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失利后,我在家玩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游戏,其实一点儿都不爽,越玩越郁闷!可能内心深处,还是很在乎中考失败的,中断了与同学好友们的联系,也没心情参加聚会,原来骨子里我还是很“要强”的!
暑假过后,我的高中生涯“勉强”开始了,初中的很多同学都“分流”了,其他进入同一所学校的同学,分散在1800多人组成的32个班级里,班里同学大部分是各个乡镇的尖子生。
开学军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军营生活的“热血雄魂”!可能初中喜欢哑铃锻炼,看上去貌似体壮了些,教官让我当三班班长(我们被分成四个班),班长当然不是闲差!每个动作要保证到位,每个号子要喊的最响,如果哪个班长动作不到位,整个班就得跟着一起受罚---站军姿。
嗓子能哑,号子不能断!我的嗓音天生不大,这可真难为死我了!拼了,整整7天的军训,让我“强大”了不少,嗓子却沙哑的说不出话…
高一的学业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主要因为我底子薄,似懂非懂,反而觉得无所谓了!但我学的很努力,考试成绩不至于倒数,不过正着数也不太好数,好在我能坚持,每天5点起床去学校跑操,时不时会有同学迟到,而整个高中除了生病以外,我竟一次不落的坚持了下来!
有时候,因为课堂上闲得无聊做小动作,被窗外的班主任看到,第二天,我被罚拖通道地板,还命令我不准拖得太湿滑,以免让过路的同学滑倒!我倔强的用干拖把一遍遍来回的拖啊拖,汗水一束一束往下流…
地板慢慢变得清洁,班主任偶尔会出来检查下,然后督促我去沾点儿水拖,我仍旧倔强的使劲儿把剩余的地方拖干净了,回到座位上,已累的够呛,但是“老板”从此没有再为难过我!我也没有在课堂上违反过纪律,即使上课上的再郁闷,我也能保证不影响其他同学!
我总是一次次的起身,恭恭敬敬的请教各科老师,无奈基础太差,学习费劲,每天听课郁闷到死,幸亏我是个乐观的人,懂得自娱自乐自我调节,于是我和同桌开始编小说、聊游戏、比谁记得游戏名多,改编热门歌曲…
与小学、初中阶段不同,高中的运动会终于走进了体育馆,想想以前只能自带小凳子,按班级排序围坐在跑道四周,高中坐在看台上面,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当观众的乐趣,不用再起身才能看到激烈的比赛场面,只需要平静的坐着,就可以俯瞰整个赛场的全貌,只有那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依然如故…
日渐成熟的思想,不仅表现在“早恋”上,更多体现在日记、作文上面,回想小学老师给同学批改作文时,曾批评过那些幼稚的思想,一个同学写道,去修车,师傅不仅给她修的很好,还给打了气,一共要了五元钱,打气免费,于是该同学还好好的感谢了他,老师说总共就该给两元,你给了五元钱,还谢谢人家,可笑!
万一某个同学写出了超越他水平的作文,会被指责抄袭,同学不承认,老师就让他背出来,同学“宁死不背”,结果扣上了“不诚实”的帽子,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同,既然拿不出抄袭的证据,干嘛说人家是抄的呢!
事实上,前面同学的家境很好,以现在的观点来看,那就是“搞慈善”,后一位同学,初中以后进了尖子班,事实胜于雄辩,自己做不好或做不到的事情,不能主观臆断别人也无法胜任!

