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5000年灿烂的文化文明史。有近14亿人口,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切都是令我们炎黄子孙们引以为豪的骄傲!我们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由于多次民族大迁徙)其中汉族占92%以上,是华夏民族的主体。为什么把我们称为 ‘汉族’ 呢?说到这个话题,还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
战国时期秦孝公嬴渠梁于公元前356年采纳卫国人商鞅变法以后励精图治,日益强大脱颖而出,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后秦王嬴政时于公元246年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秦朝。
虽然秦朝的各项体制对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推进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推进,在中国历史也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但秦朝的苛政残酷、也是不争的事实,故有人评论说他是一个暴君。“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我们今天心平气和的、评论从古到今每一个人,都要一分为二:每一个人绝不会坏的一无是处,也不会好的没一点瑕疵缺点,既要看到其长处,也要看到其短处,这样才算比较客观公正。
火山在重压之下必要爆发。由于秦国的朝政太过残暴,天下怨声载道。故前209年 在大泽乡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后被被秦将章邯率军剿灭,又爆发了项羽和刘邦反秦大起义,刘邦借项羽在河北巨鹿和章邯所率秦朝精锐主力鏖战之际,出奇兵、入武关攻克咸阳,建立了中国史上著名的大汉王朝。
从此我们就被称作“汉人”、“汉族”。说的话也就成了汉语,慢慢也就有了汉字。汉字也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璀璨的文化瑰宝。
汉字从类别上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和指事字。从汉字形体的发展和写法上又分为楷、行、隶、篆、草字体。

早在远古时期,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合,协力打败了强大的蚩尤部落,初成了我华夏民族的雏形。炎帝陵在宝鸡、黄帝陵在黄陵,他二位就是我们的老祖先,故中国之根就在咱陕西。神农氏炎帝教先民们学习农耕稼穑,轩辕黄帝探索用中草药为大家治病,集成《黄帝内经》。那时没有文字、就以结绳记事:有大事就在绳上挽个大结,有小事就挽个小结。但事情太多、结绳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了,他就又委派史官仓颉创造文字。

仓颉 · 复姓侯刚、号史皇氏,陕西白水杨武村人,传说有四目。他受命之后,日思夜想、到处观察:仰观天上星宿宇宙分布之势,俯察龟纹鸟兽鱼虫之迹,纵览地上山川河流脉络之形,遍访猎人 研究各种野兽的爪痕,按照自己的意图、描摹绘写出许多形状不同的符号,并规定某一符号代表某一个意思,他就把这些符号叫做 ‘字’。并教导大家认知熟悉。
《史记》等古书对仓颉在洛南造字均有详细记载。那时也没有纸和笔,就把这些符号刻在乌龟甲板或兽骨上,故称甲骨文。现代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仓颉造字” 这个远古传说,就是赞颂他为丰富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功勋,真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为了纪念仓颉的丰功伟绩,故在全国各地多处建有“仓颉造字台” “仓颉庙” “仓颉陵”。

我长安就有一个,在韦曲以西郭杜乡恭张村东南,有一个高10米、周长100米,四周一圈青砖围砌的夯土台。台南面有36级台阶,在中间长8米宽3米45度的水泥斜坡面上,刻着2米见方的 “仓颉造字台” 五个隶书大字。据传,此台始建于隋朝,逐渐破败。清朝陕西巡抚毕沅在台前立石碑一通。今现状是90年代西安市对此台进行了砌砖维修的。
由于年代久远 无法考证,也有人说:汉字是远古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集体逐步创造的,仓颉是把零散的符号、加以归纳整理而成。不论怎样 仓颉所辛勤的付出,是应永远颂扬、万古流芳!
星移斗转、朝代更替,甲骨文逐步演变为大篆书。到了秦朝,由于全国文字繁杂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提出了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的 ‘书同文’ 设想。他就命令擅长书法的丞相李斯去负责这项艰巨工作。李斯为了改变原先那弯弯曲曲的笔画线条,费心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这就诞生了 “小篆”。小篆是将汉字第一次系统化 标准化。
亚圣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程邈 · 字元岑、今江苏邳州人,秦代书术家。相传他初为县之狱吏,得罪于秦始皇、被囚云阳狱中。深思十载、去繁就简,简化修改大小篆的圆弧笔法为方形,首创隶书3000字。由于隶书较篆书容易书写 而秀丽端庄、便于通用,呈报始皇、始皇阅后大喜,立即赦免程邈之罪、并升官为御史。因为这种字体是狱隶所创、故名曰 “隶书”。
隶书为以后的楷书 行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有人说:隶书是由许多人多次的改进而成,程邈是把零散的不成熟的 加以归纳整理而成。不管咋说,程邈为我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卓越贡献,是我们千秋万代 应该铭记和感恩的。

