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瓜
我出生时,太爷早已去世,所以,太爷没有给我留下一点印象。
我曾经问过一个堂哥,他当时八十多岁。我说你见过太爷没?他告诉我说,见过,自己小的时候,太爷常背着他,在庄子外面转。我说,那你知道太爷的名字不?他说,小娃娃哪敢问大人的名字,不知道。
堂哥是我们这一辈人中岁数最大的,他不知道,太爷的名字就没人知道了。
好在十多年前,在整理账匣里的东西时,发现里面有一个情簿子。情簿子是蚕丝纸的,封面上用毛笔写着,中华民国三年旧历九月二十日,落款处写着南均邦。我的太爷辈是邦字底,这个情簿子在自家的账匣里被发现,说明均邦就是我的太爷了。
知道了太爷的名字,这让我们很是欣慰。因为如今这世上,好多人连自己的爷爷的名字都无法说得清。
我从当地一些年岁大的人口中得知,太爷是出了名的阴阳先生,带出过不少徒弟。我所知道的崖头三爷就曾拜师学艺,是太爷的大徒弟。后来,庄喝里二爷,川里二爸都学成了阴阳,还有不少,是我说不上名姓的。庄喝里二爷和川里二爸,走事主时,我亲眼见过写祭文念经的场景。我见二爷、二爸时,他俩都是年逾花甲的人了,长相清瘦,二老的毛笔字写得也挺清秀。
在念书人少之又少的以前,阴阳先生可以说是难得的念过书的人,是文化人。太爷是师傅,可以说是更有文化的人了。令人遗憾的是,常走事主,用毛笔写字的太爷,竟没留下一星半点的墨迹。
在老家账匣里,有一付用缎面做的中堂,是太爷去世后徒弟们挂的。缎面青白色,上面用金粉写着“羽化登仙”四个大字。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四旧的抄去后,把金字用汽油去掉了,但底子仍然十分清晰。
实物是会开口说话的,这付缎面中堂,清楚地告诉我们,太爷在那个时代是德高望重之人,这也从那个情簿子上行情的人可以得到印证。民国三年距今已有一百零八年的历史,当时行情的人有一百三十人之多,涉及到三十多个姓氏,有不少姓氏都是外村的。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太爷的艺高,交游多,事主广。

对于太爷,族人中没有人知道他是何年出生,又是何年去世,享年几何。但根据民国三年的情簿子推断,行情的人那么多,极有可能是为太爷办寿宴,至于是七十寿诞还是八十寿诞,如今已无法得知。
太爷去世后,安葬于路场湾阴坡祖坟。每年的清明节来临之际,族人们会张罗着在清明节前两天,带上献饭纸钱,给坟头背土,一同祭祀太爷和其他祖先们。那怕是光阴过得窘迫的时候,节前祭祀从未间断。
(全稿958字 草于2022.3.8深夜,改于9日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