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客
赵汗青
1
十七岁的外祖母指着冰箱上的台北101,向我
托孤童年——不沾地的绣房里,窗口垂下两只
晃晃的小脚丫。金手钏、蓝眼睛,玉色的月牙与玫瑰
榴弹炮溜进她多云的梦里,遛成一道榴花红的流星
尚未发育的1945,塞不满一袭
民国纪年的旗袍。或许,“漏斗型身材”天生适合流逝
十月的倒计时。而她是嫡出的北方,是被庶孽遗弃的河
没有人还记得,她在历史的后花园里荡过秋千
在我们共同的语言里,“南方”是个在心口窝藏
脐带血的处子。更何况,她一生未踏足的亚热带
末代的季风,只够吹走她多情的父亲。
岛屿的小叶榕枝繁叶茂,最宜妾室开枝散叶
台北?台湾。绮靡的灯火被外婆松动的牙齿
咀嚼成风烛残年。棠棣编就的竹书里,未穿过水晶鞋
的脚踵要外旋几次,才能外遇回在小腹中接力的
母系血缘?而我,无法安心做一尊被历史年过七旬的外孙
2
秋天的燕燕于飞,转世为
春夜十点半的钟声。料峭街灯把香槟味的闪电
导入新世纪留声机靡靡的骨骼。属鸟的国语天后
啄开玉兰的瓣膜,露出灯盏型的怦然心动
八月的暴君,万物一衣带水
奶茶色的泥泞瓢泼过膝,暗示我:是时候割袍断义
而落雨的天空,松萝垂到肩头
我用初夜的月亮和你歃血为盟
北纬24度睡着太多诱惑,太多《诗》外的芳草萋萋
可宋美龄窈软的腰肢,必不会成长为
风吹日晒的行道树。十五岁最大的失策:情爱是一套政治
而我还远未学会,同鸠鹊弈棋的法门
祖母说:纵是她一甲子前孤筏重洋的父亲
也没掌握,脚踏三只船的秘籍
被辜负的人,报复性辜负春花秋月
残害皮肤上的每一个,从三月就开始湿漉漉的夏天
3
也包括,你接过的第一株小雏菊上,细碎成朵的
三星在天的盛夏。街机的一个失误,将红豆
与水晶球一箭双雕。枕着床脚入眠的女孩
身体画成一个问号——人不何如枉少年?
三足鼎立的太阳烤亮南海上的扶桑
三进二的角逐不分胜负,只有哀怨雨露均沾
参商与更漏转动三缺一的夜色
三个人把两支桐花冰吻得落英缤纷
我爱的人骈俪四六,爱我的人四舍五入
正如祖徽的花环上,首字母的骨屑,萦绕成
满天星的祭文。痴情的过客行色匆匆,引得
娇憨的石碑自动去寻,扫墓者余香尚存的掌心
岛链的吊坠上,海神的传说让信天翁误解为童话:
若持刀的巫婆,肯归还小人鱼
十六岁的嗓音。我会趁势夺下诛心的话筒
开宗明义:“对方辩友,你爱我吗?”
4
然后,曾祖父逝去的竹马声,答答地跳进
风烟的北平。当逝去变成拾取,它就是皇城外
浅浅的篝火堆。灰烬与袅袅,分手成比干柴烈火
更幽微的你中有我——他穿五四装的恋人
也曾在长安街,从深夜走到黎明吗?
