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2022年春天,因为疫情的反扑,让本该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路上行人不断的季节,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在这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中,贾汪区汴塘医院的白衣战士们第一时间冲锋在抗疫战场,勇敢的与病毒搏斗!哪怕只有最简单的防护,也要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健康防护墙!
3月26日,贾汪区耿集办事处在返乡人员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分秒必争的生死时刻,汴塘医院发出召集令,支援耿集,抗击疫情。“医者仁心”的使命感让一名又一名医护人员再也按捺不住,一封封要求奔赴耿集一线的请战书、一个个饱含责任担当的鲜红手印、一句句坚定有力的“我报名,我先上”让人动容,大家纷纷放弃休假、离开家人以及嗷嗷待哺的宝宝回到岗位、严阵以待,做好与新冠肺炎病毒斗争的一切准备。
通过汴塘医院医护队员们的踊跃报名,以赵秀梅、王瑞,褚干 为首的三十名白衣战士组建一支专业医疗队及防疫物资于3月27日六时准时到达医院集合,奔赴贾汪区耿集办事处,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十名白衣战士火速赶到耿集,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女同志紧急奔赴各个防疫检查点进行核酸采样工作,男同志自愿当做防疫点志愿者,维护防疫点秩序,搭建遮阳棚,轮流值替,直到晚上十一点才得以休息。连续四日每天只能睡两至三个小时。3月30号,支援耿集的医疗队员被紧急召回汴塘,参与汴塘疫情防控。
回到汴塘后,医疗队员们一边向院领导汇报,一边再次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奔赴汴塘镇各采样点,奋不顾身与危险的病毒搏斗。在医院,各个社区、村庄、学校等核酸采集点,尽早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争取更快、更早、更严、更实,把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找出来。医院、街道、小区、学校,以及252省道等地都有白衣战士们忙碌的身影……
在疫情紧急期间,医疗队员朱永春、李为昂、赵娜娜、王子恒、魏雨晴,路通等年轻队员,第一时间积极配合各村防控点,开展核酸采集任务,医疗队员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为了尽量不去厕所,她们尽量少喝水,甚至不喝水。同时,为了全面完成采样工作,他们夜晚入户为居民采集,确保不漏一人,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风险。
汴塘医院医护人员赵雪,在家中只有一位老人看护孩子的情况下,毅然奔赴抗疫一线,在防控期间家中孩子生病发烧,老人不会使用体温计,致使孩子的高烧无法得到及时医治,汴塘医院了解情况后,及时安排院郑举将其老人与孩子接至家中输液照顾,解决了抗疫在一线赵雪的后顾之忧。贺建雷在其妻子被隔离的情况下依旧在抗疫一线奋斗。李康在妻子学习中,孩子仅出生15天的情况下,撇下妻儿奔赴抗疫一线。孙涛的妻子是汴塘医院一名医护工作者,在医院封控期间,带着不满一岁的孩子,晚上住在科室值班室,白天交给防保楼的同事照看,心系妻儿,却战斗在疫情一线。
医疗队员姜巍一家四口,孙启政及其父亲,吕梦媛父女俩,陆通夫妻和他爸爸以及张黎明夫妻都坚守在抗疫一线。医疗队员王娇、耿以慧,赵娜娜把孩子寄托在朋友家里,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王娇、耿以慧因在抗疫一线连续工作接触异物导致手臂过敏,但她们依然忍着疼痛奋战在抗疫一线。汴塘医院在了解情况下,及时派专人进行慰问,心系每一位抗疫人员家属,切实解决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
领队赵秀梅,作为汴塘医院一名资深护士长,有着丰富的抗疫经验。在支援苏州疫情返回顾不上休息,将自己12岁女儿独自留在家中,立即投身新的疫情战斗,协助镇政府工作人员备战物资,每日计划工作,通知队员新计划消息至深夜。同时心中时刻牵挂每一位抗疫队员的身体情况及家庭情况,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导致自己声带受损,无法说话。
汴塘镇孟省村受疫情影响严重,根据工作要求,汴塘医院褚干主动请缨,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到村入户进行核酸排查,直至深夜才结束工作返回镇政府,接着进行物资分配,人员调配,安排计划,照顾队员生活,工作至深夜。在一次下村排查中,不幸与阳性人员接触,导致被隔离。周润东、贺建雷依然坚守孟省村防疫点,在封控区入户排查至夜里十几点,永远冲在年轻人的前面。
汴医队员中有一位“最美孕妈”赵者,面对疫情的到来,这位怀着身孕的准妈妈没有选择休息,没有选择放松、懈怠。虽然不能上阵与战友并肩抗疫,但仍然心系一线,主动承担镇里的物资发放。赵秀梅、王瑞、刘媛媛、周倩、魏雨晴哪里需要哪里搬,在物资库为各村各点紧急配对防疫物资。
在采集核酸时,一名等待做核酸的小朋友从自己书包里拿出笔,写下“加油!我们共同努力,打倒疫情”的心形卡片,送到医疗队员魏雨晴手里,望着小朋友真诚的目光,魏雨晴感动的泪湿眼眸。
疫情无情人有情,为了保障团队日常出行方便。医疗队员褚干、路通、陈海波、赵洁、周倩倩、李康、王子恒、王博瀚、孙涛等将自己的车辆开到抗疫一线,只为保障抗疫进行顺利,反应迅速。
“在核酸检测的采集过程中,当受检群众的口腔直接面对采集医务人员时,会产生气溶胶,压舌板按压舌头时,受检者会出现干呕等条件反射,会对着医务人员咳嗽,有时会喷到护目镜、口罩上,这些都是难以回避的,也是必须面对的风险。”医疗队员赵洁介绍。
领队王瑞说:标本采集高峰期时,曾一天采集了近千余名居民,我们既要做好防控,又要服务好受检人员,为节省时间、方便工作、节约防控物资,我们都不敢多喝水、多吃饭。
医疗队员们在承担基本的医疗救治任务之余,还承担着大量的核酸采样、检测任务,他们迎“疫”而战,每个人都在默默坚守,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连续十余天战斗在一线的医疗队员中有下夜班直接上阵的医护人员、医院双职工夫妻,有孕妇,有正在哺乳嗯年轻妈妈等,她们昼夜坚守在抗疫一线,采样点,隔离酒店,省道路口等重要地点。
她们吃住都在医院,在抗疫一线,医院和抗疫一线就是家,既是方便工作也是为了家人的安全。
他们是爸爸、是妈妈,是丈夫,是妻子,是子女,也是孩子,他们更是守护一方百姓生命健康安全的“白衣战士”。正是这样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与大家并肩作战,齐心聚力,抗疫在一线。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面对疫情、抗击疫情,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虽然艰辛劳累,但是我们坚信,在全镇干部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社会各界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认可,都激励着我们前行”,汴塘医院院长周强信心坚定地说。

十余天的坚守和连续作战,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更是汴塘医院白衣战士的初心和使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最大的力量也在基层。面对疫情,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不退缩,勇担责、践使命,才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和平安。



魏巍个人简介
魏巍,江苏省作协会员,徐州商报驻贾汪记者站主编,贾汪区语言艺术委员会会长,有文艺范,亦有烟火气。喜欢用散文随笔怡情暖心,喜欢追逐文学艺术的真性情!用心吐字,用爱归音。喜欢用文字养心,用诗书养魂。十五岁始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几百余万字,作品被多家媒体刊用。
2011年出版文集《爱若烟花》2017年,出版散文集《剪一缕月光入怀》。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叶新华 王立田 肖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3
组稿:石慧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大部分由作者提供,个别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