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怀先烈祭忠魂
——记赴杭州拜谒郑太朴烈士墓
文/朱勃勃
诵/六月荷
清明节即将到来,每年清明节都要缅怀祭扫烈士墓,记得多年前,我们文史委员会一行十一人,赴杭州南山烈士陵园,拜谒了郑太朴烈士墓。
杭州南山烈士陵园地处钱塘江畔,依山而建,布局庄严,苍松翠柏,气势雄伟,进入墓区,令人肃然起敬。郑太朴之墓,就在陵园进门的左侧,其墓碑《郑太朴同志之墓》,由革命先辈何香凝手书。
郑太朴(1901——1949)上海人,名松堂,号太朴,自20岁翻译罗素的《战时之正义》,21岁翻译英国人麦开柏所著的《进化(从星云到人类)》开始,至48岁去世时,共出版著作和译作达20余种,译著内容以数学最丰富,在我国数学界享有很高的地位,牛顿的力学名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郑太朴于1931年翻译出版,对提高中国科技水平具有深刻影响。

郑太朴18岁时,辞去上海工部局翻译之职,1922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秋,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1926年回国,任教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他到上海同济大学任教。
1931年8月17日晚上,因叛徒出卖,在上海麦根路(今石门二路)住所门口被捕,判处死刑,后经宋庆龄、冯玉祥营救,于1932年春获释,1937年到云南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执教。

郑太朴为追求真理,原先信仰无政府主义,转而坚信马克思主义,他反对蒋介石独裁专制,几经出生入死,为人民革命事业坚持斗争,忠贞不渝。1949年1月,在去香港的轮船上,突发疾病,1949年1月20日晚,郑太朴因患脑溢血在香港玛丽医院逝世,1950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郑太朴为革命烈士。1950年4月5日,郑太朴遗体安葬于杭州西湖弥陀寺山麓,后迁移至南山公墓(即今南山烈士陵园)。
我们向郑太朴烈士墓敬献了鲜花,并黙哀沉思,深深地怀念他48年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2022年3月27日
审核:曹元华
复审:沈新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