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院里的十一号楼/洛阳印象之十二
——陈昌华朗诵诗选
原创 陈昌华 诵读 马踏飞燕
音乐设计 魏海涛 制作 一方文化
住在这个大院的老人
都很熟悉这座楼
这座楼太多的主人
都经历了太多的沉浮
和风云变幻的春秋
楼不高,只有四层
楼很旧,已30多个年头
在这个等级分明的大院
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一 枝独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十一号楼就象
刘禹锡的诗句那样风流
二房、三房、四房
三种户型代表三个台阶
每个台阶都意味着
不同的级别和享受

非常幸运,我作为科级
分到了一套40多平米的两房
就像被小姐的绣球
突然砸中了头
记得入住的第一个夜晚
我爱人左看右看
还半信半疑是不是梦游
还有一位分了
三房的女邻居
也是激动的声音发抖
这辈子只要人家不撵
咱们就安营扎寨别无所求
那个年代的人们
太容易激动
那个年代的人们
太容易滿足
在那个分房比什么
都难的年代
能分到房子就是
最大的幸福和追求

这是我在洛阳
分到的第一套
也是唯一的住房
是服务机关十年
给我的最丰厚的报酬
十一号楼,当年这个
大院最有名的楼
十一号楼,如今这个
大院最平常的楼
楼里的主人今安在
有上有下,有前有后
不用感叹世事难料
这世界从来都是
悲欢离合,有喜有忧
这些年,我搬过多次家
这些年,我换过几套房
说也怪,再找不到
当年的感觉
和欢天喜地的劲头
人只有知足才能常乐
心只有放下才有自由
那些当年的老邻居们
你们现在过得好吗
可能听到我遥远
而百感交集的问候
2016年9月3日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诵读者:马踏飞燕,本名:魏海涛。河南省洛阳市朗诵学会理事,洛阳市老城区西北隅文联副秘书长,洛阳初心朗诵艺术团团长,洛阳文学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九州风雅颂朗诵团团员等。在洛阳市举办的大型活动及各种朗诵比赛中多次获奖。曾在多个平台任主播。朗诵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走向舞台,体验人生,展现自我,感动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