到了宋朝,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有许多书籍出版商。有个人叫陈起的书铺、出版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楷书字体,这个字体被后人仿制,就是流行于现代的 “仿宋体”。也有人说 仿宋体是大奸相秦桧的字体,但无实据。
汉字 · 许多是意形字,如:画个圆圈 在中间点一点,就是‘日’,在半月牙中 点两点,就是‘月’,一横代表地,在上面竖一点 就是‘上’,在下面竖一点 就是‘下’,在口正中间画一竖,就是‘中’。在‘羊’头上安两个角,在‘馬’下安四条腿,在‘魚’下漂四点水,宝盖象征房子,在房下养头猪、就是‘家’,在房下有个女人、就平‘安’,‘倉’- 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等等……
有好多字也很有趣,如:一个人是‘人’,两个人是‘从’,三个人是‘众’。一个口是‘口’,两个口是‘回’,三个口是‘品’,五个口是‘吾’,十个口是‘古’,一千个口是‘舌’。一个木是‘木’,两个木是‘林’,三个木是‘森’。一个日是‘日’,两个日是‘昌’,三个日是‘晶’。一个月是‘月’,两个月是‘朋’。一个牛是‘牛’,三个牛是‘犇’。一个火是‘火’,两个火是‘炎’,三个火是‘焱’。一个水是‘水’,三个水是‘淼’……。不一而足。
我国古代就把在各个领域有杰出贡献、和有卓越建树的代表名人归纳为“十圣”:
录 《中国古代十圣》
1 文圣、孔丘
2 医圣、张仲景
3 茶圣、陆羽
4 酒圣、杜康
5 史圣、司马迁
6 诗圣、杜甫
7 书圣、王羲之
8 画圣、吴道子
9 草圣、张旭
10 武圣、关羽

纵观上述,‘十圣’ 之中 文化界就有5位:文圣、孔丘,书圣、王羲之, 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草圣、张旭。仅此可见 汉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和人们心中的地位。故自古至今,人们都十分珍惜 喜爱祖国优秀的灿烂文化。尤其是汉字,它分别有楷草隶篆行等字体。
因而 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了无数的书法家,出类拔萃的人如: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蔡邕、褚遂良、虞世南、董其昌、林则徐、于右任等 ……,如数家珍 多不胜计。不论何体 书法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雅艺术。
所以 书坛精英们振臂挥洒、尽展风采,龙飞凤舞、各有千秋。由于书法是一门独特的文学艺术,和咱们平时写字有所不同,有的个别字允许多一笔或少一点。譬如:民族英雄林则徐为碑林的题字,‘碑’ 字上面就少了一点,但谁也不能提出异议。再如 书法家呼延小舟给我题写的书名《春暖京华》,‘京’ 字的口里多写了一横,他也是模仿许多古代书法家的写法。

解放初期,国家为了方便通用、去繁就简,专家们再三慎重研究 实行文字改革。1956、1、28、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我们解放后的人、自小都学的简体字。不然若看老书古籍里面有的个别繁体字、新字典里还不好查。虽然简化字易写方便,但书法里还是提倡写繁体字。
经过历代多少人的辛勤努力,汉字才一步一步进化到如今模样。它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 起了不可替代的伟大作用!远远不是现在流行的手机 所能替代的。不然 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在学习汉语,在创办中国的经典儒家学说 “孔子学院”。
关于 ‘汉字’ 的话题,乱七八糟就说这么多吧。我本才疏学浅、文化水平有限,说的也不一定都对,敬请诸位品评雅正。
正是:
汉字璀璨传千年,
海阔天高任漫谈。
前辈创业呕心血,
后代感恩永纪念!
2021、5、18、完稿

作者简历:
武稳祥:男 系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三益村(大鲍陂村)人。于1953年11月17日出生于少陵原上一个普通农家。8岁上学,1966年在本村学校高小毕业。恰逢文革,无奈辍学,回乡务农。自学木匠,服务城乡。苦谋生计,四处漂泊。栉风沐雨,历尽艰辛,暑来寒往,二、三十年。
自幼好文爱诗,常常忙中偷闲 练笔习写。1992年底,在陕南惨遭车祸,九死一生。十几个昼夜昏迷不醒,水米不进,
日夜竭力抢救,终于起死回生。医治十载、重伤转轻。仰天长啸、不甘消沉! 拙手抖笔、泪洒毫端,三个春秋、苦成长篇回忆录《蹉跎年华》,约30万字。赠送亲朋好友,多获好评! 2002年8月13日在长安作协常务副主席王渊平的带领下,长安电视台闻讯前来摄像采访。后来播放了4遍。2002年8月20日《长安报》专题报道。2004年春,在长安区残联会长张萍的带领下,一行五人前来专访。后来此事被收录在《共创美好明天》之书中。无论炎夏寒冬,坚持笔耕不辍。2012年紧随国家 农村城镇化的形势,在众友的鼎力协助下,为故乡撰写村史。起名:《千年沧桑古鲍陂》。朝乾夕惕,呕心沥血,春华秋实,终于报捷。图文并茂,争相传阅。桑梓流芳,聊慰平生!
数十年来,每逢要事,触感动心,无论悲喜,辄有笔记,积稿成摞。屡屡喟叹:时乖命蹇 但是总不甘心!由于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因而习作只能以顺口溜居多,无奈之间 只好望洋兴叹了。但不论优次 每一篇都是竭尽全力,煞费苦心 修改再三,无一篇不是倾吐心血凝结而成的。因而,且不管别人如何看法,甚至不屑一顾。但他自己永远是敝帚自珍、弥足珍贵的。2016年冬集结成册,取名:《诗苑雅韵》。诗选书成,引起多方关注,备受左右好评。
2017、2、17、长安电视台前来摄像采访,2、20晚及后来长安新闻播放了多遍,并发到了腾讯视频网上。2016、12、入编由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编辑的《长安文学集结号 — 长安作家及作品名录》。仅一农民 又非作家、忝列风雅之班,都岂不有辱大雅之堂?惭愧,惭愧!
2017年春末夏初,有幸赴北京一游,大开眼界。归来乘兴撰写游记《春暖京华》,意为留念。也可为没去过北京的人作一些简略介绍,亦乃初衷。2018、5、4、在“京兆文学”网上首刊(第一期)。实在没料到,反响强烈,评价颇佳。第一天就有500多人阅读,这些天来阅读者陆续竟逾千人。还有许多人抒情留言,热诚点赞。喜出望外,甚感欣慰!
作者相关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