高一的一位语文老师经常冒着校领导批评的风险,偷偷给我们放好看的讲座、电影之类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的视频,有时纯粹是为了我们放松身心!他几乎没对我们发过火儿,我们都爱上他的课,当时我坐在“象征”后进生的最后一排!但他经常关心我,不论是学习上,还是心理上!
他曾多次“语重心长”的表达过对我们“后排学生”的担忧,他的勉励让我们无比温暖,使我们没有放弃希望。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水平吧…
高二进了文科班,学习变得轻松了些。而数学和英语依然是我的软肋!语文不再突出!政史地又含混不清,“剪不断,理还乱”,数学“难得糊涂”,英语“似读天书”。
曾记得一次期中考试,做不出数学题,又不想面子上过不去,在第一排的我,冒险翻起了课本,可能班主任见我不时抬头看他,想都不想就把我揪了出去…
这下倒好,何止“面子”没了,连“里子”也空了,像感染了SARS病毒般气急败坏的我,一口气跑到了地下室,对着摞的“山高海阔”的废纸箱,“一记左勾拳、右勾拳,惹毛我的人有危险”…一顿泰森加李小龙般的拳打脚踢,那成堆高耸的纸箱,犹如“911的双子塔”,轰然倒塌,一场大战即将开启,可惜只能是“内战”…
语文老师说某班有个女生,在杂志上结识了很多笔友,每天都不停的写信或者是回信,整个“桌洞”都被填满了,某次班里大扫除,撒了一地,信件上的地址更是遍布全国各地!
老师本意是讽刺这个女生不好好学习,天天就会旁门左道!可不曾想,这一次不经意的“提醒”,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没兴趣交什么笔友,但可以写作啊!反正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自习…

同桌经常在老师讲课时看闲书,好几次都被逮到把书没收,还不死心,如果是写作的话,老师应该没话说,尤其是在挤满了各科知识的练习本上,就算看到了,只要翻到相应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嘛!
高中时代很遗憾错过了火的一塌糊涂的韩寒成名作《三重门》,疫情期间恶补了一番,突然发现自己跟林雨翔的经历有几分相似,兴奋之余冷静一想,那时候的中学生大多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自然会看到许多自己身上的影子了…
高中对我影响颇深的几本书是钱钟书的《围城》和丁远峙的《方与圆》,还有当时老师要求所有人都要读的一本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尽管后者是世界畅销书,但主要针对职场人士,当时的感触太深,倒是前两本书让我学会了对欲望要懂得克制,如何与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了早恋的不利影响,对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助力。
除了每天坚持写日记外,还创作些小说之类的文章,投过几次稿,可能有点儿自不量力,所投都是些大型刊物,基本都是“石牛入海,踪迹全无”。偶尔会收到一两封编辑简短的回复,都是“构思巧妙,想象丰富,但篇幅较短,不予发表”之类敷衍的话。
不管怎样,我的语文成绩始终能保持在前列,无怪乎,“再次分流”时,语文老师“情真意切”的挽留我,并让我在黑板右侧边上抄写下了一小段美文,以示纪念。据说保留时间还不短呢,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老师…

高中的“漫漫征途”(下)
我终于决定去美术班了,周围的同学一再挽留,但我实在受够了,既然看不到上大学的希望,还不如放手一搏!两个要好的同学帮我把桌凳搬了过去,还委托美术班的同学多多照顾,令人感动。
美术班的氛围“耳目一新”,除了几个“特长生”,大多数同学都没什么美术基础,我晚去了半年,紧跟进度的同时,还要自己在角落里临摹、恶补落下的绘画基础,半路出家我有点儿后悔了,但是无路可退,回去?没有出路,还会被人笑话,前进,可能是一路荆棘!我茫然了…
俗话说的好“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懈努力了一个多月,一次班内组织的画石膏比赛,我竟然拿了全班第三。虽然,现在来看,那张画太小儿科了,但它毕竟给了我无穷的信心和希冀!
我又敢于憧憬未来了,在课本的角落里,我认真写下了“中央美院”四个字,虽然它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法乎其上,得其中也”,尽管那时候我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时间紧迫,除了要学好绘画,文化课更是决不能落!美术班过于轻松的环境、文化课老师的轻视,让一心向学的同学都有些急躁,时不时会有些“摩擦”…
为了尽早“拿证”,我决定外出学习,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学校想放而不敢放,经过多方协调,我成了所有美术班第一个外出学习的,不管结果如何,能顺利“出校”已属不易…

