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家第五天
荣玉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宅家第五天了。
早晨醒来,照例打开手机,了解全国疫情,发现上海病例明显下降:2022年4月23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1401例,含54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2242例。这是一个好的兆头,也许已经出现拐点了。
我们河北省最新疫情,23日新增确诊病例1例(秦皇岛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6例(唐山市89例、邯郸市19例、衡水市5例、邢台市3例)。情况也有所好转。另外河北多地发布公告,对防控管控措施进行调整,一些地方开始复工复产。
在家休闲这五天,有一件值得说一说的事情,就是昨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自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今年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为了庆祝这个读书日,昨天在首都北京,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和北京市,联合举办了“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央领导向大会发来贺信, 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多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小区被封,居民活动受限,我不能去达活泉公园晨练了,但是,我看书的时间却多了起来,于是书橱又成了我的亲密朋友。我家的书橱几乎占了书房的一面墙,其中藏书约有1500册,我可以随手抽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尽情阅读。
今天我拿出一册《古文观止》读起来,看到苏轼的《留侯论》,津津有味得读下去。这篇文章读过好多次了,感觉写得特别好。文章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一文中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史实,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我之所以对该文印象深刻,是觉得在苏轼眼里,张良实在是拥有一种善于忍耐和从容淡定的大智慧,正是这种十分难得的性格,才成就了他的一番大事业。
苏轼在《留侯论》一文中,所说的“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从容,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我认为苏轼说的这种从容,不是那种故作姿态的镇定,更不是矫情刻意的悠然。真正的从容,是骨子里飘逸出的嫋嫋低吟,是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自如应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是潺潺小溪、小桥流水间,闲庭信步时流溢的悠闲自得。
从容,的确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它可以把一切苦与悲看成顺其自然的常态,因为有了“悲欢离合”,才可能“天长地久”;因为有了“落残雨寒”,才可能“人间温暖”;因为有了“酸甜苦辣”,才可能“丰富人生”;因为有了“风风雨雨”,才可能见到“七色彩虹”。现在因为疫情,我被迫在家里做宅男,不正是需要这种从容吗?想到这里,我不能去公园晨练的烦恼,立刻坦然释怀,烟消云散。
宅在家里这几天,这种宅男生活,也没感觉有啥不舒服,蛮有兴味的呀!于是我有小诗一首:
宅家闭户第五天,
安静舒适亦悠闲。
恰逢世界读书日,
手捧诗书味甘甜。
楚辞汉赋文章美,
唐诗宋词更璀璨。
元曲经典西厢记,
明清小说看不完。
字字句句慢品味,
篇篇章章细钻研。
书到用时方恨少,
厚积薄发真灼见。
疫情突发何所惧,
坚信人力能胜天!
2022年4月24日
