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老五身体好了,小院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刘老五重又回到他二十多年前的孤独生活中去了。家里——田里,田里——家里每天都在这一条直道上反复走着。不同的是那时他无牵挂,现在有念想,总把女儿燕子挂在心上。

燕子长得越来越漂亮,在大学读书时,就成了省城一枝花。她明眸皓齿,绰约多姿,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毕业后就被省城一家金融公司录用。几年前她结了婚,丈夫名叫——常华新,是省城某区委办公室主任。家庭幸福美满,生活早已越过小康过上大康的日子了。
女儿们的出息是刘老五头上的光环,是他的骄傲,一想到女儿女婿他根根神筋都兴奋起来,一天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了。燕子夫妇俩对刘老五也很孝顺,时不时地给他捎些钱来,买点衣服、吃的、用的等等。女儿和女婿多次劝他进城同他们一起住,早晚互有照应。可刘老五就是不去,他说“新地方他住不惯,家里的地还得有人管”,总找些借口挡回去。其实刘老五也有过去女儿家住的念想,只因为邻居钱光的儿子——钱完了,一日他从城里打工回来说:“城里人走路要看红绿灯行走,不许人随便吐痰,吐地上是要罚款的,上茅坑要排队,进屋要脱鞋”等等。刘老五一听城里有这么多规矩,心里犯起嘀咕来。他知道就他这双脚的味道,女儿女婿可怕就受不了,不把他们熏倒才怪呢,因此,他彻底地放弃了去女儿家住的念想。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刘老五的小外甥,燕子的儿子——常小乐三周岁的生日快到了,女儿和女婿催他去,并说外甥想老爷等等,这回刘老五无法推辞了,他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应了下来。其实刘老五心里早想去看看小外甥了,只因城里规矩多他不敢去而已。
刘老五要进城了。这是他第一次准备去女儿家。他想:总不能空手去吧,给他们捎点的东西,捎什么呢,倒把他难住了。他想了一宿也没定下来,想得心颤。最后他想到燕子爱吃苞米,给她带上苞米,外甥是孩子捎点小孩家玩的不就得了嗎。女婿人家是官,他不缺吃,也不缺穿,他喜爱什么呢?捎什么呢,又把他难住了。他想啊想啊,想了半宿仍无着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来了,他在心里骂道:“刘老五,你这个蠢蛋,二百五,臭皮囊,人们都说现在的官都喜爱钱,给女婿捎个红包,不就行吗。”刘老五主意拿定后,他心里觉得特别轻松畅快,人也有点飘飘然了,美得他慢慢地闭上眼睛去做他明天的梦去了。

一早,刘老五就来到自家的苞米地里,为女儿选了二十来个苞米拐,个个子粒丰满鲜嫩。又从园子里摘了一个红红的大南瓜,足足有五六斤重,这是给女儿的礼物。接着他去芦苇地里捉蝈蝈儿去了,这是为外甥准备礼物。蝈蝈那虫儿真难捉,它趴在芦苇叶上,周围没有声响时叽叽地叫着,稍有点响动立马就飞走了,飞得无影无踪。刘老五几次猫着腰躡手蹑脚,屏住呼吸,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全神贯注地盯着蝈蝈儿慢慢地靠过去,那双粗糙微黑的手快要接触到蝈蝈,将要捏住它的翅膀时,突然地就飞走。刘老五望着飞走的蝈蝈,惋惜了一阵子,又继续寻觅,就这样他从早上到太阳偏西,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捉得了三只。

刘老五把捉来的蝈蝈儿小心翼翼地放到他自编的蝈蝈笼中回家了,给外甥的礼物也算完成了。女婿的礼物红包早就包好,没费多大神,只是在钱的数字上略考虑一小阵子,他深知钱越多越好,不过,还得从实际出发。总之去女儿家的礼品都已完备,只欠东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