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农建) 虽然错过了欣赏李白描绘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美景,但挚友自深圳坐高铁来武汉赏樱花也不失为一项特色旅游。
武汉是一个文化厚重又动感十足的梦幻旅游境地,早在清未民初,武汉就以经济繁荣誉称为“东方芝加哥”。这里有城市名片——黄鹤楼,武汉地标——汉口江滩;有珞珈山麓美丽的武汉大学,珍藏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博物馆;还有全国最大的城中之湖——东湖、磨山风景区,以及辛亥革命首义红楼,花木兰将军故里等等。
早晨,我们在薄雾与菲菲细雨中驱车直奔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因车辆拥堵,我们放弃了“牡丹”园的欣赏,“梅园”已经过了开花时节,直奔最想往的武汉大学樱花路,这里参观人流量曾经达到15万人/天,由于今年气候早热而落英飘摇了,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三月底气候突升至25度,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樱花开,温度过高和连续几场大雨,使今年的花期只有短短的五天,常年三月底温度为15度,花期可达15天。幸好东湖磨山的“樱园”还有一批晚樱品种,花期可延自18号。
武汉东湖樱花园是磨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与日本弘前樱花园、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观赏胜地。磨山“樱园”始建于1979年,位于磨山南麓。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将78棵日本国花──樱花赠送给中国,以此纪念周恩来总理享年78周岁和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樱花园于1998年扩建,由日本陆奥银行与武汉东湖风景区共同投资建设,樱花园占地260亩,栽植樱花10078株,拥有“染井吉野”、“大岛”、“关山”、“八重红枝垂”、“雨情垂枝”、“松月”、“阳光”等早樱、中樱、晚樱品种45个。盛开的晚樱品种多为“关山”、“松月”、“普贤象”等晚樱品种。园内地形起伏、溪流潺潺、曲径通幽,虹桥、小岛、叠水、置石等景观掩映在烂漫的樱花丛中,展现了一个日本园林天地的缩影。其标志性建筑五重塔,高31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巍峨壮观,别具一格。
一番留影后,顺道看了几个景点,当然,重头戏还是游览“黄鹤楼”。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长江大桥有如长虹卧波,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边登楼边了解黄鹤楼的历史典籍,观赏历代文人墨客的作品,听龟鹤神话传说,鸟瞰江城全貌;及至楼顶层颇有“登斯楼矣,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慨;虽不能把酒临风,亦喜洋洋矣。
不论是珞珈山浪漫的樱花、盛开的牡丹园,还是“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商代宫城“盘龙城”的悠远;不论是辛亥首义红楼的历史情节,还是以外国租界建筑为主题的街头博物馆;不论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工程的“楚河汉街”,还是“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武汉江滩夜色美景;都抵不过“精武鸭脖”、“周黑鸭”以及“吉庆街”式的霄夜摊点引发的“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过瘾。
朋友间喝酒,可大俗可大雅,虽不像文人那般雅趣,豪饮三杯也可论国是,小酌一口亦可谈风月,可叙交情可见性情。朋友相聚真是不可无酒啊,一杯酒下肚,了却了没有时间观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遗憾;二杯酒入怀,心境胜似“归元禅寺”、“长春观”、“宝通禅寺”等佛教、道教的无我;豪饮三杯,有如“古琴台”记载的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酒局让政治走开,让仇忌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
真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记于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