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线建设的记忆
文/魏新明(陕西)
诵/六月荷
在三线建设那个年代,我有幸参加在其中。当年参加三线建设的有宝鸡、歧山、凤翔三个县的民工,在部队统一领导下,协助部队建设。三线建设工程,是那个年代国家倾全力的重点工程。对自己做为三线建设的民工感到光荣,也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件事。
至今还记得,由公社社主任统一带队,我与其他县的民工一起,协助部队进行了三线建设。那时报酬是由生产队记工分,每人每月16元生活补助,其中有4元是保密费,保证了当时民工的基本生活,那一年我才17岁,能自己养活自己还有积余,自己感到很高兴很满足。

当年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就是储备好战时的战备物资,以防战争来临时有准备。在这深山野岭的地方,风餐露宿安营扎寨,马不解鞍人不解衣,随时投入战斗。有一股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勇气概。民工们干活积极性极高,一位姓高的民工在油毛毡房被飞石砸伤;姓焦的民工瓦房时被蛇咬伤;还有在运输线和工地上牺牲的年轻解放军战士,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
有一次听部队张团长作战备报告,他讲了参加三线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任务光荣,我很受教育。虽然条件艰苦,山区道路难行,人挑肩扛毛驴驮。但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坚决服从上级的命令,建好国防为人民立功。部队中尽是年轻的娃娃兵,民工们来自各县农村。人马未到,粮草先行,粮油米面部队提供。砍伐圆木当作枈火,饮山泉水住油毛毡房。为了解决生活困难,民工连建羊圈饲养羊,自己在山上种蔬菜。朝夕与部队打交道共同生活,与战士们建立了深厚情谊。战士任世全、丁宗宝,分别来自四川浙江。两位战士特别关心帮助我,至今我仍不忘他俩,好想念他俩。

炸石山推场地用锨整,画线挖地基石头填注,百米毛墙四四方方,砌护坡修水渠精心施工。修起库房,钻透石山,汽车日夜不停运输。抓晴天抢雨天备战建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热火朝天如同战场。赶工期挖土方,塌方抢险确保安全,库房盖好撒上红瓦,钢筋横梁加牢坚固。
大学生来连队教学歌,部队文工团慰问演出。参加军训夜间拉练,观看部队打靶训练。部队常送来鸡蛋苹果,慰问民工连队。
曾记得在三线建设工作中,我被评为优秀民工,部队喜报送到了家乡,鼓励自己更好地进步成长。军队爱人民,人民爱军队。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人。这是我们胜利的保证。今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是因为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才能过上和平生活。多少年过去了,当年在三线建设战斗过的民工,好不容易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哥啊,不要忘了那段历史,活着真好。一段远去的历史记忆,一段饱含着泪水与欢笑的人生记忆…
2022、3、30
审核 ; 李丽
复审:沈新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