结婚、生娃娃……我们后来千难万险的加上了微信,一句:“老纪啊,好久不见,娃娃大些我就来西安呀,咱们聚聚……”
我们曾经的爱称:“老朱、老李、老纪、老张、老王……”
好亲啊!也有尴尬,我们习惯这样称呼了,以至于家长来学校我们都不知道注意一下,害得我爸爸骂我:“都是些憨怂,一天天上学不知道胡叫什么哩,你十几岁是老纪,咋?老子是什么……”吓得我低下头,不敢吭声了。现在想想都那么好笑……
五线谱,后来你又说好等孩子放暑假就来西安呀,我们一定一定聚聚。
可是,再后来等来的却是你得癌症的消息,很快又是你去世的消息,多么好的年华啊,三十几岁啊,孩子大一些了,西安的房子也装修好了,老公那么那么爱你,多好的人生啊。
我终究没有等来你,你的新房子也没来得及住一次,你的儿子永远失去了妈妈,你的丈夫痴情的等你,傻等,空等,想想是怎样一种煎熬啊,人生的有些苦痛没有人替代,有些人注定是独一无二的,去了的人了无牵挂,留下的人倍受折磨。反之想想,无情未必是坏事啊!深情、钟情是杀死自己的慢性毒药。
人非草木,哪能无情,五线谱的微信永远定格在那一天,她留恋和不舍的日子。
五线谱远去了,琴声却悠扬,敲敲打打响在我们的心里,准确的来说是响在深爱她的人心上,每一个音符都是爱也是痛,一下一下都很重,跟着心跳的节奏把爱延续,敲打出人类不朽的主旋律——真爱之永恒
(纪小燕写于2022年3月5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