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中国白酒(中国传统白酒按照中国传统酿造方法酿造的,与医有不解缘。醫是医的繁体写法:“医”中有个“酉”,酉者酒也。医家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的特性。
中国古代用酒治病非常普遍,在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中举不胜举。《黄帝内经》中有用酒疗疾的内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酒的方剂多达16种。由于白酒具有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等多重作用,因此被誉为“百药之首”。
中医认为,白酒归心、肝、胃、肺经,具有舒筋活络、止痛散寒、温通经脉、振奋阳气、缓解疲劳、引行药势等作用,用于风寒湿痹,筋脉痉挛,且有导引其他药物到达病所之功。
酒在医药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溶媒。很多药物的有益成分,用普通方式难以获益,而酒作为有机溶剂,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成分,使得人可以有效利用此类药物。
《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
屠苏酒,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滋补保健,防病疗疾,驱邪避瘴的功效。
春风送暖入屠苏,粉碎瘟疫的骨头。
福台满仓待涨,与有志者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