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108章 与君为新婚
“家顺,你瞎想什么?我不让你这样说。”李好悲戚地打断她。
坎家顺望着大家,平静地说,“李好,你听我说完。我自个的身体,我知道。这次发病,我感觉无可救药。这些年来,为了给我治病,伯伯、二哥、家和,还有李教授和玉冰姐他们都尽心也尽力了。我每次住院期间,都得到了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是我不好,没能很好地听李教授、玉冰姐,还有你们的话,李教授给开的药,一大半还放在我房间的抽屉里……”说到这,她流出了一行行热泪。
坎家福哽咽说,“家顺……”
坎耘昌悲泣着,“女儿啊,是伯伯辜负了你母亲临终时的托付,没能尽好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他用手又抹了一把眼泪。
“伯伯。”坎家顺继续说,“您是我心中最好的父亲。从小到大,您和姆妈一直都把女儿当你们掌上明珠,百般呵护与疼爱。是女儿不乖,辜负了你们的养育之情。姆妈临终前说过,我们这个家,只要您好好的,这个家也就好好的。所以,伯伯,您一定得好好保重身体。”
坎耘昌听罢,如万箭穿心,手臂捂在胸前不停的颤抖着。坎家福抱住父亲的身子,心如刀割、难以平静。
“二哥,你的家可以很幸福的。钰馨和钰龙心性都像你,聪明伶俐,也很可爱,好好培养两个孩子;二嫂心不坏,许多事情不要和她计较。”
“家顺,二哥知道,知道的。”他没能控制住自己,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哗哗地流淌出来。
坎家顺目光看向弟弟,“家和,有你这个弟弟,我很骄傲。你已经很成熟了,你会很幸福的!”
坎家和哽咽着喊出,“姐姐。”
“任叔叔。”坎家顺眼睛看向任跃进,“我伯说,您是我们这个家的大贵人,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的。”
任跃进激动地一把搂住她,动情地说,“家顺,叔叔做得不好,叔叔对你的关心不够。”他掏出手绢抹了把眼泪。
“任叔叔,谢谢您。”她将目光转向楚国良,“国良哥。前段时间,服装厂出了大事,资金链几乎要断了。你给那四个孩子念书和生活的二十万,我们没动一分钱。”
楚国良一愣,感慨地说,“家顺,哥都知道,你们是最值得信赖和可托付的人。看见你今天这个样子,我真的很心痛!”说完,泪水盈满了眼眶。
坎家顺把头偏向李好。李好早已是泪眼婆娑。他握住她的手,“家顺。”他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
“李好。”她握住他的手,“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可我没福气做你的妻子,与你白头到老……”
李好痛声哭喊,“家顺,你不会有事的!一定不会!我们明天再去找李教授。对,上北京找玉冰姐……你的病一定能治好的。”
坎家顺摇了摇头,轻声说,“李好,我有几件事要说。”她停顿一会,“我们能有今天,全赖有任叔叔、国良哥他们最真诚、最无私的帮助。所以,要永远心怀感恩,感谢天,感谢地,感恩这个社会,感恩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每一个人,并用感恩的心去关心和帮助更多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
李好一个劲地点头,“家顺,你放心,我会永远铭记的。”
“好好经营我们的服装厂,不可赚昧良心的钱。”
“我答应你,我永远都不会昧良心赚钱。”
“我不在了,不要伤心过度过久,遇上自己觉得合意的女孩,放手去爱,千万不要因为我,耽误自己的幸福。”
“家顺!”他哭泣着搂住她,“这一生我只要和你在一起。你走了,让我一个人怎么去活?……”
“你要答应我。”
“我答应你!我什么都答应你。”
“还有,服装厂出事后,大哥、家和,还有你叔叔婶婶,都筹集了很多钱。这次为给我治病,二哥从家里拿了两万,以后你都要记着还给他们。”
“家顺,我都记住了。”
坎家顺挪动了一下身子,看着父亲。
坎耘昌抹了一把泪移步上前。坎家顺一字一顿地说,“伯伯,女儿求您答应两件事。”
“孩子,你说,伯伯什么事都答应你。”
坎家顺喘了两口气,“我走后,请将我埋在姆妈坟边上,让我永远陪伴她照顾她。”
“家顺,伯答应你。”
“上次李好的伯伯来厂说,他母亲的眼睛属于视神经萎缩,眼睛看不见了。听医生说,通过换视角膜就能复明。所以,我去以后,就请将我的眼角膜捐献给阿姨,也让我能继续看这个世界,看我们这个大家庭幸福。”
李好听罢,痛心疾首,仰天长叹,大声喊,“家顺……”他将头埋在她的怀里失声痛哭。他哭了好一会儿,抬起头,抹了抹泪水,看着她说,“家顺,我请你也答应我一件事。”
坎家顺眼睛平和地看着他,“李好……?”
