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棠花正艳
文/孙虎林

“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种处静宜临野水,开时长是近清明。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 宋代诗人刘子翚的这首咏物诗别具一格,对海棠花赞誉有加。他认为海棠花荟萃了梅花的妩媚,柳枝的曼妙,花开似锦,气质不凡,为花中神仙。自古以来,海棠花便以其绰约风姿,在皇家园林中与玉兰、牡丹、桂花配植,成就出“玉棠富贵”的锦绣美景。

初识海棠,还是在东坡先生的一首诗中。“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初读这首诗,我不觉有些困惑,是什么样的花儿能让见多识广的东坡居士如此痴迷,它有那么美吗?诗人竟然从春光绚烂的白昼一直观赏到月上中天的夜半。从此以后,我就渴望一睹海棠花的芳姿丽影。

那年春天去植物园赏花,在樱花园外围,碧波荡漾的人工湖畔,突然看见几株高大华美的乔木。但见树冠秀挺,花团锦簇。我又惊又喜,急忙走到树下。这时,一股浓郁的馨香弥散开来,沁人心脾。细细赏玩那精致唯美的花朵,只见花瓣鲜润靓丽,粉白淡红,清爽洁净,一尘不染。再看那可爱俏丽的花型,神似苹果花。既有苹果花的素雅清丽,又有苹果花的质朴清美。但比苹果花却分明多了些妩媚可人的风韵。如果说苹果花是长在乡野的村姑,她就是居于仙界的神女。在她身上,分明蕴藉着端庄典雅的贵气。而且,看那美好的树冠,更比樱花树峭立挺拔,夭矫婀娜,像极了《诗经》中“硕人颀颀”的古典美女,都丽大气,妖娆华贵。心仪之中,我无意间瞥见树身上的牌子,方知它就是我向往已久的海棠花。哦,这就是海棠,没想到海棠花盛开时竟然如此浩繁壮丽。于是,我在这不期而遇的海棠园中流连忘返。一边招呼身边爱人,不时拂开繁盛的花枝,省得遮住了她的笑颜。我频频按动快门,将这难得的美景一一摄入镜头。看罢樱花,又赏海棠,真是别有情趣。这素丽的海棠如处子般纯洁清雅。和她相比,梅花失却一段风雅体态,翠柳失却几分轻盈柔美。在这春和景明的时节,海棠花开了,明丽洁雅的风姿,清新俊逸的气质,令人目眩神迷,驰魂夺魄。这时,一团鹅黄嫩绿的柳丝深情地揽住一束繁密的海棠花。也许,柳树动情了,情思绵绵,欲说还休。透过柳枝花影,我看见了片片分割开来的蓝天。嫩绿的柳、粉红的花、淡蓝的天,这一切色调和谐,美到极致。春天在此无意中洇染出一幅淡雅纯粹的水彩画。而在这幅春意图中,海棠花是绝对的主角。

《群芳谱》中将海棠花列为四品,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植物园里的那片海棠就以西府海棠为主。它树形秀伟,风姿卓荦,亭亭玉立如少女般天真美丽。花朵将开未开时,蓓蕾艳红,宛如秀女脸颊上的点点胭脂,娇羞柔美。灿然怒放后,色泽由鲜红变为淡红,仿佛少妇粉面含春,楚楚动人。千万朵海棠花聚在一起,犹如朝霞满天,灿烂辉煌。海棠花妩媚多情,仪态万方。难怪,风流天子唐明皇要将沉睡中的杨贵妃比作海棠。贵妃雍容华贵,艳冶迷人,确实堪称花中皇后。

海棠花姿容秀美,历来为人称道,与古典名著《红楼梦》亦有不解之缘。大观园修成后,贾政兴致勃勃,带着门人、清客先行入园揽胜。文中对海棠花就有一句精彩描写,“那一边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金缕,葩吐丹砂。”此处所见海棠,从花之形态看来当是垂丝海棠,这种海棠盛开时花冠自然下垂。而西府海棠花冠硕大,自然向上。此番描摹,明显系曹氏笔误,不过无关宏旨。大观园里这棵栽在怡红院内的海棠花美丽夺目,端丽不俗,早已占尽风光。因为,它的主人乃是审美情趣高雅脱俗的贾宝玉。

金风送爽的时节,宝玉收到贾芸送来的两盆白海棠。从时令上看来,这应该是秋海棠,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繁多,花朵晶莹艳丽,叶子肥嫩丰厚,碧绿油亮,极具观赏价值。是日,由探春提议结成“海棠诗社”。黛玉、宝钗、探春诸姊妹们一个个锦心绣口,妙笔生花,写诗咏赞白海棠。一时间华章翩飞,佳作迭出。“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誰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潇湘妃子林黛玉果然才高韵绝,清奇脱俗。这首题咏白海棠的诗风流别致,超然出尘。怎奈评诗者李纨却认为它不如蘅芜君薛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只能屈尊第二,宝玉颇为黛玉不平。后来,海棠花还在书中出现了几次,似乎都与异兆不祥有关,在此就不多言了。

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十来年前将海棠花推举为市花,因此,许多地方都栽种了西府海棠。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海棠花的丽姿倩影。近日,楼下海棠花开了,花朵灼灼,美丽醒目。那润泽鲜嫩的色彩,桃红中夹杂些许玫红,极为绚丽,恰如秦腔戏花旦的娇媚妆容,难怪要称其为西府海棠了。但我以为,观赏海棠的最佳去处还属植物园,那儿的海棠花早已成了气候,那才是一片真正的海棠花海。
初稿2014年3月28
润色2022年3月28

孙虎林,陕西岐山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青春祭》《半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