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回来了”
杨老汉一大早还没起床,就被外面的叽叽喳喳的声音闹醒了,他着急忙慌的穿上衣服,隔着窗户往外一瞧:咦!?这是什么日子啊!怎么儿女们都来了!
说起杨老汉真的是好命的,五男二女,就是五个儿子,两个女儿,现在说起来五男二女是好命的,可在那个时侯日子是真难啊!在生产队的时候是年年缺粮,实在揭不开锅的时候,他去几百里外的姐姐家求助,到了以后才发现姐姐的状况也并不好,也就张不开嘴了,什么也没说,姐姐疼弟弟,毕竟是一奶同胞,非得留弟弟再住几天,毕竟来趟不容易,弟弟哪还住的下,他心里在着火啊!他知道家里还有张着嘴等食的儿女啊!姐姐给他带足了做好的干粮,偷偷的塞给他30元钱,那时的30元钱,也许是他姐姐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只是张了张嘴……
多年以后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农民不但自己当家做主的有了土地,他还两口子支起个锅炸油条,别看这个小生意,竟支撑起了这个家,每天他们起两点的夜,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但看着孩子们长大了,并且个个出息,两口子心里乐开了花。
每个都在城里安了家,有的还在海南买了房,一到冬天就去海南过暖冬。
杨老汉夫妻年纪也大了,腿脚也不方便了,可孩子们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他们似乎忘了拼了命去养他们的爹娘。
杨老汉的电视机坏了,看的频道光雪花,老两口子正看着热播的还珠格格,就是调试不好,急的老两口直跺脚,向孩子们求救,除了这个工作忙,就是那个正在跟孩子陪读,要不就没在本地,出差在外面。这不老伴正感冒,咳嗽的厉害,孩子们一致叮嘱赶快找医生,却不见他们一个人影,尤其让杨老汉头疼的是这蜂窝煤采暖炉,这两天也不知道犯了什么病,就是不痛快,一屋子的烟,老伴咳嗽的更厉害了。

可今天还是怎么了,太阳难道从西边出来了,一大早晨孩子们就都来了,站在院里子。做木材生意的大儿子抱来了新电视机,看这架阵这大彩电应该不小,三十多英寸的,
老二从包里拿出了几沓崭新的百元大票,说爸妈,花吧!别舍不得!咱家有钱啊!
在交通局当副局的老三搬着新洗衣机
老四拿着香烟,哦!硬牌子的,中华。
老五端着苹果,香蕉,还有糕点……
哦哦!太多,看不清了
两个女儿抱着给老两口子买的新衣服,真细心啊!连鞋和袜子都买了!
看到这些,杨老汉激动了起来,拍了拍还在熟睡的老伴:哎哎!老太婆,快醒醒!你看看孩子们都来了,你快起来,快起来,好好安排一下,看看中午孩子们吃什么?下午让孩子们把新电视装上,晚上又可以躺被窝里看还珠格格了。
老太太翻了个身说:老头子,你又迷糊了,我们两个在一年前的今天中煤气死了,今天正是一周年忌日,快睡吧!
老太太翻过身又沉沉的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