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偶遇音乐人一一颂今先生
文/黎润贤〈广州尼言)
2022年3月17日在岭南金融博物馆举办的杨对荣艺术摄影展《向往 追梦》的开幕式上,偶遇了同时被恩师邀请的颂今先生。虽然是初次遇见,但觉得先生很面善,名字也听过。果不其然,听了杨、吴两位老师一席谈,得知他们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在广电局中唱公司工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国而倾力存照,纵情放歌,工作上相互支持,珠联璧合。半个世纪以来,各尽所长,大放异彩。分别在影坛、歌坛做出重大贡献。影响广泛、深远。因德艺双馨而闻名遐迩。
初见吴颂今老师,只见他身着白底水墨唐装,儒雅大方,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是比我年稍长的一位年逾古稀的智者。杨老师介绍我和颂今老师认识,他欣然邀我加他微信,荣幸之至,又多了一位老师朋友。
3.17晚,吴老师给我发来了正在香港卫视文创台向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转播的《流今岁月50年一一颂今原创歌曲》,我打开后,兴致勃勃地欣赏,多么熟悉的旋律,多么熟悉的歌星。可以说,这五十年,就是听着歌手唱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歌一路走来的。我从青年至退休,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也喜欢唱歌,小时候还是学校合唱团的队员r。学校的文化氛围好,改革开放之初,组织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扫舞盲,开展0k活动,我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并获过二等奖,有自己的“饮歌”(唱得较好的歌)。可以说与颂今先生有缘啊!
听了主持赵保乐介绍,对吴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五十年来,吴老师孜孜以求,在音乐的沃士辛勤耕耘,不断地作词写曲,硕果累累。创作面广,内容丰富。他的原创之作:~有弘扬主旋律的,大气磅礴的歌;有天真活,泼妙趣横生的儿歌;有共产党员之歌;有阳刚的军旅之歌;有缠缠绵绵的情歌……他写歌,录歌;他造星,推星。在中唱是台柱子。他的作品,老百姓喜闻乐见。他的成就,功德无量。
被颂今先生这位德艺双双馨的音乐家打动,为他奉上十三行松竹体新汉诗(俗称手枪诗)一首,聊表敬意。(上平四支韵)
音乐人
颂今师
生逢乱世
聪颖天资
年青机械工
苦学成乐痴
井冈山种南瓜(注)
开启创作历史
高等学府栋梁育
厚积薄发多产时
天籁音
雅俗宜
老骥丹心千里驰
注:《井冈山上种南瓜》是 颂今先生处女作。
202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