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三月
(新韵)
文/孙桂润
三月繁花弥馥郁,出巢新燕舞梁间。
和风喜送绵绵雨,春水粼粼起碧澜。
★七绝·放风筝
(新韵)
文/孙桂润
晴空云逸柳如烟,忙趁东风荡纸鸢。
七彩纷扬天上舞,悠然幸福稚童牵。
★七绝·陌上行
(新韵)
文/孙桂润
踏青徒步小桥东,初照晨阳陌野中。
远眺麦田株叶壮,柳丝吻醉老仙翁。
★五绝·种瓜
(新韵)
文/孙桂润
篱笆小院长,老妪种瓜忙。
挥汗湿霜鬓,风吹沃土香。
★七绝·春色吟
(新韵)
文/孙桂润
明媚春容陌野宽,群蝶妙舞草花间。
夭桃三月风光好,更喜乡家唱杜鹃。
★七绝·一月迎春花
(新韵)
文/孙桂润
闲说柳月冷无花,料峭春风润蕾芽。
旭日开帘增绚色,鲜枝嫩蕊可人夸。
★七绝·二月樱花
(新韵)
文/孙桂润
风拂草木展娇容,俏丽樱花艳碧空。
鸟叫溪流皆入韵,清香扑面醉游翁。
★七绝·三月杏花
(新韵)
文/孙桂润
天生丽艳越高墙,情满枝头舞旭阳。
蜂恋玉花游客醉,馨怡入梦呓酣乡。
★七绝·谷雨
(新韵)
文/孙桂润
岸柳垂枝影水滨,子规啼叫送乡邻。
千村雨落生新意,不怠农家百谷勤。
★七绝·杏花吟
(新韵)
文/孙桂润
三月含羞款款来,田园水岸杏花开。
千枝万朵蜂蝶舞,香气袭人醉入怀。



★秋韵168点评:
孙桂润老师的绝句《放风筝》写的不错。
起句生动地描写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时节,晴空万里,白云飘逸,堤旁的柳树枝条新出,嫩叶鹅黄,轻轻地拂着地面,远望去,如烟如岚。使读者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承句,顺接起句,正是这美好的季节,东风徐拂,儿童们不失时机地放起风筝。这是一幅典型的农村春景放鸢图。“趁”,不失时机。“荡”,既写出了纸鸢之飘的形态,也写出了放纸鸢者的欢娱。
这首绝句巧妙地将转合句的意境融为一体。
第三句有意不转,进一步写纸鸢的颜色和动态,“七彩纷纷”放风筝的多啊,“舞”写出了纸鸢的动态。
尾句,转合共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怎样表达?借助儿童,孩子们手中牵的不仅仅是风筝,更是幸福!
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放风筝》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等手法,将早春时节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春天来临时的喜悦和对春天的赞美。


★君羊点评:
孙桂润老师的《陌上行》这首诗,写陌上踏青,没有秾李夭桃的艳媚,也无莺莺燕燕的穿梭和啭啼,更未见蜂翻蝶舞的繁忙,意境却近情。
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事情。接着写踏青,诗人远眺麦田,用“株叶壮”来衬托老仙翁的健壮,一个“醉”字,让读者想象,踏青时所见的万紫千红莺飞蝶舞之景象也就从而可想了,也突出了老仙翁沉缅于这美好的景色之中。此老仙翁分明就是作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