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范光陵及其新古诗法
范光陵,哲学博士,教授,诗人,书画家,曾发起新古诗运动,开创新古诗之先河。先后出版了《透明湖》《爱心集》《飞鸟集》等中英文诗集二十余种,多次参加世界文化大会、世界诗人大会并举办书画展,三十余次担任大会主讲人、主席团主席,曾三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87年,在纽约世界文化大会与世界诗人大会联合会上,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到过六十多个国家展开学术交流。范光陵的新古诗不尚平仄,二四句末字押韵即可,规则简易,以情意为主,中英文都可以写。
中国是伟大的诗的王国,五千年来从未开过世界诗人大会,范光陵与国内外有识之士历经艰辛,终于在2005年10月29日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之巅召开了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19th World Congress of Poets),并被推为中国首次世界诗人大会主席。大会名誉主席有陈香梅、王光英、高占祥、冀朝铸、李国彝、季羡林、程万琦、金炳华、陈本昌、贾学英、龙宇翔、贺敬之等诸位名流。范光陵在大会上提出了“新古诗运动”及“新五四运动”主张,以振兴中华文化,提升全民素质,,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由此范光陵被国际媒体誉称为五四精神代言人和新文艺复兴人(Renaissance Man)。
另讯:
在“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为主题的南通诗会上,一记者偶遇范光陵先生,由于南通诗会的主题是中国诗歌创新,聊的话题自然就此展开。说起自己多年来所推动并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新古诗运动”,79岁的范光陵依然激情四射、妙语连珠。
在中国诗坛,范光陵一直倡导“三诗鼎立”,即古诗、新诗和新古诗,他更是新古诗运动的积极提倡和推动者。范光陵说:“倡导新古诗当然不是放弃古诗和新诗,可我觉得更应该有新的东西提出来,多一个就是保留古诗优美的地方,但要把时代性东西加进去,把新的语言、新的思想加进去,不要陈腔滥调。新的形式不但可以和人民接近,而且容易翻译走向世界,所以,我一直在推动新古诗运动。”
至于新古诗的特点,在范光陵看来就是不要拘于平仄、也不要拘于古韵,只要有音乐感就可以了,但要保持古诗旧的格式,包括七律、绝句、乐府等。另外,现在人写诗,要用现代人的思想和现代语句,新古诗的发展还应该把年轻人的网络语言加进去,这是诗歌发展的一个方向。范光陵说,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初见情谊深,惜不相逢早;挥手白云去,含恨直到老。”一个年轻人看了,就向他提出来,你真厉害,要恨人家一辈子。其实“恨”字在古语里的意思通常是指遗憾而不是怨恨。“但很多年轻人看不懂啊,所以出版时我就改成了'含情直到老’。”
附:范光陵《新古诗法》
(作者:中国台湾范光陵,来源:网络个人图书馆/古韵新风。编者按:中国台湾著名诗人范光陵先生,系宋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的后代。多年以来,致力于新古诗运动,产生很大影响。现刊发他的《新古诗法》以供参考。)
1、新古诗是不薄新诗爱古诗。2、新古诗是现代话的汉唐诗(按:即旧体诗)。3、新古诗是新诗与旧体诗外的第三个选择。4、新古诗人希望人人能写诗、读诗、爱诗。5、新古诗人可以同时是新诗人、旧体诗人或外文诗人。6、新古诗每首四行,第二、四行末有韵,韵有自然之音乐感即可。不必用平仄,愿用者自便,新古诗以情感与哲理为主。要有美感,情感,现代感。7、新古诗用现代人的话语写,用简单朴实的句子,少用难念、难认、难写的字,少套古人旧句或典故,使易交流并易于翻译。8、新古诗人人能做,简单易行,上至八九十岁长者,下至八九岁儿童均可做。9、新古诗每首每行字数一律,每行二、三、四、五、六、七字均可。10、可连续做新古诗联诗,即两个以上相关之四句,新古诗熟练后可以加以变化,如联诗中第 一首每行四字,第二首每行七字,或某一首前两行少一字均可不断创新,以求进步,进入新古词及新古曲之阶段亦可。11、新古诗可以诗歌合一,在做时可考虑编成曲时之音乐美感。12、可以用外文写,因外国文法之故,每行字数不必一样,其他规则与中文相同。13、新古诗要走下象牙塔来,拥抱广大人民,在人民中开花结果。14、新古诗要使中国诗走向世界。15、新古诗运动已受海内外人士及国际友人之热烈欢迎,作诗者有一百岁之长者和九岁的小朋友,有外国大使,有海外侨胞等文化播种者。16、欢迎大家参与新古诗运动。(中华诗词研习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