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看巷战》
文/朱勃勃 诵/陆溪
看“巷战”,就是站在马路边上,看敌我双方打仗。那是1949年5月25日的上午,我照例背着书包去上学,哪知每条马路的交叉路口,都有士兵荷枪实弹,分别站在马路四角,所有公交车辆全部停驶,整个城市显得特别安静,墙上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我上前一看,方知解放军已经于昨晚解放了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

我沿着康定路向东,步行去学校,到达恒丰路桥(康定路石门二路口)时,见有许多人在那里观看,东北角路口是一个面粉仓库,解放军从里面出来一个班,拿了步枪,猫着腰,从恒丰路桥上冲过去,但被河对面的国民党军机枪封锁,退了回来,大家正看得起劲,这时从石门二路开来一辆解放军吉普车,准备转弯进康定路,吉普车离人们约十几步路时,河对面突然打来一梭子机枪子弹,顿时吉普车倒车退回,大家也四处逃散,慌乱中,看见有一个中年人应声倒在了地上,我幸运逃过一劫。

解放上海,二军对垒,真枪实弹,并非儿戏,有什么好看?现在回忆起来,不禁仍心有余悸!

从石门二路向南,到北京西路,进校门后,校内显得很冷清,这时见到几位同学,因为无法上课,就相约到南京路去,跨过一条马路,就是著名的南京西路(国际饭店),哇!在南京路北侧的人行道上,国际饭店门口东西两头,地上排队有序地睡满了荷抢睡觉的解放军战士,一眼望不到边。5月24日,上海一切正常,没有听到一声炮响和枪声,解放军是25日凌晨攻入上海市区的。

当天晚上,上海市区枪声不断,苏州河北面的国民党军仍在负隅顽抗,晚饭后,我和邻居几个孩子,爬上自家二层屋顶的斜坡顶端观看夜战,子弹的呼啸声,此起彼伏,一道道火光从四面八方,射向苏州河北岸,那场面比看放焰火还要有劲,经过二天巷战,上海终于全部解放,27日上午,上海市军管会全面接管了旧上海市政府,28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市长陈毅宣誓就职,5月29日,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亲自修改批准的社论《祝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后,我们家姐弟三人先后都参加了解放军,大姐1949年7月,参加军政大学当教员,哥哥同年参加解放军跟随部队,解放了重庆,接管了重庆市粮食局,后均离休。我于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也参加了解放军,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时,第一批授予了军衔。

观看巷战,是很难有机会碰上的,回忆往事,使我永远难忘。
2022年4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