李好郑重地说,“今天伯伯、二哥、家和,还任叔叔,国良哥都在,家顺,我要正式娶你为妻。”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坎耘昌看着他说,“李好,你……你说什么……这怎么可以?……”
“伯伯!这没什么不可。我心已定,我要让家顺穿上洁白的婚纱,做我最美的新娘。”
坎家顺眼里闪着清澈的光亮,激动地喊,“李好……”
在场的人看着两人,无不为这对苦命的鸳鸯而动容。
川江仙女教堂,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仙女山西山脚下。放眼看去,教堂那弧形的穹顶、灰色的墙、彩镂拱格的玻璃窗,掩映在青松翠柏之间;穹顶的上方,一个白色的十字架上,耶稣看上去疲惫萎靡,无精打采地打着盹。教堂宽大的拱形正门外,一条青石砖块铺成的路面,顺着山坡往外延伸,与山西侧的环山公路相连。整个教堂给人一种宁静、肃穆和圣洁之感。
教堂内十分的高旷,里面的陈设比较简单。台上摆放一张古色古香的大桌子,桌上摆放几本黑色封皮的大本子,旁边放着几本书,那里是牧师主持祷告主持男女婚礼仪式的地方。台前的两边上,各安装有一盏华美的金字塔式吊灯,数十只小灯泡流光溢彩,把堂内照射得如同白昼;台下方,摆放一排排用白色厚布包裹的条椅,供前来祷告或参加婚礼的人就坐。台内侧拱形墙壁正中十字架上的耶稣,双手被钉在十字架上,一双无神的双眼,瞅着大厅,仿佛告诫来此的世人,自己已然背负了人世间的一切磨难,世间的一切福音,会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
1997年1月农历丙子鼠年小年的前一天中午时分,教堂里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婚礼。伴随着轻快的《婚礼进行曲》,从教堂的大门口,坎钰馨和坎钰龙打扮一新,各提一个小花篮,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堂。两人的身后,李好身穿一套白色的礼服,内侧西装革履,英俊潇洒、精神抖擞地推着一个轮椅车。椅上坐着他美丽的新娘——坎家顺。
坎家顺身着一件白色的婚纱连衣裙,靠坐在椅上,两手捧着一大捧红白相间的玫瑰花,笑容可掬地望着大家。李好的父母、大伯、二伯和四叔等亲人,坎家顺的父亲坎耘昌、大哥大嫂和三个孩子、坎家福夫妻、坎家和和庞玉雪等亲人,任跃进夫妇,楚国良一家三口,庞友清夫妇,王若竹四个孩子,以及“家顺好服饰”服装厂员工代表等,起身热烈鼓掌,欢迎这对新人。人群中两名身穿白大褂的女护士和一名中年男医生,坐在最前排左侧,十分显眼。
台上,身着一身黑衣的牧师手捧黑皮本,神情庄重迎接这对新人的到来。轮椅被推到台前,坎钰馨和坎钰龙姐弟分别站在轮椅的两侧,瞪着一双大眼睛朝牧师看去。
此时此刻,整个教堂十分的静谧。牧师抬起头,用浑厚的声音说,“女士们!先生们!我是约翰.威廉,很荣幸由我主持李好先生和坎家顺小姐的婚礼。尊敬的主啊!愿您永远护佑这对新人幸福美满,一生平安。阿门!”随即,他右手指在胸前左右两侧和中间点了点。
威廉牧师看着黑皮本,又抬起头用宏亮的声音问,“李好先生,你愿意娶坎家顺小姐为妻吗?不论她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她,直到离开世界?”
李好的耳边忽然想起这些熟悉的话语,那是几年前庞玉冰在“家顺缝纫”店里对他说的话,“李好,你爱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他,就像你爱自己一样。不论她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她,直到离开世界?这一切你都想好了吗?”
“李好先生,你愿意娶坎家顺小姐为妻吗?不论她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她,直到离开世界?”牧师再次询问。
全场的目光一起聚焦在李好身上。
李好用坚定的语气说,“这一切都不用想。爱,是一种幸福和快乐,更是一种守望和忠诚。真爱一个人,就当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终爱她一生,爱她的一切。我愿意!”全场顿时暴发出热烈的掌声。庞玉雪激动得热泪盈眶,满脸笑容,双手使劲地鼓掌。
坎家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她艰难的呼吸着,用激动的眼神看着他,情不自禁地将手伸向他。掌声、祝福、欢笑,和眼前这位真挚忠贞的男孩,让她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女孩,令她此生再无遗憾……
“坎家顺小姐!你愿意嫁给李好先生为妻吗?不论他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她,直到离开世界?”
坎家顺听罢,忽地咳嗽起来,而且越咳越急促。李好弯下腰,双眼看着她,右手在她后背轻轻地摩抚。
她猛地起身,抓住李好的胳膊,望着他,“我……愿意!李……好……谢谢……你!你……一定要……幸福……”话还没说完,整个身子怱地倒向他,然后睁大眼睛又回靠在轮椅靠背上,平静地看着大家。
“家顺!”李好大叫一声,左胳膊挽着她颈脖,右手搂着她的左肩,将自己的脸贴着她的脸,随后右手掌轻轻地抚摸着她那双清澈的眼睛。
坎家顺的双眼闭上了。在她的脸上,没有泪水,没有忧伤,没有痛苦,也没有遗憾。她平静地走了,年仅二十七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花一样的青春年华;她从容地走了,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眷念和不舍,带着对生活无比的热爱和期待,带着对亲人和身边人无尽地真诚与友善;她坦然地走了……如草木一秋,一生很短暂,但她美的容颜,善的品行,心灵手巧,富有创意的“家顺好服饰”,都深深印在人们长久的记忆里。
整个教堂顷刻间由喜事变成丧事,现场由热烈喜庆的气氛,瞬间变换成一种沉重肃穆的氛围。
参加婚礼的所有人,都禁不住低声唏嘘、悲泣一片……“我要姑姑……”“顺姨,你快醒来!……”坎志成三兄弟、坎钰馨姐弟、楚逸菲和王若竹四姐弟妹妹声嘶力歇地哭喊声,更是加重了现场的悲切之殇。
李好双手从轮椅上抱起坎家顺,然后转身向教堂的大门一步一步缓慢地前走。孩子们紧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哭喊着“姑姑”、“顺姨”;大人们抽泣着跟随在他们后面。
走出教堂的大门,天下着小雨,仿佛也在抽泣;山风在呼啸,仿佛也在哀嚎;树枝在摇曳,仿佛也在唏嘘……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