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牡丹花会》
文/朱勃勃 诵/海燕
1995年4月,我到洛阳参加一个会议,会议期间,主办方邀请我们全体参会者游览洛阳牡丹花会,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原来洛阳市每年4月15日至25日,都要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1995年是洛阳市第13届牡丹花会,全市各主要街道及公园,挂灯结彩,呈现出一派节日气氛,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共赏花王,无比热闹。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游览牡丹花会,原来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中国名花之最”的美誉,它有沁人之香、夺目之色、国色天香之称。它那色泽有人形容“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它那花朵,千变万化,花朵如莲、如葵、如绣球,令人眼花缭乱,花瓣似朱唇、似秀眉、似金鳞,花俏立于枝头,有的低垂,有的醉卧、有的挺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经过长期培育,牡丹的品种越来越多,现在已达三百多种,仅就花瓣带有紫色的品种就有大棕紫、茄皮紫、魏紫、姻绒紫等几十种,根据花瓣色泽特色而取名的还有火炼金丹、贵妃插翠、银红巧对、蓝海碧波、洛阳红、姚黄、凌花晓翠、一品朱衣、二乔、夜光白、玉骨冰肌、脂红、绿祥玉、黑魁、荷包牡丹、豆绿、黑牡丹等等,五彩缤纷,数不胜数,令人叫绝,其中黄牡丹、紫班牡丹、矮牡丹和四川牡丹数量稀少,十分珍贵,是花王中的佼佼者,这四种珍稀牡丹已列入我国珍稀植物行列。

牡丹有“洛阳花”的说法,欧阳修撰《洛阳牡丹记》称,洛阳牡丹“今为天下第一”。其实牡丹的真正源头不在洛阳,也不始于北宋,而是起于隋唐之际的长安,唐代诗人刘禹锡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佳句,描写过长安牡丹花开的盛况,在唐代牡丹已被定格“天香国色”、“花中之王”,并赋予“富贵”的品格,到北宋真宗时,洛阳家家户户都种牡丹,至此洛阳牡丹始领风骚,那里的牡丹与扬州芍药齐名,并称天下第一。

入夜,公园内各种彩灯齐放,“政府搭台,经贸唱戏”。大型彩灯显示了洛阳市工农业有了成就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朝小康富裕道路迈进,与此同时,借助牡丹花会的东风,洛阳市一个个经贸洽谈会、展销会、高科技新闻发布会等相继进行,借牡丹花会推动经贸、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牡丹花香使洛阳古都变得更加繁荣美好。

有机会,我很想旧地重游,去看看27年后的洛阳牡丹花以及新面貌。
2022年4月20日
審核/大玉兒
复审/沈新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