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滑稽戏》
文/朱勃勃 诵/六月荷
1942年,上海成立了第一个滑稽戏剧团“笑笑剧团”,随后,上海滑稽戏剧团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上海滑稽戏是用各地方言、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色,讲究情节滑稽、幽默诙谐、表情夸张的形式演出。上海滑稽戏类似北方的相声,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吸取南方戏曲、民间小调、流行歌曲等内容进行说唱。著名的演员有:杨华生、张啸侬、笑嘻嘻、沈一乐,他们组成(四友谈唱),剧目演出闻名上海、苏州及杭州等地,几乎妇孺皆知,无人不晓。

解放前后,滑稽戏在上海很盛行,为各界人士所喜爱,沿街各商店,有时几乎每家商店都同时播放滑稽戏,行人在路上边走边听,走完一条街,正好听完一出滑稽剧。
滑稽戏的知名曲目很多,解放初期,有一次我去理发店理发,在等待和理发过程中,店里的收音机正在播放杨华生的滑稽戏“好”,杨华生说:“‘好’字的方言和音调各地不同,比如,当一出京戏演唱到高潮时,苏州人迫不及待地叫‘好’,这个好字,是从喉咙里发出来的,听上去有气无力,轻声细语,低沉而短促,像在叹气;上海人叫好,是从胸部通过口腔呼出,声音比较平而短;山东人叫好,则是从下腹部自下而上发出来的,声音长而洪亮、高亢有力……”。听完这个滑稽戏,使我感觉我国各地的方言非常丰富有趣,这出滑稽戏不长,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也没有忘记。

1963年,各剧团整合成为上海市滑稽剧团,1965年,剧团北上巡回演出期间,进中南海演出《满园春色》,周恩来总理、陈毅、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亲临观看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并设宴款待。

文革期间剧团被迫解散,1978年重新组建,名称多次修改,1985年更名为上海滑稽剧团,剧团主要演员有姚慕双、周柏春,袁一灵等等,剧目也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如:《七十二家房客》、《三毛学生意》等。时过境迁,老一辈滑稽演员相继过世,如今上海知名的滑稽表演艺术家王汝刚,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代表作品有:《请保姆》、《招考》、《浦江游览》、《回家》等。王汝刚入选第一届《笑林大会》,选为“上海十大笑星”,被日本《每日放送》电视台评为“亚洲笑星”,1989年至2006年,曾多次获国家级奖项……

因为多种原因,现在看滑稽戏的机会少了,我退休后,基本上没有听过或看过滑稽戏了。
2022年4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