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开在心中的向阳花 原创 平静
“咚咚咚”的声响,恍惚间以为自己在做梦,猛地睁开眼,是真的有人在敲门,确切地说是用手掌在拍打门。
我惊跳起来,急急地扯过睡衣套上,冲出卧室门,提高嗓音:“谁啊?”发出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带着丝丝恐慌。之前做了两次核酸,但结果一直还没出来,不免令人着急,接到陌生电话心都会骤然一紧,更何况是这么不明就里的敲门声,每天在工作岗位上,接触的不仅是同事,还有客户,可千万不能出现什么意外啊!
“平老师,下楼做核酸了!”听到熟悉的声音我松了口气,是小区物业公司经理:“物业群里发信息没见你回复,都敲了好一阵门了。” 
我暗暗责怪自己昨夜睡得晚,手机的提示音根本没听到,连敲门声都以为是在梦中。我边整理衣服边高声回应:“好的,知道了!”待我打开大门,物业经理已经去通知对面的人家了。
匆匆洗漱完毕,换上轻便的运动装,戴了口罩就往出走,顺手在门口玄关柜上拽了几张纸巾,电梯的按钮和单元门的把手都用得上。来到小区院子核酸检测点时,才刚刚六点。
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清晨的风呼呼地吹着,透着些许寒意,此时的气温差不多是白天的低点,我不禁搂紧了敞着的外套,不让风灌进脖子里。
做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还没到,社区和小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几位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早早守候在那里,已经摆好了用作检测的桌椅。小区的住户纷纷下楼,自觉地排好队。志愿者们提醒大家相互间保持一米距离,避免因为核酸检测出现人员聚集或扎堆儿的现象,从队头走到队尾,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咛着,大家默默地拉开距离,一字排开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给彼此留下一个安全的空间。

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端着检测用具到达检测点,他们是刚刚完成另外一个小区的检测工作又赶过来的。我的心为之一颤,可想而知他们起来的有多早,或许一晚上只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就是为了奔赴工作岗位,完成全民几轮核酸筛查的任务,彻底地让肆虐的病毒无处遁逃,为广大群众带去一份安心的结果。
志愿者们继续提醒大家打开各自核酸检测二维码,提前做好准备。然后分别帮助几个年纪稍长的住户调出手机上的二维码,让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进行检测,而且不会因为队伍中的某个人二维码的问题耽误整个检测进度,毕竟速度是大家都期盼的,也最能减少疫情风险的发生和蔓延。
小区工作人员细心地逐人做着记录,这样就很容易逐户对照出是否有遗漏人员,确保全员百分百核酸检测。
我排在队伍中,看着前面医护人员娴熟自然、毫不畏惧地一次次消毒、取样,感受着社区小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耐心周到的温馨提示和帮助,内心深受感动。
这些天以来,面对这波来势汹汹令人猝不及防的疫情,想必我们这座城市的每个人心中都无法平静,谁都不想我们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遭受这场疫情疯狂的侵害,可是当现实无法选择的时候,又一定会坚强地面对。在危难时刻,有多少医务工作者负重前行,他们毫无怨言地离开父母家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救死扶伤的抗疫攻坚战中,明知有危险仍依然忘我工作,和时间赛跑抢夺生命,以崇高的职业操守给予每一个生命最大的尊重;又有多少名医护工作者奔走在各个社区,为群众一轮一轮核酸检测,用辛苦和付出为百姓保驾护航;还有社区小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做着看似平凡而普通的事情,却同样克服了很多困难、付出着极大的努力,他们当中有一些老共产党员,也有不少从各行各业退休的老同志,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毫不退缩,从来都不会缺席,总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还有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爱心捐赠,为抗疫前沿的医疗单位送去必备的防疫物资,为守护在抗疫一线的人员送去一餐可口的饭菜……这许许多多为抗击疫情默默奉献的人们散发着人格的魅力,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感召着身边每一个人,他们都是盛开在我们百姓心中最美的向阳花。
我们这座城市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有伟大祖国强大的支撑,有来自于兄弟城市的援助之手, 这一切力量和我们这座城市人民一起汇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洪流,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做完核酸检测,我没有忘记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回到家草草吃过早饭,在小区履行好出入手续,急忙向工作单位赶去。在这次抗击疫情的保卫战中,或许我不能发挥一名志愿者的作用,但我想,在非常时期坚守工作岗位、履职尽责,真正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平静:中共党员,回族,就职于某国有银行,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多篇文字发表于《宝鸡日报》《秦岭文学》《宝鸡金融》《麟游文化》及《宝鸡作家》《作家网》《人民日报》新媒体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