刚时兴的冰糖草莓,天才地模拟着胭脂扣下
豆蔻型的小心脏。只要够凉薄,长街就会变成胡同
鸳鸯会远洋,你就会变成我
在四库中箕坐,四库不过是稗种如山的谷仓
你我捧着雷雨和烛火,高论用手还是用刀欺师灭祖
披发和左衽一起,野蛮成锁喉的常春藤,斑斑锈迹
玷污了牧羊女的头纱,与每一阙贺新郎
学院派剑客对不忠的诗人说:
我要你死,或者爱。只有待字的湖水中
镜像对称的初吻,方为以琴弦刺透衣襟的
春秋知己。这是汉语的秘密,也是我们的秘密
5
仰卧星空,京师大学堂的天顶画是
1910的剑桥泅过1930的黄埔,对岸熟透的羊皮纸
吸干它浑身褴褛的水滴。此刻我应举杯
请久未舞蹈的冰轮,下一场柳如是都不曾见过的雪
告诉她:青山化作雪山更媚
江山本无名,帝王和舞姬让它随物赋形
正如高丘无女,你苦寻的女儿躺在青石长椅上
多余的芍药盖住整个梦境,已载不动更多余的
涕泪与反顾。我们游过的三潭映月,被偷天换日后
就成了日月潭。但照见的依旧是
另一种形式的我们。幸而桥下,并无半世前的
惊鸿照影。我以为,这是文学史法外开恩
可无骨的闽南语笑道:高山茶是杯沉淀的美学,未被命运
蹂躏过的人,一代代被奶盖虚幻的甜头,诱入丛生的黑夜
纵是如此,年轻的人也要在临终前,用一盏茶的时间
留下遗言:我要春宵苦短,我要万丈深渊
6
正如我在许多有酒无风的时辰,对你口无遮拦的:
“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我只能为文学
牺牲一次。”夜色丰沛,足够我的信口开河
同银河一起开闸,冲断春天对左耳的曲水流觞
冲毁衣冠冢的灞陵。老眼昏花,她举着无字的家谱
让我确认,一个又一个“他”:他是风流的行草
他是锥心的魏碑;他是永恒的颜楷,他是失传的籀文
他是我们擎着肋骨,寻找的故乡、春衫与心跳
她讲她九十岁的父亲:拄着死神骨瘦如柴的肩,
用近代史课本,按图求索十九岁的初恋
我说:“姥姥你听:在我们的语言里,金门和玉门
是不是像开辟鸿蒙一样般配?”
就像我从未见过的:烛火的双蕊,并蒂的芙蓉
好像涛声四起,生来就要对春风不度
“姥姥你看,台北的白家公子,也写过一篇《思旧赋》……”
而她摇了摇耳背多年的头:“这《思旧赋》里没有吹笛声。”

追忆未来——评赵汗青《台北客》
李舒扬
“美需要一个框架,而死亡提供那个框架。 ”这一洗练得带有谶言灵氛的断语,把在汉语中顾盼摇曳的“美”锁进了沉沉鱼枷。满戏园磕着瓜子的脸都在等待她吐出那一句哀艳的“苦呵——”,她却踩着花梆步蹚进了时间之河,深则厉,浅则揭。正如哲学起源于临水照花时的倾身,在与倒影唇吻交会的瞬间完成和消泯,诗的节奏源自时间的涓滴,在复沓咏叹间融汇壮大。倏忽的美在河水倒影中显色,死亡不再是框架,而沉积为河床。
试图对如此神光离合的美写生是注定徒劳的,甚至是与诗同时间共享的流动性相悖的。Z由是选择了以工笔完成写意,以博物学家的气魄容纳花团锦簇的名物,以物象作为招魂记忆的灵器,以夷犹之笔随时进入时间却不破坏纤薄绵延的时间川流,让“美”挣脱“事”,自发地开口言语。“榴弹炮溜进她多云的梦里,遛成一道榴花红的流星”,零落如榴花的“liu”在音韵上折射着“溜”的轻俏流连;“十月的倒计时”则把1911至1945的千余张日历压缩成倒流的双十革命至十一建党;“历史的后花园里”,蹴罢秋千的少女躲藏的来客依稀是叱咤一时的王耀武;“棠棣”的兄弟情义与赐予母系亲属的“外”字拼贴出古中国磊落的性别偏私……箧盈箱满的古典和隔雾看花的今典,似在“可读文本”与“可写文本”的分类之外再填一类“可触文本”:即使不能精准识别出一针一线的殷殷用意,闭目轻抚,依然能感受到四行一断的六节诗歌拼成了六幅诗帕,其上有闺房里用锦缎层层包裹的嫩蕊细细、未被水晶鞋框定的溢彩流光。