第一站是莫言的家乡“高密”,一个叫“柴沟”的小镇,在当地的中学里面有一个大学教授组织的培训班,住宿条件还算说得过去,去的时候是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当天跟我同去的朋友就被吓了回去…
平生第一次离开家人,一下子打破了“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真是无所适从,虽是带洗手间的“单间宿舍”,但卫生条件实在不敢恭维!爸爸陪我住了三天,每天画完画回到宿舍,爸爸已从学校食堂买回了饭菜,饭菜很简单,翻来覆去就那几样!晚上不画画了,我就“拼命”跟父亲各种聊天,生怕爸爸回家后,我自己一个人没法生活!
爸爸临走买了些零食给我,留下了两百块钱。我心里用父母“许诺”的笔记本电脑做动力,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坚持下去”,晚上玩着“摩托罗拉”手机的“贪吃蛇”,看着游戏杂志消遣一下,百无聊赖…
教授的绘画方法,看简单,但似乎不适合初学者,让我极不适应,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只能一次次勉力而为,一遍遍找感觉,独处异地的我,心里总感觉空荡荡的…
“我实在快要憋疯了,我想回家”我在电话里一次次的抱怨着…就这样,几个漫长的日子过去了,我的寝室多了一位室友,也是高密人,没事就跟我聊怎么学好英语,虽然我完全搞不懂他“讲课”的意思,但至少不再孤单难受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我的室友越来越多,我搬到了别的宿舍,高密人实在热情,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聊到很晚,再读完几十页的李凉武侠小说,听着“西城男孩”的歌才能入睡。

日子越来越充实了,我不用再像一个人的时候,晚上跑到学校远处的网吧,晚上通宵游戏了、不用听着网上聊天的人连篇的粗口了。
记得有一次,晚上玩的太晚,学校关门了,我没法回去睡觉,于是就想找一家旅馆凑合一晚,但进去一看是四人间,很不习惯,也觉得不安全,于是又跑到外面,已经凌晨两点多了,除了灿烂无比的银河和昏暗的路灯外,只剩下零星的灯光闪耀…
冰冷的大街上,我独自坐在早已关门的商店台阶上,尽管是夏天,下半夜依然有瑟瑟的凉风,一种慑人的静,让我想快点离开这黑暗的环境,又不知该往哪里去…
一只刺猬从我身前慢慢走过,好久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小动物了,看它那无辜的小眼睛多么让人爱怜,但那长长的“防御阵地”却让人望而却步,突然觉得这只小刺猬就像自己一样,顽固而又避世!宁可远离人群,也不想被伤害!
终于熬过了这一夜…躺在宿舍床上的我,面对着突然增多的朋友,回想起前一阵的遭遇,觉得无比幸福,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终于还是坚持下来了,和柴沟中学的画室同学合影留念后,回到了家乡,这一别就是一个多月。

我学到了很多学校还没教的东西,但总觉得不踏实,学到的画法跟本校老师教的风格无法协调,后来又在母亲朋友的介绍下去了济南培训,在济南一个空军招待所的地下室里,埋头度过了一个个分不清昼夜的难忘的日子。
通风不好的地下室里,挤下了几百学生,老师又教了另外一种风格,我有点儿糊涂了。在一个多月的艰苦岁月中,我画了上百幅画,有多大的进步不置可否,反正已经努力了!
就这样,三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在我脑海里互相推搡,我却无法将他们融为一体。本校老师用“画的像漫画人物”来“表扬”我,我只好“忍辱负重”,默默“一雪前耻”…
到了拿证的关键阶段了,考了一堆学校,到处“千里奔袭”的我都快累趴了,在家人的助力下终于考到最后一站,还没开考我都想放弃了,母亲生气的坐火车离去,看着妈妈失望的背影,我心中最后的小火苗像被浇上了汽油般“重获新生”…
回到学校,已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很多同学还在外面考证,为了补习英语这门“最后的敲门砖”,我特意要求重返文科班学习…
各个学校的“专业合格证”陆续来到,结果喜忧参半,好在文科基础好,各科成绩进步明显,一系列准备过后,高考水到渠成,终于可以去领略下名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