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长城非好汉》
文/朱勃勃 朗诵/雪峰
凡是到过北京的人,一般都要抽时间到我国伟大的古建筑——万里长城去游览。《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毛主席写《清平乐.六盘山》诗中的一句。

1957年,我在北京空军部队服役,部队驻扎在北京郊区的南口镇,我戎装在身,钢枪紧握,初春凌晨,我们五位战友相约,在南口车站,乘上北京开往张家口方向的列车,到青龙桥站下车,走出车站,立即见到令人尊敬、我国伟大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全身铜像,铜像旁侧,就是闻名中外的长城(八达岭)。北方的初春,使人感到丝丝凉意,长城上几乎没有游人,我们从容爬上烽火台,眺望塞外,见山峦起伏,形势险峻,作为中国人,站立在长城上,不禁思绪万千,顿感无比自豪。

午后准备返回部队,忽闻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将光临长城,接待室内,我们看见简单的布置已经准备就绪,那时的保卫工作,远没有像如今这样警卫森严,我们完全可以一睹元帅风采,可惜我们要赶火车回部队,未能见元帅一面,深感遗憾。

1968年,我出差路过北京,在大抓阶级斗争的年代,我从永定门车站,抵达青龙桥车站,此时所见,令人尊敬的詹天佑铜像,已被红卫兵砸掉,八达岭上,到处贴满了大字报,被风吹破的大字报随风飘扬,满目疮痍,令人感觉凄凉心寒。我慢步举照相机摄影,巧遇一外国男子顺道而下,想不到他突然回头,快步赶到我前面,举起相机,对着我也拍了一张,这种明显不友好的举动,令我反感,至今难忘。我想这位不知国籍的外国人,大概也在时刻注意我国的阶级斗争新动向吧。

198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决定全家自费赴北京旅游,我们参加当地的旅行社一日五游,大巴车登上八达岭,举目望去,人山人海,其拥挤程度不亚于上海节日的南京路步行街,以前免费游览的长城,现在因“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需要购票入内,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做了第三次“好汉”,由于兴奋,我一口气登上了三个烽火台,修复后的长城,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改革开放给举世瞩目的长城,也带来了新生和活力。

三次上长城,印象之深刻,将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中。
2022年4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