“转世”是天然带有魔力的词汇,语言如此轻易地赋予时间蝶变的机会,万事万物皆在振翅间翻转。这是区别于“羽毛之轻”的“飞鸟之轻”,是卡尔维诺口中的“我尤其希望我已证明存在着一种叫做深思之轻的东西,一如我们都知道存在着轻浮之轻。事实上,深思之轻可以使轻浮显得沉闷和沉重。 ”婷婷欲飞的语词背后有辗转过千百回的思量:狂歌竟夜的青春具象化为无言勾起的问号,“四舍五入”与“骈俪四六”将血肉之躯烂漫而残忍地挤压为首字母,而“三”的接力“谜底已在谜面上”地道破了情情爱爱无异于蝇营狗苟。但诗中最惊心的却在于,Z选择了“属鸟的国语天后”——王菲最腻味烂俗、以至于切近“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歌曲以自况,映照其最下作卑劣、以至于启人真正领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情人。一如普鲁斯特笔下的斯万在深夜寻找音讯全无的奥黛特,以一个人的坚持完成两个人的巧合,誓要在浓稠的黑暗中留下无形的欧律狄刻。然而,正如齐泽克所言,俄耳甫斯“是故意失去欧律狄刻,从而把她作为崇高诗意灵感的客体而重新获得。”只有当斯万彻悟“我浪费了好几年光阴,甚至恨不得去死,都是为了我把最伟大的爱情交给了一个我并不喜欢、也和我并不一路的女人!”时、当Z目睹“行道树”背后依偎成双的真相时、当两方的爱错落出悬殊的高度差时,那轰然而下的冲击力才能激荡起诗歌的动因。
“你就会成为我”出现在全诗的腰眼位置,同样也是全诗的支点。它“香肩担道义”般地荷起了作为自我迷信的历史、作为自我欺瞒的情爱,也荷起了作为自我发现的知己、作为自我映射的文学。《雷雨》、《红烛》与四库的点逗、以“我见青山多妩媚”命名的鸿雁传书、“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与“甚矣吾衰矣”的勾肩……Z青春得足够葱茏,身量亦恰好挤得进春宽梦窄。一次次的秉烛夜游间,无名的湖泛起微波,在艾德加•斯诺的墓旁,影影绰绰褶皱出文章之林府。
这因人而事、由事及人的信任与愿望,这超乎“一只鸟寻找一个笼子”而类似“一朵花寻找一个春天”的热忱与执信,并不能被判定为感情的辜负与浪掷、因果与报应,甚至不应当以“感情”指代这种落霞孤鹜、长天秋水的心相。这不是凰求其凤、鸯求其鸳,而是“感”求其“情”:Z祈愿的不是回答而是回响,一旦得到回响,干瘪的翅根便贮满了灵液,向着记忆中的天国之美飞升。等她不得已而堕回人间后,便用周天所见的行、碑、楷、籀,写下自己的史书:在语言隐秘的高山之源,“金门”与“玉门”、金玉良缘与春风不度曾经烛影摇红花开并蒂,曾经如此地转世,如此地相逢。
但真正的“转世”不是蒙太奇般的时间折返与空间拼贴,而是“擎着肋骨,寻找故乡、春衫与心跳”。作为汉语的逆子,Z以野心昭然的语词创生力掩盖了她语感中生生不息的故乡,那是个被处子血焐暖的南方:“正如我在许多有酒无风的时辰,对你口无遮拦的”召唤着“就像那些动人的女子在黑暗中对我所说的”;“十五岁最大的失策:情爱是一套政治/而我还远未学会,同鸠鹊弈棋的法门”呼应着“我承认我一生最大的过错在于/对青春,这唯一的知识,忍不住说过‘再来一回’”;甚至“我以为,这是文学史法外开恩”都孪生着“难道我的剑影,像一道历史的皱纹”。连荆轲自己亦不曾想到,当冥闇向死而春,萧萧易水旁也会有桃之夭夭。这是Z梦中听到的回响。
于是,在Z追忆未来的同时,过去也向她敞开了一道门。不是永恒地错失的亲人、以错失确保其永恒的爱人,而是芸香本身向她致意:“等了你一百年,你终于来了。”

李舒扬,1999年生于辽宁大连,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直博生,作品见于《星星》《诗歌月刊》等,跳舞,当猫。

赵汗青,山东烟台人,1997年6月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硕士在读。本科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入选第十三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获第十一届中国校园“双十佳”十佳校园诗人奖,第五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银奖。作品见于《星星》《诗歌月刊》《诗林》《中国校园文学》《散文诗世界》《青春》等。

顔梅玖:寂静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