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字号文艺家特刊面世之际
说到矿区,人们常会以“人杰地灵物宝天华”来概括。然则细究之,这人杰自然是古今风云人物,而地灵也非有光艳的文化传承才灵;物宝自然是说物产丰富质优,而天华也是有文化光艳传承的火炬朗照才会灼灼其华。
亘古以来,井陉矿区文化传承的历史溯源,目前有据可考的源头最早是唐代的著名文学家崔行功,著有六十卷本《崔行功集》、《文思博爱》诗文著作和多册医学著作。井陉县志上只概略记载崔行功是井陉籍,据考证和老学究们口口相传,是矿区贾庄人。因祖上有功名,家道殷实,修业出仕常住当时的陉山首府县治所在天户古城,后官至兰台侍郎,是矿区史上居首的文学家和医学家。晚清以后民国年间成名的东岗头书法家霍元儒、画家谷文达,在矿区文化传承的历史上均有盛誉。

矿区解放到建国初期,1957年矿工画家胡楼楼创作的年画《捷报》获全国煤炭系统美展二等奖,同年井陉矿职工周际仕创作抗日英雄耿晚子《战斗在煤田上》的连环画,在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首开矿区文化走向全国的先河。1973年,梁岩的国画《申请入党》被评为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成为矿区画家的首秀之作。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矿区的文化事业新人辈出,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舞、根艺、金石篆刻、非遗等各界群星竞秀。特别是跨世纪以后,能够几十年矢志不移坚持在矿区这片热土上,博艺求精,而且登上国家级专业艺术家协会殿堂的已有四位。中国书法家协会是王利,中国美术家协会有温海峰和李清明,中国作家协会便是笔者。通常应酬场合上谐称“四国级”。矿区无论人口地域面积和经济体量在省会石家庄最小最少,但文化艺术界的综合实力却让几十余万众的大县侧目。这是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力所在。

这本国字号艺术家作品特刊,收入了四位艺术大家的代表作,尽量好中选优,以经过岁月淘洗时间检验的代表性作品来呈现艺术家创作全貌。
逝者为大。“四国级”中英年早逝的温海峰是井陉三矿的矿工画家。乌金煤海出奇才,他的矿工系列人物画透溢着摄人心魄的震撼力,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许多作品收入百余画集和书刊。就在去世前一年还抱病参加了全国美协组织的重走长征路采风团,在隆重庆祝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浓烈氛围中,不辞跋山涉水的高强度辛劳,以呕心沥血的刻苦精神,创作了绝笔经典,大型国画《飞夺泸定桥》。为追念海峰的敬业风范,我曾为之写下了“曾沥丹青汗如海,从此画坛少一峰”的嵌名挽联。
应该说“四国级”中,李清明是矿区画家群的后起之秀。跨世纪以后,连续以《环保卫士》、《矿工世家》、《天使》等国画精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连续获奖。中国画家头衔的获得靠的是作品的硬实力。
“四国级”中王利最年轻,俨然已是我区文化艺术界少帅式的领军人物。他主政文化馆的工作以来,把沉寂多年的矿区社火、拉花、霸王鞭、联庄会、杠会及多项非遗项目制作成视频,上市台省台融媒体,多次上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传播到国内国外满世界都能看到,矿区的民间艺术展演誉满地球村。而且白彪红脸社火连续五年特邀出演首都地坛和龙潭湖庙会,为节日的京城浓烈了喜庆气氛。

近几年王利潜心涉足山水画创作已在积累功夫,而其的脱颖而出博艺之路上的突破口却首先在书法。2008年,王利以20多年研修书法的弓娴马熟,在“国粹杯”全国书法展获特等奖,紧接着连续又获第三届青年书法全国奖,大美雅安书法展特等奖等等,在一大摞奖誉证书的台级上,带着青年书法家的锐气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又经过了十余年书艺好马快刀的历练,2019年金秋十月在矿区行政大楼前的人民广场上,作为全省文化下乡活动的领队,著名书法家省书协主席刘金凯在指导矿区书法家作品时点评说“王利持之以恒坚持对书法狂草艺术的探索上独特风采,佳作频出,不期然在中国书坛上掀起了王利旋风!”

内行讲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是当时在场看热闹的几十名外行之一,但刘主席的话我还是铭记于心了。之后认真品鉴欣赏了王利几十幅狂草大作,果然气势不凡,写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跃然纸上;写辛弃疾词中的“气吞万里如虎”,那虎情虎势虎爪直飞云端。这两年王利又出了一本《从单字开始》的书法作品精选,一个国字一笔夺魄,生生写成了一个书林中的绝色美女,多一毫则肥,少一厘则瘦。艺术最难是神韵,这就是王利书法艺术的真谛所在,一笔妙染,满纸灿然。
我和王利是最真实的忘年交,都是立足矿区热土上的艺苑探索者。之所以能在省会大都市作家和书法协会的专业艺术家协会兼职副主席,凭的是作品竞争力,在省内外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除了央视、人民日报这些权威媒体对自己诗文作品的发表播出以外,2010年我的两部长篇小说《亿万富姐》和《外逃贪官》在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以后连续再版,新浪、凤凰、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络,《燕赵晚报》、《华西都市报》等报刊争相连载。《亿万富姐》还被《文艺报》评为畅销书榜第一名。梅花香自苦寒来,艺家的所有作品成果,都是功苦心血所成,成功之路无捷径。
李杜文章万古传是中华民族最经典的文化传承效应。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同时代的皇帝老子是谁,可是千年百代的炎黄子孙无人不晓李杜诗章如日悬月朗。这就是文化传承炬照民族生生不息,从而繁荣昌盛走向伟大复兴的江河浩荡!我们矿区的文化传承在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强劲的现实竞争力。国字号艺术家特刊的面世,是亮丽的文化窗口也是精美的文化品牌展台和艺术长廊。寄希望于艺术界同仁和衷共力,殚精竭力创作出无愧于中国梦新时代的上品精品,光艳文化传承的火炬接力,为品质新矿区的升档进位,造就雄厚的经济发展软实力!
是为序。
2022年4月20日 于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